“食客们总不能自己端着碗来吧?”
青杨眉梢微挑,道:“这一个饭团分量也不少,难道我们还要带上碗筷去出摊吗?”
姜禾轻笑了一声,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她一段时间,没想到青杨只是看了一遍制作流程,就能指出这个问题来。
这孩子也真是有够敏锐的。
“烧饼摊用的是油纸,我们当然也可以去买,但是……”
青杨反问:“其他食材卖不出去,我们都可以自己吃,不会浪费,但是油纸不行,没有其他用到油纸的地方。”
“首先……”
姜禾打了个响指,打断了青阳的分析:“不存在卖不出去的情况。”
她指了指一旁捧着碗吃得满脸米饭的小榆。
“我对我的饭团有足够的信心,并且,你的思路很对,主要是现在手头钱不太够,所以我暂时没打算买油纸。”
话是这么说,姜禾却一点都不慌,依旧一脸运筹帷幄的样子。
她一定是有解决方案了!
青杨思绪飞转,快速思考着可以代替油纸的方案。
雨桑似是想到了什么,她突然抬眼,喃喃道:“粽叶……”
姜禾用力点了点头:“没错,我那天在山上好像看到了有粽叶?我们前期可以用粽叶,之后用荷叶也可以。”
大自然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山上什么都有,就差把铜板挂树上了。
只要愿意动脑子,赚钱不是什么难事。
“那等我明天把菜都种上,我们一起上山去?”
姜禾又起手包了一个饭团,递给雨桑。
她在努力的让孩子们都看清楚,这创业的每一步,尽可能也让他们都参与进来。
一起奋斗才是消除隔阂最好的方式,姜禾和青杨年纪相差也不大,她可不真想做孩子她娘。
还是培养出同甘共苦的“战友情”来更靠谱些。
给青杨也包了一个后,姜禾把剩下的一小拳米饭和配料拌在一起,留给了雨桑。
这两顿饭吃下来,姜禾发现自己居然还没有摸清楚雨桑的饭量。这孩子的胃跟个无底洞似的,给多少就吃多少,并且从未喊过“饱”字。
留意到这点后,姜禾就会下意识给她多留些饭菜。
煎荷包蛋的时候没有,姜禾并没有吝啬放油,因此蛋白蓬松焦脆,被酱汁浸透,十分入味。
肉松酥脆,即使被酱汁打湿也依旧很香。唯一可惜的是没有黄瓜,要是再添上一点脆爽,就真的完美了。
虽然这个搭配很好吃,但荷包蛋暂时还不在姜禾的售卖计划里,太费油了。
暂时没这个钱。
包括里脊肉、香肠还有鸡排,这些都要等赚到第一波金之后再做考虑。
这一个饭团结结实实的,份量不小。
吃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但吃完后,大家都瘫坐着,谁也没说话。
盯着那消失在山头后的太阳,姜禾暗下决心。
卖的时候一定要减少分量!不然国子监的学生们吃了再去上课,岂不是要睡死过去了?
——
第二天一早,天色才蒙蒙亮,姜禾就已经出现在地里了。
可能是屋顶被补上的缘故,她昨夜睡得特别好,安全感满满。
尤其是昨夜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躺在床上听雨敲打在屋顶上的声音,心情就更愉悦了。
这屋顶修得可太值了!
早上的空气也带着湿润水汽,也省得浇水了。
除了胡萝卜和青菜,姜禾还准备种茄子、黄瓜、莴苣这些容易成活的蔬菜。
姜禾昨天从梁大那里知道,现在大家种的都是占城稻。
占城稻是从南边传过来的,特点是耐旱,将来书写历史的时候,可能会用一句“不占地而生”来夸赞它的懂事。
最关键的是,占城稻的生长时间很短,在江南这一带土地本就肥沃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和小麦实现轮种。
这样算算,只要等上两个月,就可以拿到约定好的一成米。
哪怕生意不好,也不用担心会饿死了。
虽然一直都对孩子们说着有信心。
姜禾还是有设想过如果饭团不受欢迎会怎么办。
做生意总是会有风险的,哪怕只是一个小摊,也需要成本投入的。
所以在没赚到钱之前,姜禾都要尽全力在压缩成本,力求把风险缩减到最小。
可能是这几天都吃饱饭的缘故,青杨和雨桑看起来都精神了许多。
有他们帮忙,倒是把进度拉快了不少。
田里的活都忙完了,小榆才揉着惺忪的睡眼跌跌撞撞地走出来。
他看到姜禾的第一句话是:“娘!早上还想吃饭团!”
姜禾:“?不行!”
小榆昨天哼哧哼哧吃了一整个饭团,远超出了这个年纪孩子应该有的饭量,姜禾担心了好一会,就怕他消化不了积食了。
虽然拒绝了小榆,但姜禾准备的早饭还是足够丰盛的。
炒蛋、肉松和青菜粥,也让小榆垮下去的嘴角重新上扬了起来。
吃完饭后,姜禾和青杨一人背一个背篓,雨桑牵着小榆,一行踏上了进山的路。
山路泥泞,偶尔还有小水坑。
即使出了太阳,但叶片上还是挂了水珠,一不留神就掉了下来,浇得人一激灵。
姜禾带上了第一次上山时捡到的笔直木棍,一路敲敲碰碰,防着虫子和蛇。
几个孩子对这座小山都非常熟悉,有他们带路,不一会就找到了姜禾上次看到的那丛粽叶。
在看到粽叶的时候,姜禾瞳孔猛地一缩,轻啧一声后暗道了一声不好。
这是粽叶没错,但仔细看去,皆是狭小的叶片,且颜色也并不鲜绿,看着颇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关键是数量非常有限,根本不能够满足摆摊的需要。
姜禾的眉头逐渐拧了起来,她抱着手臂,咬着嘴唇快速思考着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