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 96 章

眼看王羲之一脸“抱歉我有事先走了”的表情,吴普赶紧把“不管啥作品全都给我的想法”收了回去,给王羲之讲起他的另一个皇帝迷弟。

没错,就是乾隆。

吴普把《快雪时晴帖》的现状搜给王羲之看,着重放大左上角大大的“神”字。

唐寅听了都无法呼吸。

王羲之本人听了简直无语凝噎。

真是造孽啊,这些皇帝怎么不是坑蒙拐骗就是毁字毁画不倦?

王羲之觉得再了解一下后世这些推崇者的干的事,自己根本承受不了。

王羲之决定转移话题:“叔平如此荒唐,我却是不知该怎么面对道蕴了。”

王凝之字叔平,是王羲之次子。

吴普见他面有愧色,宽慰道:“不必如此,后来谢家也坑了你儿子一次。”

王羲之:“…………”

在王羲之诡异的沉默里,吴普给王羲之讲了他儿子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字是王羲之所有儿孙里面最出众的,从小就很静得下心来练习。

据传王羲之这个当爹的有次瞅见小小的崽子在写字,悄无声息地溜达过去伸手要抽走他的笔,没想到居然抽不走!

于是王羲之非常欣慰,认为这个儿子以后在书法上一定有大造诣。

后来王羲之就给这个自己十分喜爱的儿子娶了他娘那边的表姐。

表姐表弟,年龄相仿,青梅竹马,志趣相投,恩爱甚笃。

王羲之听得直点头,由衷认为自己这桩婚事选得极好,一双小儿女是在自己眼皮底下长大的,日子自然是过得和和美美。

不过,吴普为什么提起这个?

王羲之抬头看向吴普,眼底带着显而易见的疑惑。

这事和谢家没关系啊!

吴普也没有卖关子,继续给王羲之讲后续发展。

后来王献之老婆的娘家(郗家)站错队,和权臣桓温搅合在一起。桓温死后,嫁到桓家的新安公主火速离婚撇清关系,谢安和幼帝提出让王献之当新驸马。

王献之与表姐感情极好,哪里愿意休掉自己的发妻,一度灸烤自己的双足把自己弄成残废,想逃避这桩婚事,就是后人所说的“子敬灸足以违诏”。

可惜谢安和新安公主她们表示就算残废了你也得娶。

王献之只能和表姐离了婚,给新安公主当驸马去了。

他俩的女儿后来还当了皇后。

这个安排看起来很好,可惜王献之却在这个女儿出生后没几年就病逝了,当时他才刚四十出头。

他病重时和道士点检一生之中得失,按照道教惯例应该“首过”,也就是承认自己做过什么错事。

王献之觉得自己为人坦坦荡荡、无愧于人,唯有一桩事始终让他耿耿于怀。

“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郗氏娘家没落,又遭休离,余生坎坷,郁郁而终。

王献之确实是有愧于她的。

皇权密不透风的威压之下,有人装疯扮傻,有人抑郁终生,连王谢两家这样的高门大族尚且有不少身不由己的人,更遑论那些出身寒微的寻常百姓。

谢安给王献之安排这桩婚事,从利益的角度来考量是在拉王家一把,让王家多了皇亲国戚这重身份做保障,算是对王羲之这个老朋友仁至义尽。

可王献之婚后应该是痛苦不堪,一天到晚嗑五石散逃避现实。

以至于早早就没了。

吴普讲完王献之的遭遇,又看了眼王羲之。

他记得王羲之晚年也沉迷五石散,还亲自跟着道友们跑去山上采药石,悉心研磨成散,当做一大雅事。

不得不说,魏晋这些风流人士的爱好领先了嬉皮士一千多年!

嬉皮士们性开放、吸迷/幻药、追求精神自由、时常聚众玩得很嗨,整个群体都混乱又疯狂。

瞅瞅,这不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名士日常。

王羲之不知道吴普正腹诽着他们魏晋人,他还沉浸在爱子早逝的噩耗里久久无法回神。

他的子敬,才四十多岁就没了!

两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都因为尚公主这事儿抑郁而终。

王羲之都不知道该不该感激谢安权倾朝野后还记挂着王家。

王羲之叹了一回气,才注意到吴普望向自己的目光不太对劲。

“怎么了?”王羲之追问。

“听说你服食五石散?”吴普反问。

王羲之点头。

五石散就是魏晋上流社会的爆款消遣品,聚会时大家都来点,你不来就很不合群,所以大伙都习以为常了。

吴普立刻给王羲之搜出一堆文献,给他讲解五石散的害处。

王羲之还算是轻量的,好歹活到了五六十岁,王献之这就是实打实嗑药过度英年早逝了。

王羲之看得一阵沉默。

他怎么越听越觉得吴普不是在安慰人呢?!

一开始,他只是觉得生了个过度迷信的傻儿子。

吴普为了安慰他,告诉他另一件事:他还生了个婚姻不幸嗑药过度的惨儿子。

还是他贼喜欢的那个儿子。

这位小友真的觉得这样可以安慰到人吗?

王羲之一琢磨,发现王凝之傻到六十好几才把自己命搞丢了,竟还算是傻人有傻福!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确实该感到安慰。

……才怪。

王羲之算是看出来了,吴普这小子蔫儿坏。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管不了那么多。”王羲之无奈叹息。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除去早夭的长子,剩下也有六个顺利成家立业了,算得上是人丁兴旺。

吴普笑了起来:“我有个师兄说他们家可能是您的后代,一会吃饭我带您去见见他。”

王羲之来了兴致:“那我倒是要见见他了。”

到了晚饭时间,吴普领着王羲之他们去和王师兄几人会合。

见到多了两个生面孔,王师兄几人一愣:“师弟,这两位是?”

吴普笑着忽悠了一下,说正好有两个朋友在这边,就邀他们过来一起玩儿。

他还给王师兄介绍了王羲之和谢道韫“扮演”的是谁。

王师兄:“…………”

不是,他也就在飞机上提了一嘴,说“我祖上可能是王羲之”,这师弟怎么直接给他把王羲之和谢道韫给整了出来?

王师兄忍不住说:“年纪不太对吧,怎么两个人看起来年龄差不多?”

吴普瞎忽悠:“气质相符的人不好找,何况我们博物馆选人还得有和本人相近的才艺。”

王师兄想到每年在研究中心对面煞有介事表演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还真不是一般人演得出来的!

王羲之两人听不懂现代汉语,不过正在熟悉吴普新给他们买的手机。

只要切换成现代汉语,屏幕里就会读取正进行的对话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

他们想说什么,也可以切换成私人模式让手机读取成文字。

非常方便。

王羲之和谢道韫的目光落到了王师兄身上,认真打量起这小孩的长相和气度来。

打量完了,王羲之还和谢道韫对视一眼,眼神里都写着“感觉不太像”。

主要是吧,王师兄看起来比较憨,瞧着不太符合魏晋人的审美。

王羲之决定回头看看这年轻人写成什么样。

王师兄可不知道两位“疑似祖宗”给他的评价是“长得不咋像”。

他热情地追问:“王先生真的懂二王书法吗?我们五百年前会不会是一家?”

王羲之心道不会,按照吴普的说法,他们至少得隔了一千六百多年。

相隔老远了。

五百多年怎么会是一家?

王羲之笑了笑,拿着手机和王师兄曲折对话:“我们家祖上是琅琊王氏。”

王师兄更激动了:“对对对,我记得我们祖上就是琅琊王氏。”

三个王家人就这么鸡同鸭讲地聊了一顿饭。

当晚所有人好好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吴普领着人过去和考古队会合。

他把李清照三人引见给领队专家,表示这是博物馆的员工,过来算是交流交流。

如果这是魏晋墓葬或者唐宋墓葬,他们或许还能帮上点忙。

毕竟魏晋对王羲之他们来说是“近现代”,唐宋对李清照来说也是“近现代”,总比他们这些跨越千年的人好猜。

领队专家表示非常欢迎。

他们早就好奇吴普博物馆那些“专家团”了。

像苏轼、唐寅他们这水平真要是十八线小演员,他们怎么都没法相信!

虽说普通人卖字卖画很难卖出高价,可凭他们的水平随随便便都能混出名气来吧?

怎么可能甘心当那么久没名气的十八线演员啊!

“你们那些文物故事我们都看了,拍得很还原,也很有意思。”领队专家笑呵呵地说,“等我们下次开交流会也去你们那边开,到时候顺便现场参观一下你们博物馆。”

吴普说道:“欢迎之至,您提前和我说一声,我给您备票,您到时候把名单给我就成了。”

两边友好地交流完毕,领队专家给吴普介绍了一下目前的挖掘情况。

他们晚到了两天,很多东西都已经挖了出来,倒是还有个大墓没开完,可以带他们过去看看挖掘现场。

吴普自然是第一时间领着人过去围观难得的考古一线工作。

王师兄他们也很好奇。

只不过等抵达领队专家所说的那座大墓前,王师兄忽然呆住了。

他不敢置信地看着清理出来的墓碑残片。

上面仅剩一半的墓志铭清清楚楚写着墓主人生平。

这个名字在史书上没出现过,写墓志铭的人显然也不怎么有名,全文写得平平无奇,文采和流水账差不多,主要介绍了墓里躺着什么人、这人生前干过什么事。

从碑文上看,此人本来姓黄,是中唐人士,偶然富贵,醉心书法,对王羲之的字尤其痴迷,所以把自家的黄姓改成王姓,自编族谱宣扬自己是王羲之后人。

他甚至还让儿孙把自己葬在王羲之墓那一带,四舍五入等于自己葬进祖坟了。

沉迷王羲之书法到改姓认对方当祖宗,可能是真的对自家祖宗没什么归属感!

王师兄连蒙带猜地辨认完那墓碑残片上的记载,整个人都木了。

吴普关心地追问:“师兄你怎么了?”

王师兄艰难地开口:“……这挖的好像是我们家祖坟。”

还得知了自家祖宗是个草根出身的憨货暴发户。

作者有话要说:王师兄:晴天霹雳.jpg

王羲之:果然如此

谢道韫:果然如此

*

晚来啦!傍晚出去溜了个弯!回来后开始犯困,就先睡了一觉……二更来了!

榨干了大家的营养液,半夜也要爬起来写!

最后,文案页面有个【建党百年·峥嵘岁月征文投票】,手里有月石的小可爱可以戳进去投一下哦!每个人只能投一票,戳进去投给《开局继承博物馆》就好啦!【赢了甜甜春有足足五千块奖金拿【见钱眼开

*

注:

①“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出自《晋书》,房玄龄他们应该是取材于《世说新语》这本段子大全

②嬉皮士介绍:参考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