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驾~驾~”
繁华喧闹的开封城内,一队队骑兵正在飞快的疾驰着。
虽然开封城内是禁止骑马的,但却没有人阻拦这队人马。因为锦衣卫早就提前请好了沿途两岸的街道,甚至还暗中做了部署。
赵祯没有随大军一起凯旋,而是提前率领禁卫赶了回来,因为贵妃李冰儿生产在即,他不想错过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皇宫产房内,有经验的接生嬷嬷早已严阵以待,宫女们也在忙忙碌碌的准备着,按照太医的推算预产期差不多就在这几日了,没成想李冰儿今日用完午膳后,顿时一阵痛感传来,要生了。
赵祯风尘仆仆的赶来,连脸都没来得及洗一把。
“怎么样了?冰儿进去多久了?”
赵祯忙朝着侍候在一旁的曹丹姝等人问道。
“官家别急!宫里女医说冰儿姐姐的胎位很正,定能母子平安!”
曹丹姝忙回道。
“啊~”
一声声嘶力竭的惨叫声响起,赵祯顿时心一纠,忙要推门而入,但却被两名宫女死死的拽住了。
“官家不可!”
曹丹姝和任青儿见此也忙上前一左一右的拉着赵祯的胳膊。
“啊~”
又是一声惨叫声响起,赵祯顿时一把推开两名宫女,大声喊道:“谁敢阻止朕,朕就诛他九族!”
“官家!”
冀国大长公主赵清雅忽然搀扶着刘娥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大娘娘!七姑母!”
赵祯见此匆忙回了一声。
“官家!产房污秽之地,官家乃堂堂大宋皇帝,岂能随意进入!莫要再胡闹下去!”
刘娥老远就听到赵祯的怒火声,因此刚进来就朝着赵祯说道。
“可冰儿她......”
赵祯顿时急了。
古代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认为男人进产房就会有血光之灾是大凶,会倒霉三年。而且由于古代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女子生育年龄低,骨盆没有长开的原因等。
因此女子进产房,就相当于入了鬼门关,而且经常出现难产,产后大出血,许多孕妇性命不保,再者说了男子进去也帮不上什么忙,有时候还会添乱等等。
赵清雅忙拉着赵祯走向一边,说道:“官家!女人都有这么一遭,况且冰儿底子好,定能顺利生产的,官家只需耐心等待才行!”
赵清雅是李冰儿的生母,自家的女儿在里头生产,一声接着一声的喊叫,她这个当娘的岂能不心疼。她原本是同驸马李遵勖在真定府的,但突闻官家御驾亲征去了,她放不下心女儿一个人在宫内,因此特地赶来宫中照顾女儿。
“七姑母!朕是担心冰儿!”
赵祯的手着急的无处安放,一直在来回踱步。
“官家!女人生产又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官家刚回宫,不若回去洗漱一下再来,官家放心,这里有哀家在,出不了什么问题的!”
刘娥淡淡的说道。
“朕哪也不去,朕就在这候着!”
赵祯一口回绝了。
产房内依旧不时的传来一阵阵孕妇喊叫的声音,赵祯多次想推开门走进去,但最终都被众人给劝了下来。
“哇哇~哇哇~”
一阵婴儿的啼哭陡然从产房中传来。
“生了!生了!”
“太好了!朕当爹了!”
赵祯顿时欣喜若狂的说道。
众人原本悬着的心顿时落了下来,太后刘娥的脸上也弥漫着一抹笑容。
不一会儿,一名奶娘抱着刚出身的婴儿走了出来。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贵妃娘娘诞下公主,母子平安!”
奶娘赶忙跪下朝着赵祯贺喜道。
“恭喜官家喜得公主!”
在场的众妃以及内侍宫女纷纷贺喜道。
“冰儿怎么样了?”
赵祯看了一眼被赵清雅抱着的女儿,他并不敢抱,因为匆匆赶来,衣服都还没来得及换,身上很脏,气味很重。
“回官家话,娘娘身体无大碍,只是身子有些虚,需好心静养才行!”
一名女医忽然从产房内走了出来,赵祯忙上前询问道。
“那朕能进去看看冰儿吗?”
赵祯忙说道。
“官家!稍等片刻,待宫人们把里头收拾好,官家可去看娘娘片刻!”
女医忙恭敬地回道。
“好好好!来人,重赏!”
......
赵祯走进产房内,但见刚生产完的李冰儿正躺在床上休息,床榻、锦被、衣物早就被换过了,但李冰儿那散乱湿透的头发,以及那苍白的面容,都在彰显着一个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伟大。
赵祯走上前去一手握着李冰儿的手,另一个手替李冰儿理了一下额头散乱的发丝。
“冰儿!你辛苦了!”
赵祯满脸心疼的说着。
“为官家生养儿女,奴家很高兴,只是生的不是皇子,是一名公主,只怕让官家失望了!”
李冰儿脸上有些失落,自古以来,进了宫的女人莫不以生皇子为己任,赵桢是独苗,所以李冰儿也想给赵桢生下儿子。
“冰儿!皇子也罢!皇女也罢!都是朕的骨肉,朕不分彼此,一样重视!”
“再者说了!女儿多好,贴心,朕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可不许瞎想!”
“你现在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身子好好养好,想要儿子还不简单,朕日后多努力就是了!”
赵祯忙说道。
“嗯!官家!我们的女儿还没有乳名呢!”
李冰儿忽然问道。
古代女子一般都只有乳名,也就是小名,当然也有压根不起名字的,就用大丫二丫之类的来称呼。
赵祯想了一会儿方才说道:“朕回来的路上,偶尔抬头仰望天空,但见万里无云、一片晴空,所以我们的女儿乳名就叫晴空,怎么样?”
“好名字!奴家代晴空谢过官家!”
李冰儿忙说道。
“冰儿!你好生歇息!朕刚回来衣服还没换,全身都是汗臭味,朕去沐浴更衣后,稍晚一点再来看你!”
产妇刚生下孩子之后,需要的就是静养,赵祯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沐浴更衣完毕之后,赵祯在崇政殿召见了几位辅臣,询问了他出征期间的一些朝廷大事,还好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政事,顶多是某地小灾小涝的,朝政还算平稳。
大军即将班师回朝,阵亡士卒的抚恤以及将士们的封赏都是需要商讨的,再者是留在朝内的文武百官也是需要晋升一下的,事情很多,当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定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