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线告急

听到太子李建成这么说,魏征却是不放心的。说道“殿下,杜雷这在恒安和障县前后表现差别太大,是否他用了韬光养晦之计来迷惑大家?”

李建成哈哈一笑,“能做出让丫鬟训练军卒之举,这算哪门子的韬光养晦,不过是据此发泄对朝廷的不满而已,此人功利之心太重,我看以后不必再为他操心,找个机会让罗志和鲁汉回来吧。”

太子李建成此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为以后埋下了隐患。

杜雷的表现也传到了齐王李元吉的耳朵里。

他摇头说道,“唉,本王还以为杜雷会是一个劲敌,现在看来让马彪刺杀他,反倒是本王高看他了。”

薛万彻不解的问道,“殿下何出此言?”

齐王李元吉不由得一声冷笑。“杜雷从长海调到恒安,又从恒安到了障县,为官三地,都是县令,一千守备军卒又被我二哥抽走了八百前往了渭州,想来这杜雷对朝廷不满,藉此发泄心中的私愤。”

薛万彻听了点点头,说道“殿下言之有理,如此看来杜雷心胸狭隘,难成大器。”

经过了一周的训练,这二百军卒的体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从军营跑到艾山再跑下来回到军营,也不过一个时辰,而武功在羽月的调教下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考虑再三,杜雷决定开始教授他们箭术。

射箭并非羽月等人所擅长。

这就轮到了耿庄、常富这几名老玄甲兵大显身手。

不得不说,这几名老兵游子箭术,果然十分了得。

百步之外,二石之弓,箭箭扎在靶心,绝无虚发,看着杜雷也忍不住击节叫好。

韩庆等人自然是心服口服,一字排开,在耿庄他们的指导下先从半石之弓,五十步开外的箭靶射起。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李世民和大元帅李靖也从渭州转到了雁门关。这一路看过来两人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相互之间的衔接和敌情的通报。

这个问题在冷兵器时代,显然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近了可以烽火狼烟,远了也只能靠八百里加急。

回到长安城,李世民忧心忡忡,如果不能把这个情报传递的及时性给解决,显然在应对突厥方面还是要吃亏。

障县。

这天傍晚杜雷正要吃饭,忽然有人来报,说有恒安县来的特使求见。

恒安县来人了,这倒是出乎杜雷的意料之外,急匆匆迎了出来。

来人躬身一礼,笑着递上一封信,说道,“杜县令,我奉北恒州别驾彭晏之命,给您送来一箱东西。”

彭晏送来的东西自然是银子了,开开心一看果然是银子纹银两千两。

好了,现在一万两银子凑齐了,这个银子到底该何去何从?杜雷需要好好思索一番。

……

此时突厥的军营里面却显得异常的忙碌,颉利可汗把自己的几员大将都召集起来。

“各位现在唐朝里面,李渊的三个儿子明争暗斗,拉帮结派,边关的守军各自为政,相通不畅,正是我们进军的好时候。”

大元帅吐蛮。第一个站出来。“可汗陛下,他们汉人有一句话叫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末将以为,上次我们进攻北恒州失利,这次还得进北恒州,唐军绝对意想不到。”

叠罗支却是摇摇头,躬身一礼,朗声说道。“父可汗,孩儿以为北恒州位置偏僻,即使我们攻下来也没有多少的油水。”

“倒是北恒州再往东几百里,突破了居庸关便是冀州和邯郸,那可都是富庶之地,想来不会让我们失望。”

颉利可汗点点头。“嗯,不错不错,不过这一次我们干脆给李渊来个大点儿的动静。”

沉思许久,颉利可汗制定出了作战方案,这次方案的出台,让叠罗支也看到了父王的决心。

颉利可汗的算盘是他带突厥的本部大军攻打居庸关。

命夷男率薛延陀部,攻击自北恒州到雁门关一线。

命突利可汗攻击秦州。

三线出击的最终目的,还是掩护他攻打居庸关。

准备数日之后,随着一声号角,三线的战事正式打响。

北恒州急报。

居庸关急报。

秦州急报。

一时之间,边关处处狼烟,烽火连天。

消息传进了长安城,当时引起了朝野震动。

三路敌军压境,李渊也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早朝之上。当众人三呼万岁之后,他直接开口问道。“诸位爱卿,现在大敌当前,你等可有何退兵良策?”

话音未落,齐王李元吉率先站了出来。“父皇,孩儿愿领兵前往居庸关,击退突厥,保卫我边境安全。”

见自己的三儿子,如此的迫切请战,高祖皇帝李渊满脸的欣慰。

“元吉呀,你跟朕说说,你想要多少兵马。”

秦王李元吉也不含糊,笑着说道“回父皇,当年韩信统兵,汉高祖刘邦问他能带多少兵,韩信当时说了一句多多益善。”

听他说完,高祖皇帝哈哈一笑。

“也好,既然我儿开口了,朕就许你十万兵马,你看如何。”

十万!

李元吉自然是乐不可支的答应下来,躬身谢过之后站回原位。

搞定了居庸关,还有两路。

李渊看了看自己另外两个儿子,心里话该你俩了,别傻愣着站出来呀。

等了一会儿,太子李建成终于开口了,“父皇,孩儿愿领兵五万,前往北恒州御敌。”

北恒州的刺史蔡扬和别驾彭晏,那都是太子李建成的死忠,他选择前往北恒州抵御夷男的薛延陀部,也在情理之中。

“好,很好!”高祖皇帝李渊赞许的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意,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的亲儿子。“建成啊,你前往北恒州,选何人为先锋?”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李建成自然要选择他的死忠冯立。

高祖李渊点点头,笑着说道。“那朕就给你五万兵马前往北恒州,你可愿意?”

五万足矣。李建成心中很是得意,人数比李元吉少一半,自己脸上登时觉得多了几分光彩。

最后全场人的目光集中在了老二,秦王李世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