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遇害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天下,就连青州也接到了相关的消息。
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严绍也是一愣,没想到在自己改变了部分历史进程之后,这件事居然还是会发生。但是想想到也不奇怪,这时的世道混乱不堪,适合居住的也就那么几个地方,徐州便是其中之一。曹嵩想要避难的话,要么是去徐州,要么就是去荆州或是巴蜀。
巴蜀路远,荆州安稳到是安稳,气候却跟中原有点不同,相较之下徐州却是最近的地方,曹嵩会选择哪也就很容易想清楚了。
曹操要想在乱世中挣扎出头,徐州肯定会是他的目标,如此一来在徐州居住的老爷子也就成了个问题。若是曹操起兵攻打徐州,陶谦将自己的老夫跟其他家人挟持为人质,那时又该如何?
他总不能学刘邦一样,也对陶谦来一句分一杯羹吧?
不说这涉及到了抄袭的问题,曹操再狠也没到这个地步。
最要紧的是曹操能起家,靠的并不是别的,正是曹家跟夏侯家的鼎力支持。这点从后世的人在评论曹操麾下部将时,都是以内姓跟外姓来区分就能看的出来。
外姓当然是以五子良将为首,如于禁、张辽等,内姓就是以曹家跟夏侯家出来的那些为主了。
现在可不止曹嵩一个在徐州,还有很多曹家的人跟在曹嵩身边到徐州去避难了。留在陈留的除了少数曹家的人之外,就是一些年轻的曹家子弟。
跟着曹嵩一块在徐州的,有许多都是这些子弟的长辈,要是曹操真的学刘邦,恐怕这些子弟都要抛弃曹操了——————曹操是个枭雄,总不能指望其他的子弟也跟他一样看着自己的父母被人宰吧?
只是让曹操没想到的是,最后他等来的并不是老父的回归,反而是他的噩耗…
这个,恐怕就是造化弄人了吧…
“主公,曹操对徐州图谋已久,这次有了借口,恐怕很快就会对徐州用兵…”下方的董昭也为这个消息惊讶了一下,但在惊讶过后便立刻开口谏言。“早前名士许劭曾对其有评价,其为清平之能称,乱世之英雄,下官早年在袁绍帐下任职时也曾同此人见过几面,此人确实非常人可比,今曹操已经占据兖州,若是再让他攻占徐州,恐怕势力不小…”
说到这里,董昭也有些忧虑。“我等如今已跟袁绍决裂,曹操又是袁绍的盟友,本就处于被两者夹击的状态之下,若是在让曹操占据了徐州,岂不等同是被曹、袁两家团团围困,如此则对我而言大不利也…”
确实,冀州正好处于青州的北部,也就是说北部已经被袁绍的势力环绕。而曹操所占据的兖州则位于青州的西侧,东边则是大海。也就是说三个已经有两个是被敌对实力所占据,只能下南边的徐州还算是比较友好。
尤其是严绍同袁术结盟之后,同陶谦的关系提升了许多,很多资源也能从徐州的方向获得,这也是严绍如今对外的唯一同道。
要是徐州也被人给占据了,那…
严绍可就等于是被曹操跟袁绍给团团围住,如此则再无一点生机,就算严绍再是厉害也没用…
所以…
无论如何,徐州都不能为曹操所得,至少现阶段严绍还无法承受如此的后果…
事实上同袁绍决裂的后果,已经开始慢慢显现,自从袁绍占据了平原,严绍同他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后,青州自北方输入战马的途径就受到了限制,原本每个月都能从北边的幽州等地弄来不少的好马,现在就不太行了…
若是再让徐州被曹操得到,严绍除了等死也没别的办法…
(事实上在初期三国的许多人对曹操的评价都极高,除了许劭以外,还有如梁国的乔玄就评价道:“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的何颙也评价道。“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分割线——————————
董昭对曹操的评价可说是极高,当初要不是也曾经见到过严绍,而且当时严绍的根基明显要比曹操强出许多来,恐怕董昭所选择的君主就不是严绍而是曹操了。
也在那个是因为这样,董昭对曹操也是身为忌惮。
若是可以的话,他宁可严绍面对的对手是袁绍,也不希望会是曹操。可是现在,若是真的被曹操占据了徐州,严绍的处境就太不妙一些了。
程昱对此也是深以为然,他到是没有见过曹操,不过他所在的地方同曹操的势力范围并不是很远,也听到过其他人对曹操的评价。要不是世人对严绍的评价也极高,又有董昭的推荐,他还真未必会来青州。
如今既已投奔在严绍的帐下,程昱自然是竭尽心力的为其出谋划策。
“为今之计,只有先派人提醒徐州的陶公祖,令其加强戒备。徐州武风虽然不盛,然带甲之士也有不下十万之众,且下邳墙高城坚,不易攻破,说不得能坚持段时日,直到曹操退去。”
“不错…”董昭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程昱的意思。“除此之外,主公还应早做准备,若是陶谦的形势危急,恐怕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亲自领兵南下,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徐州为曹操所得,也能避免我等将来两面作战…”
说到这里,董昭眉头轻皱。“之前我曾同曹孟德有过几次言谈,此人绝非甘愿居于人下之辈,将来必定会同袁绍反目,不过现在这两人却是盟友的关系,短时间内相信不会有反目的可能…”
却是凭着之前的几面,对曹操有着较深的了解,清楚曹操并不是那种愿意一直在别人下面的,何况还是袁绍?
现在曹操的势力小,不得不暂时依附于袁绍,甚至为此而跟袁绍等人敌对。可是等到他的势力变得强大起来时,他跟袁绍决裂也就是一会的功夫…
严绍微微颔首,清楚董昭分析的很对,历史上曹操就是在实力有所成就之后,选择了同占据着河北之地的袁绍决裂,两者之间爆发的战争正是汉末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官渡之战。
这种事情上,武将一般是没什么发言权的,所有事情也是在严绍同董昭、程昱等人的谈话间确立了下来。
刚刚归降的黄巾降卒必须抓紧操练,务求在最短时间内能拿得出手来,不至于成为青州军的软肋。
粮草也需要囤积,为来日出征做准备,但不需要太多,要真是进入徐州境内作战,粮草自然是由徐州方面负责,也不需要严绍操心太多。
届时只需派遣一些兵力进入徐州,帮着陶谦守住徐州也就是了,至于击溃曹操?
讲道理,凭着几千兵马就想击溃曹操,这个严绍还真没多少信心。
一道道的命令被颁布下去,整个青州都跟着忙碌起来。
但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就见手下的一个小吏快步走到严绍的身边,在他耳边耳语道。
“主公,派去长安的张涧回来了,而且他还带回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蔡邕大人,另一个张将军没有介绍,只是请您赶快过去,说是要当面才能说清楚…”
“哦?”听到张涧回来了,严绍显得有些惊讶,不过更多的还是喜悦。
最近一段时间严绍同蔡琰的关系进步很大,若是有了蔡邕作为礼物,严绍可是有相当把握能把这个心高气傲的才女囊入手中——————他何尝不清楚对方会如此,很大原因是因为需要严绍帮忙救自己的父亲?
那又如何?
他又何尝不是贪恋对方的姿色,才会对蔡琰如此的好?
只要能得到对方,就算明知道对方是在需要自己的情况下才会委身于己又能如何?他也不过是在满足自己男性独有的占有欲罢了。
当然,他对感情还是很看重的,不然当初碰到了貂蝉的时候,也不会费尽心力的去讨好对方,而不是直接带着人偷偷潜入王府,将人偷走。
考虑到孙观跟管亥的武艺,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相较之下,他对那个下属口中的神秘人到是没什么兴趣了——————长安城里能用的上的人才一共也就那么几个,如今或死或是扶摇直上,哪里会有人来青州?
与其想着这个,到不如多想想把蔡邕救下来以后,蔡琰究竟会如何报答自己。说不得就是以身相许,虽说严绍现在房中并不缺少女人,貂蝉更是人间绝色,可是蔡琰的气质在他所见过的女人里面却是独一无二的…
——————————分割线——————————
两人的对话声音较小,可是房间里面耳朵灵光的却不少。严绍跟那人才刚离开房间,房间里的人就几乎全都知道了蔡邕的事情。
讲道理,他们到是不意外严绍会派人去救蔡邕,毕竟蔡琰的事情在青州绝对算不上是个秘密,哪怕是为了讨好未来的老丈人,营救蔡邕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总不会有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老丈人死掉吧?何况这么做还能讨好佳人。
对严绍动用资源去做这种事情,殿内的众人也都有些无奈,不过却也不好说些什么。因为在座的基本上都是聪明人,很清楚作为臣子的,有些事情可以谏言,有些则最好不可,尤其是这种关系到房中之事的。
历史上死于枕头风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其中也有许多称得上是名臣猛将的,可是那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死的屈辱无比?
至于那些不够聪明的,则是对严绍忠心耿耿,更不可能会反对些什么了。
等到严绍的背影离开以后,董昭叹了口气,对着旁边的人开口道。“既然如此,就先按照决议的那样,派人去通知徐州的陶公祖一声,让他早些做好准备,免得等到曹操兵临城下了,那就真的是来不及了。“
“是!”
等到那个领取了命令的小吏离开之后,程昱则是看着下面的太史慈等人道。“子义将军,接下来有关出兵徐州的事情就要拜托给你了,还请早做准备,绝不能让徐州落入曹操之后。”
“请大人放心,太史慈必定不会让曹操得逞…”太史慈抱拳道。“只是前番出征,损耗粮草军械无算,眼下军中的粮草眼中不足,军械也不齐全,还请大人能早些准备齐全…”
实在是前番的征战耗费的粮草跟军械太多了,几万兵马,所需的粮草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就是现在也是如此。别看之前严绍的北海如此的富裕,那也是瞧着了差不多大半个青州换来的。
这几年下来,出征好了几次,粮草早就被折腾的差不多了。
何况单凭北海一郡之地,想要支撑着四万多的兵马未免有些异想天开。青州的其他地方又都被黄巾弄的乱七八糟的,想要恢复还需要些时日,粮草可是个很眼中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军械。
寻常的刀枪铠甲问题到不大,到不是说库存能装备所有的青州军。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就是装备一半都不太可能。
不过现阶段那些黄巾军的人还都在操练,暂时也不需要什么太好的军械来使用。尤其是铠甲,在不用他们上战场的情况之下,到是不需要将铠甲一类的给他们,而等到他们操练完了,铠甲估计也就准备周全了。
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箭矢一类的消耗品,每次攻城或是野战都需要消耗数不清的箭矢。
无论是前番的乐安,又或者是后来的齐国都是消耗了无数的箭矢,到现在军营里面的库存可以说是严重不足。
太史慈作为军中的主将对此心知肚明,原本还不是特别的在意,可是现在临出征在即,就不得不询问一下了,不然带着空着的箭囊出征…
曹操的话,酸枣会盟时太史慈也见过几面,确实非同一般。甚至不客气的讲,太史慈觉得对方可比自家主公靠谱多了。不过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既然追随严绍,便不会有第二个心思。
何况严绍待他甚好,就连他家中的老母也视如自己的亲母一般,每隔几日便要亲自登门去看望一下,如此的恩遇,怎能不以死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