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中印组合IC与百万美元估值(求订阅)

“朱总,您的这个互联网在线会议服务项目开发得如何了,到什么程度了?”李晓凡问道。

“这个项目我将它定义为一个知识工人用的可视的呼叫中心,构架于微软的视频会议平台gs之上。一个初步的deo样品已经搞出来了……”

有了上个项目被微软等巨头按在地上摩擦的教训,朱敏现在开发新项目时候特意避开微软等巨头的锋芒,选择了合作共赢。

“这个项目是您一个人在开发吗?”李晓凡继续问道。

朱敏笑道:“这个项目其实我还有两个合伙人,一个是我夫人San徐郁清。另外一位合伙人是我的一个印度裔朋友,这位印度朋友暂时还需要保密,我还不能说出他的名字。”

他继续解释道:“因为我卖身给了Quarterdeck后甲板系统公司一年,所以目前这个项目放在我和我夫人之前创建的一家叫Silverputg银计算的公司下面做研发……”

其实,朱敏不说这个印度人的名字,李晓凡也知道,这名印度人叫SubrahIyar苏布拉埃亚。

前世,Quarterdeck公司收购了朱敏的FutureLabs项目,而他“拐走”了Quarterdeck公司的印度裔高管苏布拉埃亚,俩人一起创建WebEx网讯公司的传奇故事在投资界几乎路人皆知。

90年代起,硅谷曾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名词叫:IC。

这个IC的意思它与集成电路板无关,而是指印度裔India与华裔a。

因为华裔与印度裔人才在硅谷人数众多,都非常引人瞩目,以致有人戏称,硅谷闻名于世的“集成电路”的英文缩写“IC”代表着印度和中国两个英文单词首字母:Indiaanda。

而WebEx网讯公司的创始人朱敏和苏布拉埃亚的组合正是其中一对典型的IC组合代表。

苏布拉埃亚之前曾在苹果公司工作,目前在Quarterdeck公司负责收购之后的整合工作。

朱敏来到Quarterdeck公司为新老板服务后,遇到苏布拉埃亚,俩人一拍即合,臭味相投!

当时苏布拉埃亚自己也想创业,但缺少技术型伙伴,朱敏正是他寻找的合适伙伴。

苏布拉埃亚对朱敏提出的从客户端为出发点而设计出具互动功能的视迅软件非常认可,认为市场潜力很大。

前世,因为朱敏与Quarterdeck公司绑定了一年的工作合约,所以他把WebEx项目暂时先放到他和他老婆之前的那家Silverputg银计算公司下面。

等第二年1997年绑定期结束后,他和苏布拉埃亚就从Quarterdeck公司立马就出来正式一起创建了后来的WebEx网讯公司。

这家Quarterdeck公司也非常倒霉,因为之前收购来的公司高管与自己招来的这两家伙的心思都不在老东家身上,一心想着偷偷自己创业,等着远走高飞。

这个Quarterdeck后甲板公司还能成功吗?

果然,就在朱敏与苏布拉埃亚他们这对IC组合离开Quarterdeck公司之后,Quarterdeck还没来得及整合买来的技术,Quarterdeck的主产品就被微软公司击溃。

后来朱敏和苏布拉埃亚以低廉的200多万美元的代价回购了Futurebs的知识产权,雪赚1000万美元!

回头看看这段历史,似乎并不那么的光彩。

……

但是对于当下的李晓凡而言,他要抓住机会,投资朱敏的新项目。

“朱总,您当下的这个新项目需要融资吗?”李晓凡微笑着问道。

“需要,很需要!”

朱敏的成功,后面还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就是他现在的夫人San徐郁清。前世,俩人后来离异。

徐郁清也是明州人,80年代初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抚养儿女、支持丈夫朱敏留学斯坦福大学的重任,曾是一位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90年代,勤奋俭朴的性她与丈夫一起在硅谷创办了WebEx公司,并担任副总裁一职,并使之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变身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硅谷女总裁”!

她培养儿子朱磊14岁保送清华大学少年班,15岁考入斯坦福大学王牌专业计算机系,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幼的大学生;随后又将女儿、儿媳送进了斯坦福商学院,一家人都是斯坦福学子。

而她,也成了当之无愧的“斯坦福妈妈”。

当年为了帮助丈夫朱敏创业,徐郁清奔走硅谷与大陆之间,为公司从大陆内地招聘了30多名从清华、北大与浙大等名校的毕业生。

当下,Futurebs项目卖掉以后,徐郁清一个人掌舵的Silverputg银计算公司只能从大公司里接一点外包项目来做,一方面练兵,另一方面维持公司运营。

虽然与和合伙人一起卖掉Futurebs项目后,分到了一些钱。

但是毕竟要维持公司三十多人的开支与运营,所以,当下朱敏与徐郁清的日子并不好过,手头拮据。

李晓凡盯着朱敏的眼睛郑重其事道:

“朱总,雅虎公司上市以后,我现在新加坡发起成立了首个规模为一亿美金的风险投资基金。现在正在硅谷寻找好的项目,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把您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发我一份,我很愿意与您合作,一起来推进您刚才提到的那个构架于微软的视频会议平台gs之上的可视呼叫中心项目……”

当下的朱敏看上去瘦高,棱角分明、肤色逡黑、脸上皱纹深刻。其面貌,宛如罗中立名画《父亲》。

朱敏在国家恢复高考之前,曾作为知识青年在明州的乡下插队当过农民。

从1969年到1971年的三年时间里,知青朱敏在明州郊区东乡从事着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春种秋收时,他要每天从凌晨2点工作到晚8点。

他那黑麦色的肌肤都是当农民时候晒出来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经常打高尔夫球的缘故,其实他根本不会高尔夫球。

当听到李晓凡说有兴趣投资他的新项目,并且背后有巨额的风险投资基金做支撑时候,朱敏那逡黑的脸上绽放出了鲜艳的笑容,脸上的皱纹更为深刻。

他惊喜道:“李董,太棒了!我等下回去办公室就起草一份项目计划书发您邮箱!”

看朱敏有兴趣与自己合作,李晓凡追问道:“朱总,您对现在的这个新项目有过估值吗?”

“这项目的估值我倒还真没有去认真算过,不过,我想一百万美元总归值的吧?”

朱敏说出一百万美元的时候,心里还虚得很。

他的这个项目,由基础业务运营商转型为增值业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理论上合理,但在现实中并不见效。

当时的微软的视频会议技术gs自身仍不成熟。

朱敏当时也觉得自己的新项目将来似乎会被夹在两难困境之中:如果只依附于微软,好像前景难料;如果想加速发展,则要成为微软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