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汴梁没有防御使

李纲被押回家关了禁闭,据说宗泽的病也更重了一些,还在睡梦里从床上摔了下来,也不知摔没摔成同流合污的卖国贼。

心中大定的李邦彦来到金营,立即受到小将术穆图的欢迎,因为大家是老相识了。随即他便听到一个噩耗,前任议和大臣梅执礼已经嗝屁了,连尸首都不知在哪里。

为了不惹恼金军,李邦彦连梅执礼的死因都没敢问,还是完颜宗翰的副将术穆图主动告诉李邦彦,梅执礼大人是去招安卫州天赐军时被卫州的反贼给杀死的。

李邦彦啥啥都没敢问,老老实实奉上礼物,带着完颜宗翰的亲笔信,灰溜溜回了汴梁。

飞一样跑回到汴梁城中,李邦彦重重地舒了口气,小命总算是暂时保住了。只是没成想,在面见赵桓递上完颜宗翰的书信之时,却差一点被皇帝赵桓给推出去砍了。

“你怎么不还价啊?”赵桓恨铁不成钢地叫道:“坊中商徒买卖货物尚且知道还价,买金军退兵这么大的事,你怎么就不知道还价呢?”

李邦彦也有点懵,他在金营中只顾着害怕了,根本就没问人家要啥才肯退兵,哪还敢还价啊。可皇帝都已经问到头上了,明显还很生气,李邦彦连忙解释,说这只是金军提出的要价,此时才是还价的时机。

赵桓觉得这话也有些道理,随即让唐恪把完颜宗翰的要求当众读了出来,屋中几名宋朝重臣听了个个变色。

“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粮五十万石,须于十日内输解无缺。”这就是完颜宗翰的狮子大开口。

所有人都倒吸了口凉气,这么大一笔金银和粮食,把汴梁城掏空了也给不出来啊。好在人家金军也是讲道理的,还给了附加条件。

“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这就是金军的附加条件。

虽然田十一横空出世改变了不少事情,但历史上靖康年金军提出的条件,却再一次堂而皇之出现在大宋的皇宫之内。也不知最后那些个皇女贵妇们,能不能逃脱历史上的可怕命运。

完颜宗翰这封信的意思很明确,钱不够没关系,可以用皇家和贵族的女人抵债。

完颜宗翰和金军的味口,那可比黄世仁大多了,因为黄世仁充其量也只说了句“用喜儿抵债”,而宗翰要的是帝姬、王妃等等身份高贵的妇人。更加不同的是,黄世仁要喜儿那是为了当小老婆,完颜宗翰要妇人,那是为了金军上下同乐,性质完全不一样。

赵桓连忙召集人手,大家上朝召开扯淡大会。好不容易人来齐了,却发现宗泽竟是躺在担架上也来了。来之前,这宗老头还躺在担架上去了一趟李纲府上,把皇帝下令关在府中的李纲李木头也给带来了。

皇帝赵桓正想责怪宗泽不注意身体,吏部侍郎李若水却第一个跳了出来,质问陛下为何不快些整顿军务,任命四壁防御使,抵挡金军的进攻。

唐恪、何力、聂昌三人据理力争,言说根本打不过金军,必须得议和。

吵了好半天,赵桓吃不住劲了,连忙大喝数声,说今日是来议事的,如今已然兵临城下,尔等竟还在朝堂之上纠缠不休,实在是不为人子。

大家都消停了,夺回话语权的赵桓连忙开始商讨,如何才能在十日内筹措出“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粮五十万石”。

满朝文武都懵了,金军的胃口这么大吗?一开口就想要这么多的金银粮食,他们怎么不去抢?哦,人家就是来抢的。

宗泽躺在担架上用力嘶吼着,应该立即传檄天下兵马赴汴梁勤王,同时还嚷着要带兵守城,与金军决一死战。

赵桓觉得宗泽根本就是来捣乱的,要是能打过,还至于让金军打到汴梁城下来吗?放眼大宋,最能打的西军上一次被金军打得够呛,剿灭伪齐陈东时又被宗泽折损了五万西军,如今的西军都快没有一战之力了,天下哪还有兵马打得过金军?

便在这时有人来禀报,说是城外有两支兵马前来勤王救驾。

赵桓心中大喜,连忙让人去打探,看看来的是谁。可是下一刻赵桓的心又凉了下来,因为两支人马加在一起,也不过才一万三千人而已,还不够金军塞牙缝的。

扯淡的大朝会吵了两个时辰,议和派实在厌烦了主战派的骚扰,便说此时宗泽重病在榻,连个领兵的没有,这仗还怎么打,不议和还能怎么地?

李纲连忙为国推荐贤才,说是一名将领名叫韩世忠,剿灭伪齐一战立下三件大功,分别是活捉贼酋陈东、枪挑伪齐国元帅女真第一猛将完颜斡鲁、伪齐副元帅完颜撒八,正是领军御敌的最佳人选。

已经没有力气嘶吼的宗泽有气无力地向陛下请求,把韩世忠宣上殿来,为国献上抵御金军之良策。

唐恪立即就不干了,国家大事竟然真的要问一个武夫,这让士大夫们的脸面何存,让大宋朝廷的脸面往哪放,又让大宋朝列祖列宗诸位先皇的脸往哪放?

眼看着天都黑了,赵桓急得心口疼,连忙独断专行,说是让李邦彦出城,面见金国西路军主帅完颜宗翰。

李邦彦领了两项任务,第一请金军宽限些时日,十天的时间太紧了;第二再讲讲价,宗翰索要的金银粮食太多,给不起。

李邦彦心中害怕呲牙咧嘴地走了,觉得自己可能会就此死在金营之中。

赵桓第二道旨义又颁布下来,着王渊协助开封府,立即搜遍全城,金银粮食布匹都在搜刮之内,能找出多少是多少,先把眼前的难关挺过去再说。

怎奈旨意一出,立即遭到绝大多数文武官员的反对,说是抢夺民财会失了民心,乃亡国之策。

大宋最强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