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军噼噼啪啪的火枪声,已经把敏行远的胆子吓破了。
敏行远一直都是个独行大盗,说白了就是个吃独食的。独行大盗最重要的就是要安全,一个不慎陷入险地,那可是没人救援的。
如今虽然做了反王,但这惯性思维,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转变过来的。
田十一气得都快要咬牙了,这敏行远这么一丁点的胆子,咋就敢扯起大旗当反王呢?
轻咳了一声,田十一再次说道:“敏大哥是这里的主心骨,自然应该在这里坐镇。若是没了敏大哥,这里的绿林同道们立即就要失控了。”
敏行远吃惊地望向陈真,却见陈真同学的目光,慢慢飘向了神刀太保齐霸修。
敏行远立即醒悟过来,这事不需要自己亲自出马呀,只要派了一队人,再带上大队的绿林好汉,自然就可以去偷袭王牌军的后方了。
前后夹击自是妙计,若是在沫俊或是铁腿郎君攻打王牌军阵地之时,他敏行远的人马突然从王牌军身后杀上去,很有可能大获全胜。到了那时,他敏行远的功劳,自然也是最大的。
只要有了功劳,那便可以向陈东讨要地盘、钱粮、人口、妇人,甚至要一个天下会副会首的位置也有可能。
被田十一撩拨了几句,敏行远的心思活络起来。
神刀太保齐霸修本就是个愣头青,加之刀法在绿林道中少有敌手,早就养成了自负傲慢的性子。
敏行远将齐霸修叫到一旁,与其耳语了一番,两个人不停用眼神瞟向精武门的陈真。
田十一见了两人飘忽的眼神,心说:得,这两人是把自己也算计进去了,要不咋说好人当不得呢。既然他们想让自己和精武门众人既当向导又打炮灰,自己给他们挖个大坑,也就没啥不好意思的了。
敏行远与齐霸修商议妥当,两人来到田十一面前,好话自是说了不少,目的当然是让田十一带路。
本就是请君入瓮,田十一当即点头应了下来。敏行远与齐霸修去遴选人手,很快便选了五百人出来。
偷袭不是大张旗鼓之事,必须要轻装简行,而且必须都是绝对可信赖之人。若是选出的人自己都不认得,又有谁能保证,那人不是王牌军的细作。若是选了王牌军的人去偷袭王牌军,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坟墓了。
敏行远好一番惺惺作态,言说一切都交给齐霸修和陈真两位好兄弟了,将来一定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两位好兄弟自也不会推辞,慷慨陈词是少不了的。
五百人在黑暗中很快便离开少阳城直插山野之中,这时齐霸修却发现了一件很奇怪之事。这位精武门的陈真兄弟,为啥要让人背着呢?
跟着田十一的只有王进、梁红玉和史进,三个人都是用棍子的。齐霸修看了一眼,立即就以为精武门是以修习棍法为主的门派。
这事没什么好奇怪的,只是这位精武门的副门主,为啥有腿不走路,却让那个叫做令狐冲的人背上赶路?
愣头青就没有能瞒住话的,齐霸修自然是不明白就问。
田十一当然不能说是自己跟不上大队,只说腿上旧伤未愈,不能疾走山野,这才糊弄过去。再说了,十一哥真的不认路,前面挖好的大坑王进到是去过,让田十一引路的话,怕是这五百人就要从此列入失踪人口了。
此时应该展开第二轮攻势的沫俊仍在磨蹭着,王绿腰带的一千天下会武士,也仍在少阳城的出口位置埋伏着。
陈东与王绿腰碰了下头,随即陈东便在心腹的护卫下钻进了深山里。
敢在干言山举办绿林大会,陈东对这一带的地形自然是了然于心的。他与田十一有一个共同点,都明白想要成大事必须先保护自己。所以陈东此行,是要去藏起来,打算三五七天不露头的。
至于陈东为自己选好的藏身地点,连王绿腰都没有告诉。就算天下会这边留下的死士都被天赐军俘虏了,依旧没人能知道陈东到底藏身何处。
王绿腰带着一千人埋伏在少阳城出口,是为了等待战胜或战败的王牌军。陈东对于杀死田十一没报什么指望,但却想要将三百王牌军尽数杀死在这里。
只要绿林人损失惨重,只要三百王牌军被杀个精光,天赐盟与绿林道的死仇就算结下了,谁都解不开,这便是陈东要的结局。
王牌军太能打,陈东不认为绿林好汉们能把王牌军杀光,所以才会让王绿腰埋伏在这里,想的就是将王牌军斩尽杀绝。但对于杀死田十一,陈东却觉得没啥指望。就连他陈东都知道在干言山上留个藏身之所,田十一又怎么可能没有退路。
要说王绿腰和陈东搞到一块这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那还是在晋州的时候呢。
当时灵儿关了田虎,又包揽了晋州的大权,陈东立时被打入冷宫。心中不甘之下,陈小眼睛自然要找几个妇人泻泻火气,没想到却遭遇了王绿腰。
王绿腰的主意自然不是好打的,但人家王绿腰也是有所图的。总是当个独行侠在绿林上飘着总不是个事,她也想找个安稳的势力身居高位,过几天舒服日子。
虽然陈东长的不好看,但在晋州还算有些权柄,王绿腰便以猎人的心态、猎物的姿态,出现在陈东的面前。
陈东抢了个好看的妇人,心中自然是高兴的,已经想好那妇人若是不从该怎么办了。但没想到,人家王绿腰竟是主动投了怀送了抱,还展示了自家的翠绿小毒蛇。
陈东知道自己乌龙了,但王绿腰确实好看,给他的感觉也好。加之那时的陈东正缺人手,王绿腰很轻易便发展成陈小眼睛的床友加战友。
王绿腰原本是白莲教的圣女,是下任教主的候选人,对于统御下属训练教众很有一番独到的手段。此时埋伏在少阳城出口的一千武士,便是王绿腰亲自训练出来的。
大宋最强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