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鼻孔朝天张有亮

方小六猛地抬起头来深吸口气,伸手自包裹里抓了个坛子出来,随即抱在怀里说道:“爹爹,我们去看姐姐。”

说罢,小六抱着坛子向南走去。淮西虽然称作淮西,但在宁陵来说,确实是在南面的。

方七佛松了口气,王寅却抓起一个包裹就要去拦下方小六。方七佛连忙制止王寅,那意思是眼下不是喊小六丫头的时候,过两个时辰再打断丫头的思路吧。

王寅欲哭无泪,方腊的骨灰坛子在自己这包裹里装着,方小六抓出的坛子是王寅的夜壶。

至于王寅会随身带着夜壶这种东西,方七佛将其归结为怪癖。

……

南行司在中牟、祥符、青城、赤仓、白沙、方胜、板桥等地都购进了偏僻位置的农庄,许多天赐军的士卒都隐藏在那些农庄之内,带来的马匹大多藏在白沙镇。

白沙镇本就是南行司的据点之一,如今的白沙镇,十个人里有七个是天赐盟的人,想要保密也算容易。

田十一此时被很多人关注着,自不能去这些地方看望自家的士卒,也只好大摇大摆直奔汴梁而去。如今还明晃晃跟在身边的,也仅有三十几名护卫和一条大船而已。

汴梁城里已经潜伏了近三千天赐军士卒,而且收卖了无数的捕头、地痞、官仆,甚至还有看守城门的低级武官。收买人,不一定要收买大官,那些个地位很低的小人物,有时候起到的作用比那些大官要大得多。

接近青城,田十一的坐船被东京发运使司衙门的人拦了下来。没有理由,就是不让你走。田十一却也听话,大船就停在岸边,似是在等待着什么。

傍晚时分,发运使司衙门总船主的亲信张有亮突然闯到田十一的船上。一伙人无理至极,言称这运河就是他们家开的,这么大一条船在河上走着,怎么也没见有孝敬奉上。

自有人将这伙无赖请去喝茶,张有亮见四周无人,“扑通”一下跪在田十一面前,眼眶里泪光直打转,哽咽着叫了声“十一哥”。

田十一把化名张有亮的张团结扶了起来,欣慰地看着他,心里却想到:这些个“小狗们”都出息了啊……

张有亮一行人拿了讹来的三十贯铜钱走了,田十一的坐船终于安静下来。明日这条大船将继续起航去汴梁,田十一却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富家公子,自陆路进入汴梁城。

据张团结说,发运使司衙门向来是受朱勔控制的,此时已在前面摆好了阵势。虽不敢对田十一如何如何,但却打定主意让十一哥狠狠丢一次脸面。

好消息也有,张团结在发运使司衙门混得不错,如今衙门里的船主、船夫和各种杂役,足有接近一成都是北行司的人。

没办法,汴梁最开始就是由北行司在经营的,虽然此时的北行司已向更北方发展了,但这些个驾船的却没办法去更北面。因为那里是马的天下,船上的本事几乎无用。

发运使司衙门船队里一成的人手看似不多,实际上已经是一股了不得的力量了。东京汴梁不仅是大宋的都城,更是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城中居民足有一百五十余万,若是再加上那些禁军,怕是已经超过了两百万。

两百万人每年的粮粟大多要从东南、京东等诸路调运,发运使司衙门除了直属的船队之外,还会调用许多私船船队参与运输,若是张团结掌握的一成人手突然罢工,河运立即就会乱成一团,汴梁城虽然粮米用度能够支持很长时间,但运输不畅之下用不了几日就会陷入混乱之中。

这还只是说罢工,若是作乱的话,后果简直不堪想象,这已经是一股足以乱国的力量了。

田十一带了十余人,雇了架稍显华丽的马车缓缓向汴梁方向行去。马是不能骑的,天赐军的马都是战马,骑着进汴梁等于在明摆着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那些马此时都已经秘密送到白沙镇去了,天赐军的士卒将会在一个极隐蔽的地方轮番练习骑术。不求立即练成骑马,练成骑马步兵总是要的。

前世便看过清明上河图,听多了汴梁城的繁华与伟岸,田十一很期待即将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景象。

既是城自然要有城墙,田十一能想象到汴梁城的城墙一定非常高、非常厚、非常坚固。但他却从没想过,那根本不像墙,而像是一座大山、一大片乌云,遮云蔽日一般压在人的目光里、心头上。

除了王进,所有人的嗓子眼里都“咕噜”了一声。天,那怎么可能会是一座城?与汴梁城比起来,无论是舟山还是双屿,真的小到可怜。

越走越近,压迫感也愈加强烈起来。

田十一悄悄举起了第三代“头不太晕”牌望远镜,仔仔细细查看着这座巨城的一切细节。

城墙上的角楼重檐层叠,看起来庄严巍峨,有士卒正在城墙上来回巡逻。远远望上一眼,就感觉自己随时可能被大片的乌云压在下面一样,压迫感愈演愈烈。

在阳光的映射下,某一处似乎闪过一点寒光,田十一连忙将头不太晕望远镜转了过去。有生以来,田十一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八牛弩。

据传八牛弩需三十人上弩,射程高达一千五百五十米,有效射程也能达到五百五十多米,也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这东西若能加以改进批量制造大量装备的话,怕是能统一全世界了。

放下头不太晕牌望远镜却依旧有些头晕,田十一看着越来越近的巍峨巨城,不禁生出无尽的疑惑来。如此一城巨城,坐拥五十多万禁军,粮草军械数之不尽,是如何被金人攻破的?

哦,对了,汴梁城从未被攻破。是的,人家是从打开的城门冲进去的,被攻破的只是宋朝皇族和那些软弱文武大臣们的心。

此时的宋朝对于周边小国来说就是个庞然大物,所有的大宋人都认为,他们是天朝上国的子民。看待蛮人、番人等等一切外国人,宋人总是会习惯性地抬起头来,用鼻孔“看”着他们,然后再轻轻“哼”那么一小下。有的宋人心软一些,他们会目光下垂,怜悯着、可怜着、不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