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西月不懂这些礼节,但礼部尚书懂。他知道司大人是不高兴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便提出了告辞。
礼部尚书走后,公西月摇摇头,“我要去拜访一下两位先生,让他们给我推荐一个礼法大家,补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不用,如果你想学,我教你。不过,礼法这东西都是人定的,你要是认为哪些规矩不合理,改掉就是。”
司屹说的改礼法之事是暗指公西月登基为帝之后的事,公西月明了,也不说破。
甘先生帮助查先生办好“光华”学堂一事后,现在正在办“光华”慈幼院。
他的计划是先替公西月在民间搏名声,然后找机会弄几件小皇帝天罚的事情来,再弄几处神迹证明护国侯才是天命之帝,到时侯再让小皇帝禅让,这一切便都水到渠成了。
……
第二天
刚开朝,礼部尚书就出列:“臣有本要奏。”
承国公昨天去世之事大臣们基本上都知道了,因此礼部尚书这一站出来大家就知道所为何事。
果然,礼部尚书启奏的就是承国公的后事。
公西月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她对这些礼法实在是不懂,她决定等会将这份折子拿给司屹看一下。
小皇帝坐在龙椅上也有点惶恐。
他渐渐大了,明白的事情更多了。要说在这个皇帝的位子上坐了好几年一点想法也没有那是假的,但是他也有自知之明。
别说地方上的军队,就是宇林军他也抓不住。
以前宇林军的王统领还唯承国公之命是从,可自从承国公病倒后,他就偏向了护国侯。
要说,他不偏也不行,两个副统领时不时在边上敲敲边鼓,他要是不偏,这个统领位置随时有可能换人。
再说,承国公对他也不是什么救命之恩,只是提携之情,承国公不在了,他换个主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效忠小皇帝,王统领从来没想过。
只要是明眼人,就知道小皇帝是真正的傀儡,只怕过不了几年,傀儡都没得当了。护国侯是绝对不会让他在皇位上呆到亲政的年纪的。
至于以后的皇帝是谁,大家不能肯定,但是能肯定的一点就是,必然是护国侯认可的人。
……
散了早朝后,公西月叫了司屹一起去内阁。
当着另外几人的面,司屹将礼部尚书的折子递给司屹,“你看看这折子中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制。”
司屹也不避嫌,接过从头到尾看了。不过看完后并未发言,而是将折子还给了公西月。
公西月明白了他的意思,大致上是没什么问题,不过他想先听听其他几人怎么说。
公西月顺手将折子递给坐在她旁边的孙文桓,“你们大家都看看,尽快把这事定了。”
几人轮流着将折子看完了。
范祖松第一个发言,“我对这些礼制不太懂,你们说。”
内阁几人中,范祖松是平民出身,魏尚书和孙文桓是富庶家庭出身,而耿建光、申元国和中原王则是世家出身。
要说对礼制最不熟悉的确实就是范祖松。
耿建光和申元国看了后,对视了一眼,其他的倒没什么,只是这个谥号到底要怎么定?
礼部尚书的折子上得很有意思,其他的礼仪该怎么做都写得一清二楚,只有给承国公的谥号却是建议,一共选了五个谥号,其中竟然还有一个平谥。
照常理说,一般人去世后,对其的谥号都会美化几分,像承国公这样的,再怎么样都不可能给一个平谥。礼部尚书前面的礼仪定得都没出什么差错,按理说不可能在谥号上出这样的纰漏,可他就这样做了,那是不是护国侯的意思?
礼部尚书昨天去拜访过护国侯后,就明白了她对承国公没有一点好感,他自然也知道谥号不可能定个平谥,不过他这样建议纯粹是讨好护国侯了。
中原王道:
“这个礼部尚书是不是糊涂了,怎么连平谥也写上了?”
魏尚书和礼部尚书的关系不错,不由替他辩护了两句:“礼部尚书知道谥号他做不了主,所以才建议的,他不是提了四个上谥吗?”
耿建光也连忙道:
“正是如此,我看其他的礼制他定的都没什么差错,这个谥号他不是没定吗,只是提了几个让我们参考。”
公西月明白了,礼部尚书是讨好自己来着。
她看向其他几个人,“关于谥号大家有什么想法?”
其余几人都没出声,中原王看着这势头也明白了什么,也缄默不语。
公西月看着司屹,“司大人,说说你的想法。”
司屹慢条斯理地说道:
“要说承国公本人,一生是没有什么功劳的,先皇在位时,他没能尽到丞相的辅佐责任,整个朝廷混乱不堪、百姓苦不堪言。他任首辅后,只顾着争权夺利、结党营私,也没做过什么有利于朝廷的事情,这样的人给个平谥一点都没刻薄他。
不过,为表朝廷的大度,也看在他是皇上外公的份上,勉勉强强给个上谥吧。”
司屹这话要是传了出去,承国公颜面无存不说,还和承国公府的人结下仇恨。不过,想着他早就把宋清华得罪个透,护国侯和承国公也早已结下仇恨,倒也不用顾忌这么多。
耿家和宋家姻亲关系复杂,耿建光有心替承国公辩护几句,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细细想来,承国公这一生竟然真的找不到什么可以说的功绩。
就像司屹所说,先皇在位时,他没能尽到丞相的辅佐责任,整个朝廷混乱不堪、百姓苦不堪言。小皇帝上位后,利于民生、朝廷的国策没有一条是他的提议,他也没做实事,只顾着往朝廷各处安插人手了。
见大家都不表态,公西月道:
“既然如此,我看不如就选个‘平’字吧,否则我等去世后要怎么抬举?”
“平”表示“布纲治纪”,虽然没有“文”、“光”、“华”、“武”、“耀”等好,但也是上谥。
而且护国侯言下之意,是承认在座之人的功劳超过了承国公,那么,等自己去世后,谥号是一定比承国公好听了。
确实,在公西月心中,除了中原王,其他人的功绩都远超承国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