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定格局

这麦收巡查的结束要远远比姜云明预想中的要快。

仅仅是和杜如晦逛了三天姜云明就决定返回长安了,他不是来巡视麦收状况的,这三天的巡查结果就已经足够了。

蓝田县的情况只是个例,但也可以说是很普遍,因为其他的地方虽然没有像蓝田县那边一丁点儿麦子都没种但也很有限。三天后姜云明只是粗略统计了一下,大唐如今的耕种格局大概是新粮比旧粮能达到一个8:2左右。

当然了,只有北方是这样的,因为新粮粮种的推广并没有往南方去。

8:2,这个比例属实是失衡了,而且失衡的太过恐怖了一点。

这个比例即便是倒过来也比姜云明预想中的要高,因为在他的计划中新粮和旧粮的比例要在1:9才最适合眼下的大唐。

红薯不适宜作为主粮,最适合它的位置其实应该是灾荒储备粮。后世红薯的耕种面积极小极小,可能一户人家也就种个一亩半亩地的,所以说1:9的这个比例还是有些高,但却是最适合大唐的。

大唐不比后世,后世有令人尊敬的大德鲁伊花费毕生精力去研究粮食,水稻的亩产早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两千斤,即便是把土地贫瘠度等各种问题都算进去最少也是超过千斤的。

大唐怎么比?

所以说1:9的比例是比较适合眼下的大唐的,或许再把之后几年人口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的问题考虑进去的话,2:8或者3:7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8:2这个比例实在是高得让姜云明难以接受,而且这里面的两份大部分还是在像他和杜如晦这种支持国策的官员身上。

土地的所属权虽然属于朝廷了,但食邑权还是保留了下来,这才能让姜云明和杜如晦等人干预到这些土地上要种植的作物种类,不然的话这仅有的两份怕也是要被红薯占领。

所以他这次学精了。

当大唐官方不再以旧粮回收仙粮的告示贴出去之后,整个北方能种植新粮的百姓们都沸腾了,他们甚至都已经开始幻想以后粮仓满溢的日子了。

然而现实却并没有那么美好,不遵循规矩而产生的一切后果都要他们自己承担。

姜云明和杜如晦回京的第二天,大唐国库在无声无息之间就送出去了大量的粮食。

而且全部都是新粮,以红薯为主的新粮。

“真的要这么做吗?”

姜府,西厢的茶座上,李世民一脸的忧心忡忡。

现在的李世民其实有一点守财奴的思想,因为之前的几年大唐实在是太穷了,穷到如果没有姜云明想办法筹粮的话那年的蝗灾可能都没法渡过。

即便是渡过了也要大伤元气。

当李世民看着扩建了好几次的储粮国库中的新粮一点一点被搬空的时候他是心痛的,痛地好像在流血。

“您要是想要一个几年后就无地可耕的空壳王朝的话儿臣也不介意。”姜云明一脸的无所谓。

你们老李家的王朝,你们都不怕我怕什么?

“唉。”李世民长叹了一声,脸上满是纠结。“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当真看着那曾经满溢的粮仓渐渐被搬空的时候还是心痛。”

“您这不就和百姓们一样么,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姜云明翻了个白眼,他知道老丈人并不是不清楚事情的后果,如今的这种反应不过是不舍得罢了。

“其实现在的百姓们已经多少有些疯狂了,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新粮的高产上面。他们不是不知道新粮的弊端,但是他们宁愿猛收两年然后再两年不种地也是愿意的,这种心理其实已经有些病态了。”

“眼下只有我们出手干预了,不然的话顶多后年,关中地区乃至于整个北方都可能会迎来粮食的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境地。”

“那之后呢?如此仓促的放粮,百姓们现在手里也多多少少的有点银子,他们肯定会不惜一切的购买的。”

“只要有人买那么我们就卖,如果没人买的话就继续压价,哪怕是压到一文钱一斗也在所不惜,与此同时还要将稻谷和小麦的价钱往上提。”

“百姓们会乐于见到这种场景的,高价卖出旧粮低价购入新粮,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家产是多了。”

听着自家女婿的分析李世民叹了口气,这种举动有点伤元气,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大唐国库这两年红薯的储量剧增,全部放出去的话会眼中干扰到世面上新粮的价格,而这种行为的后果则是全部都由百姓们买单了。

红薯产量大,本来就较低的价格在被国库中放出来的大量红薯冲击后肯定还会再降,百姓们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囤粮。

今年是安稳的,在放开了耕种限制之后百姓们今年还会大量的种植红薯,但是之后呢?

红薯太多了人是吃不完的,那就只能用来喂鸡鸭和猪,而最后剩下的那些还会堆在他们的粮仓中慢慢的腐烂。

正如姜云明所说,现在的大唐百姓们都已经有些疯狂了,他们被红薯的高产量迷住了双眼,只有在切身感受到彻骨的疼痛之后才会清醒过来。

红薯的产量的确是高于如今小麦产量的百倍,但若是价格也低于小麦百倍呢?要知道小麦可不愁出售,而在国库放粮之后的红薯就不会有多少人购买了。

买回去干嘛?喂猪吗?

只有到那个时候百姓们才能清醒,那时候他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最初的时候官府要那样规定。

限制早早的就告诉他们了,然而不听话的是他们,苦果也只能由他们自己咽下去。

姜云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从一开始发放新粮粮种的时候他就做出过限制了,但是百姓们不停啊,他能有什么办法?

牛不喝水强按头?

“但愿事情能按照你所预料的发展下去。”李世民看了看稳坐钓鱼台的女婿,喝了口茶平缓了一下心情。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之前我说的那些话百姓们但凡是能听进去一点也就不会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您是没看到,蓝田县啊,那可是一整个蓝田县,我和杜伯伯硬是一棵麦穗都没找到!”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