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对孩子的保护

孩子可能有危险或者受了欺负,做父母的还能不当回事的话,更多情况父母自身势力和财富有限,只能忍气吞声。

…………………………

就拿陆雨驰和林辉友来说,陆雨驰对林辉友一贯的印象就是个非常蛮横无理、土匪习气、装腔作势的人。这从当年林辉友不讲理的强迫陆雨驰和林娜假装情侣、几次三番用近乎“绑架”的方式找陆雨驰谈话、身后永远站着几个保镖,就能看出来。

可此时的陆雨驰正在回天津蓟县的路上、已经知道了林辉友的病情,再想着当年的一幕幕画面,觉得林辉友也不是很过分。

总喜欢让保镖、助理站在自己的身后,林辉友说这是祖传下来的习惯。他们林家祖上有当官的,所以才自称书香门第,最主要的当官的那时左右都得站着衙役和师爷。而林辉友自己是当兵的,他倒不是什么大官,他是给首长当警卫员的,所以等他有钱有势之后就喜欢让别人给自己当“警卫员”了。

说这是装腔作势吗?好像也不完全是。再说林辉友这样的身家找些人保护自己也没什么不对的,戚武不也是如此嘛,他们俩总比那些娱乐圈的明星有钱、对社会贡献大吧?

当年还没接触娱乐圈、还没成为戚武的小舅子的陆雨驰不理解这些,现在也可以理解了。

至于蛮横无理、土匪习气,可林辉友每次找陆雨驰的麻烦都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当年为了林娜就不说了,就说去年秋天的林辉友还曾对陆雨驰“围追堵截”。

林辉友当时说是听到陆雨驰要离婚了,为了林娜。可是陆雨驰现在想想,当时的林辉友应该已经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他更可能是为了林格。

林辉友可不是个什么毛头小子,一个六十多岁、白手起家创下如此家业的人,会不明白年轻夫妻偶尔闹闹离婚很正常?真的就会因为这种传言,就为了一个从未有过婚姻、甚至都没怎么恋爱过的林娜,来找已经结婚了几年的陆雨驰?恐怕更多是因为他当时知道自己病了,而林格实实在在一直跟随着陆雨驰,所以希望找陆雨驰谈谈、或者只是单纯看看。

当然,为了林格也好、还是为了林娜也好,说到底林辉友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尤其在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之后。现在陆雨驰也有两个尚未出生的孩子了,虽然不曾见过,但他觉得自己的两个孩子将来如果有任何危险,自己恐怕也会像林辉友一样跟个神经病一样对可能伤害自己孩子的人“无理取闹”。

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危险或者受了欺负,做父母的还能不当回事的话,可能是有的父母确实不心疼孩子,但更多情况则是父母自身势力和财富有限,只能心里疼惜、表面上忍气吞声。而不管陆雨驰也好、还是林辉友也好,他们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忍气吞声。

总之陆雨驰一路想着这些,越来越能理解林辉友对自己孩子的保护,也越来越不那么讨厌林辉友了。他并不知道这是因为林辉友得了绝症,还是因为自己即将成为父亲,但他知道肯定不会是因为林辉友想要补偿林格的举动。

所以理解归理解,陆雨驰并不会怜悯得了绝症的林辉友。

本就是婚内出轨,跟一个给不了未来的女人生下林格,在林格刚出生不久就抛弃了林格和她的母亲,林格的母亲也是为此去世了生命、让林格成了彻底的孤儿。到三十年后林辉友得了绝症,想给林格留下一笔财富作为补偿,就能抹去他三十年来的错误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这最后一丝一刻的善能弥补三十年的罪孽吗?陆雨驰只能自语一句:你早干什么去了?

他知道这话要是让世人听见,会觉得他对一个将死之人都没有同情心,可世人都被父母抛弃了三十年吗?所以,呵,说这些话的世人算个屁!

陆雨驰这话本也不是对什么世人说的,他在心里对林辉友说着的同时,也是在问自己……

说来也挺嘲讽。对于林格的事——他不能原谅林辉友,可对于其他事——他可以理解林辉友。偏偏其他事林辉友用不着他,只有林格的事才可能需要他帮忙。而为了林格,他还不得不帮。

车已经开进了蓟县,到陆家老宅没有多远了,他终于开始盘算林辉友要给林格留下这笔钱的事了……

……

到了陆家在蓟县的老宅,陆雨驰见到了父亲陆志雄和林辉友。

林辉友的气色看起来还可以,正在跟陆志雄谈论着什么古董的话题。这也正常,从发病到现在几个小时过去了,也未必非得面色惨白、卧病在床,至于他们谈的古董,想来就是为了给林格留一笔财产涉及到的。

不过陆雨驰还是觉得此时眼前的林辉友,实在有些英雄末路的感觉。精神略显萎靡,而平时笔挺的西装也换成了休闲装。

其实不说陆家,单说陆雨驰的父亲陆志雄在财力上虽然比不过林辉友,可终究也是富豪那个行列的。但陆志雄平时就很休闲,可林辉友也许是当兵出身的缘故,似乎特别喜欢很“板”的衣服,他永远显得那么正规、严肃、精神。

陆雨驰看着没了西装的林辉友就觉得有些不适应,更何况此时那些平常整日跟在林辉友身旁的助理、保镖,也是一个都不见了。

这也可以理解,林辉友从癌症初期更常人无异,到最近偶尔会展现出身体方面的问题,他再找那么多人跟着自己,他的病情也就很难瞒住了,再说谁知道他的老婆收买了他的哪个助理或保镖?

可是一个那么有地位、有财富的男人,老了老了,连身边的人都得防范了,陆雨驰看着除了不适应、多少还有些同情。

但这不是他展现同情的时候、也不是他愿意展现同情的人,他简单打了招呼、说了几句,就开始了正题。

“我不能跟你们多聊,明天我还得去北京。也许你们用不着问我的意见,但我先把我的意见说了,就得去睡觉了,至于用不用是你们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