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坑女记》(中)

天泉县的百姓整体生活富足,只要男人肯吃苦下力,女人勤俭持家,一家子的日子怎么都差不到哪里去。

大家吃得饱穿得暖之余,自然免不得多少滋生出几分精神追求来,养鸟的、斗蛐蛐儿的、听戏的久而久之,县里说书的男女先儿们也是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行当。

一般都是一个说书的先儿,带上两三个儿女徒弟,说一段唱一段,必要时还会简单妆扮了,演上一小段儿,嬉笑哭骂都活灵活现,引得听书的人一时哭一时笑的,也算得上是看了一场小戏了。

是以但凡哪个茶楼一挂上写了戏名的白幡子,再敲上一阵锣,要不了多久便能座无虚席,热闹至极。

毕竟一碗茶也就三五个钱儿的事,再是吝啬的人,也不至省这几个小钱儿,只不买其他瓜果糖点的也就是了。

陆薇薇与李昌自然更不会省了。

进得茶楼才寻了位子坐下,李昌便先招了小二过来,一气点了四五样果点,再要了一碟瓜子,一碟花生,招呼陆薇薇一道吃起来。

反正兄妹两个都知道坑女记到底讲的什么,观众们的目光都在当中的说书先儿几人身上,他们的目光却在观众们身上。

说书先生已经娓娓说到武家的人是如何谋算着,要推外甥女下水,好让各家的儿子“各凭本事”,看谁最终能让这块儿“香饽饽”落到自家碗里了,“这样一块儿好肉,凭什么便宜了外人?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落到咱们自家田里最好了。什么姑血不还家,就是废话,只要外甥女儿只剩下嫁到我们家一条路可走,她自家也愿意,与旁人何干?”

他的一男两女三个儿女徒弟便也配合着他的话,做出一副密谋后满脸奸笑得意的样子来。

看得听众都咬牙切齿起来,有那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还叫骂议论起来:“好一家忘恩负义,黑心烂肝的贼,就不怕报应吗?”

“这姑爷一年年又是出钱又是出力的贴补帮衬,就贴补帮衬出了这么一家子狼心狗肺的东西来!”

“所以说马善被人骑呢,这姑爷也是太好性儿了,换了我,早连他们家的女儿都给休回去,另娶年轻漂亮又听话的了。”

“你倒是想得美,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还有因景生情,张口就骂起自家只会贴补娘家的儿媳,早知道当年就不该为儿子娶她的;和两口子一个觉得自家这些年还不知让媳妇儿背着贴补了丈人家多少,简直吃了大亏,一个则极力辩白自己没贴补的。

一时间嘈杂得茶楼的房顶都能掀翻了。

还是说书先生一声锣响,才让大家伙儿都暂时安静了下来。

说书先生方继续抑扬顿挫的继续说起来,“不几日,这武家老太太便真装病,引了外孙女到家里”

“真按他们密谋的那样,故意装作失脚的样子,把人给推进了水里去”

“幸得当娘的是个明白人,一直说姑血还家若是让官老爷知道了,肯定不会放过,将来万一生的孩子也有什么好歹,可就后悔也迟了,死活不肯答应把女儿下嫁”

“当姥姥的为了自己的儿孙,竟威胁起女儿来,不肯把外孙女嫁给他们家,他们便把外孙女坏了名节之事传得人尽皆知,看以后还有哪个好人家肯娶外孙女”

“到那时,纵女儿磕死在她面前,求她点头让外孙女进门,她也绝不会答应!”

一旁三个小的也一直配合着说书先生,把他说的情节依然简单却正中精华的都演示出来。

等演到女儿被逼得离了娘家,便哭着要去寻死,因为没脸见自己的女儿,更没脸回去见丈夫和夫家的人;讲到外孙女也哭着跟着要寻死,因为知道自己一辈子都毁了,一旦事情传开,就算她明明是受害者,旁人也肯定会非议她,非议她的父母亲人,她还不如趁早死了干净时。

听众再次群情激愤了。

都赶着武老太太和武家一家子大骂起来,“这是结亲还是结仇呢,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打小儿一起长大的亲表妹,跟亲妹妹有什么差别?那么想娶老婆,怎么不娶自己的亲妹妹去?”

“真是人不要脸,鬼都害怕!”

“这是不把女儿逼死了,不肯罢休呢?怪道叫坑女记,女儿可不是被他们坑得只能去死了吗?”

还有不少老少女人跟着一起流眼抹泪,边哭边骂的。

李昌看到这里,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回去。

附耳与陆薇薇道:“表弟,我本来还担心,听了你的本子后,纵有人会跟我一样气愤,也不可能这般一边倒的都骂那群混账,肯定也少不了议论,少不了骂我们自己人的。没想到如今都是骂那群混账的,我总算安心了。”

陆薇薇稍微与他拉开了一些距离,才低道:“我不是早就说了,世人多是怜惜弱小,站在正义一边的,嘴坏心也坏的人终究是少数吗?我也把舅舅舅母这些年对他们的好都写了出来的,舅舅舅母越是好,便衬得他们越是坏,妥妥的好人没好报,大家伙儿当然要生气,当然要骂人了。”

顿了顿,“不过表哥也别高兴得太早了,且等下半场说完了,看大家伙儿是不是更生气,是不是越发把那群混账骂得狗血喷头,再来高兴也不迟。”

李昌这才不再多说,继续听起说书先生说书,观察起听众们的反应来。

说书先生已是话风一转,说到了武家姑爷得知此事后的反应,“那姑爷素来宅心仁厚,到得这个地步,依然没说要休妻的话;也没怪责妻子,只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丈人家不管妻子的死活了,往后他们家也不必再认岳家和外祖家,不必再与武家往来。至于女儿,将来总有慧眼识珠的人家,再不济了,他和两个儿子养女儿一辈子便是,也不能如了坏人的愿,不能做有违律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