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顾屿本人倒没受外界唱衰《1912》这件事的影响,他很淡定,毕竟从他拍戏之后,这种遭遇不是一次两次,只是观众对《1912》这类科幻题材反应尤其大而已。
——因为根据媒体目前曝光和圈内人士预估的成本来看,这大概是顾屿拍戏以来成本最高的一部电影。
《毕业季》上映的时候,外界不看好是觉得这部电影成本低、配置差,《1912》倒是配置不错,8亿以上的成本放眼整个电影圈也属于高昂,但也是因为这样的成本,观众和圈内都很担心顾屿砸锅。
“成本确实有些高啊。”明石和顾屿发消息聊到这个事,“你怎么就一点压力也没有?”
明石记得,前两年有个票房和口碑都不错的男演员,就因为主演的电影成本10亿票房5亿,一下扑晕了到现在也没翻身。
相比电视剧圈,电影圈显然更残酷些,前者还可以通过种种手段掩盖收视率的不足,后者却是观众真金白银一张一张买出来的成绩。
“我应该有什么压力?”顾屿反问他,“《天机》拍的时候咱俩也没有压力吧?”
“那不一样。”
明石想说,《天机》的成本才多少,这部《1912》的成本又是多少,前者不过后者成本的十分之一。
“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是拍电影吗?”顾屿回复道,“本质上是一样的,咱们只要尽力而为就行。”
明石不得不佩服顾屿的心态,拍《天机》的时候也是,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会担心电影的前途,唯独顾屿淡定得不行——但不得不说,他也被顾屿这份淡定感染到了,原本有些慌的心情瞬间就不乱了。
明石忍不住和自家经纪人抱怨:“和顾屿待在一块,我总觉得我才是年轻的那一个。”
他和经纪人依然没有从爆红的影响中找回正常状态,顾屿却已经抛弃《天机》,奔向话题度更高的《1912》了。
有时候明石甚至觉得,顾屿身上的新闻太多,以至于对方每次都能搞出更大的新闻掩盖小的那一个。
……
在外界的热议声中,顾屿低调地进了《1912》剧组。
他从S市机场飞往Z市的航班被曝光了出来,粉丝们没敢组织去接机,但从前线发来的消息说,顾屿心情很不错,完全没受外界报道的影响。
粉丝们这下彻底放了心。
这几年,粉丝对待顾屿的心态已经不是《爱豆盛宴》时期养崽崽的感觉,毕竟当时的顾屿的确是一张白纸,除了脸之外一无所有,需要粉丝的支持才能在一档竞争激烈的节目中生存下来。
而现在,随着顾屿的成长,粉丝们也变佛了很多,日常买买电影票买买代言,没人催促,也无需为顾屿的未来忧心。
因为顾屿已经站上了他们从未祈望过的位置,取得了他们甚至不敢想象的成绩。
但在顾屿需要支持的时候,粉丝们依然坚定地站在他身后。
“无需畏惧,大胆前行吧顾山芋!”
“不要在意票房是扑还是爆,你只要开开心心拍电影就行!”
“拍自己想拍的,想拍的就是最好的~”
顾屿刷着微博,嘴角不由疯狂上扬。
手机里收到了小伙伴们发来的支持他的信息,就连严修也特意打电话过来,让顾屿放松下来好好拍。
“严哥你主扛过成本10亿的电影吧?”顾屿很好奇,“当时你是什么心情?”
“我那部不一样,我那是拍超了,原定的成本就7个亿,越拍越贵,越拍越慌,上的时候头发成把成把掉,就怕扑了。”严修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压力是挺大的,不过也过去了。”
严修那部片子成本虽高,票房在整个华语电影票房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对演员来说,这种高成本的电影就像在赌命,天堂地狱仅仅一线之隔。
顾屿不知道这部《1912》成本会不会超,这也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顾屿进组之后,《1912》剧组的场景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钱也花了快一半——相比海外成熟的电影特效技术,国内的特效场景在游戏方面的应用更广泛,在电影方面的经验其实并不多。
电影中对宇宙的探索画面、光线的渲染、地底深处的镜头都来自于特效,除了视觉方面的特效外,还有物料上的特效,这其中既包括了国内的特效团队,也包括了海外的特效团队。
相对之下,演员的片酬反而是小头了。
《1912》先拍摄的是地面部分,场景筹备在资金到位之后就开始了,演员进组之后可以直接进行拍摄,地面部分完成之后,再进行太空场景的拍摄。
除了要配合演员的档期外,剧组和特效团队的配合、特效团队彼此之间的配合也是《1912》拍摄的重点工作。
顾屿对这种题材相当感兴趣,可惜他两辈子几乎都没拍过科幻片,国内有底气碰这个题材的导演更是太少太少。
作为演员,就是要尝试各种各样的题材才有意思。
“顾屿,你来了。”
顾屿刚进组,就受到了剧组上下的热烈欢迎。《1912》的导演叫费韬,京影本科毕业后出国攻读研究生,他年纪也才30多岁,但读研期间和多家特效工作室和团队有过合作,回国之后拍过两部票房不错的大制作,拿到《1912》的本子之后他就有拍的计划,可惜一直筹措不到资金,演员方面也一直没有定下来。
费韬和方钧以前就认识,和姜船关系也不错,剧本在各位演员手中辗转了一圈,最终落到了顾屿手上。
费韬也没料到顾屿会接下这个本子。
他是觉得剧本里的主角形象气质和顾屿很贴,加上顾屿演技出色,票房号召力也不错,才试着把本子递了过去。
费韬是做好被顾屿拒绝的心理准备的,毕竟顾屿上升势头正旺,稳扎稳打才是最好的选择,可对方接下了剧本不说,还解决了一大部分资金的问题——费韬拍片这么久,还是第一次有躺赢的感觉。
……
《1912》的剧本顾屿来之前已经看过许多遍。
——时间是2112年,地球人口爆炸式增长,现有的资源已经承受不住人类旺盛的需求。
人类将目光投向遥远宇宙,可惜人类对火星和月球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那两颗星球并不能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土壤。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颗来自其他星系的天外陨石即将坠落,一个月内就要进入大气层,摧毁地球这个人类唯一的家园。
与此同时,Z市的考古队突然遭遇塌陷的风险,塌陷处展示的遗迹上,有关1912年外星造访地球的秘密在展露……
顾屿扮演的是一位研究地底遗迹的科学家,通过对外星科学的彻底研究,他发现了地球和外星文明的秘密,最终把这颗陨石送回了宇宙,为人类保留了最后一颗生存的火种。
《1912》的故事性并不强,侧重于特效和场景的渲染,不管是来自天外的陨石、地心深处的场景或是逼真的宇宙画面,《1912》剧组希望观众能够体会到地球与宇宙的神秘。
在这部电影中,演员的演技并不是第一位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演技不重要,相反,陨石坠落的紧张感、科学家的舍生忘死都是构成电影的重要环节,不能被忽视。
为了突出场景的真实性,除了专业的特效团队外,剧组同样邀请了国内顶尖的航天科工研究员给剧组提供技术指导。
顾屿增肌的目的就在这里——他需要穿上重重的防护服,在地心探索,在宇宙探索。
电影拍摄之前,《1912》剧组已经给顾屿发了数量足够的概念稿,这也是顾屿坚定接下这个剧本的缘故——《1912》剧组并不是在画饼,电影中的概念也并非空中楼阁,概念稿上的画面已经告诉顾屿,影片想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厉害了。”顾屿由衷赞叹,“费导您真的厉害。”
费韬憨厚一笑:“我就想玩点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从小就有这样的习惯。”
费韬圆圆胖胖,平时看着就是一副老好人的长相,可讲述《1912》剧情的时候,导演的圆眼睛似乎都在放着光,不仅如此,场景的搭建、特效的对接他都亲自过问,《1912》筹拍到现在,他已经胖了快30斤了。
“邹城这个角色你是怎么理解的?”费韬摘下眼镜,一脸好奇地问顾屿,“我们来谈谈看。”
“一个对事业很狂热的科学家,很拼命,但是又对人类心存善念。”顾屿眯起眼睛,“他应该是很多科学家形象的缩影吧。”
“没错。”费韬笑了笑,“咱们的科学家就得有咱们的样子,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冷静,理智。”顾屿干脆拿出剧本,指着其中一部分给费韬看,“剧本的设定里,邹城其实是做了两手准备的吧,失败该怎么应对,成功该怎么应对,这个角色心里有数。”
费韬轻轻点了点头:“你的方向没问题,就这么拍吧。”
费韬属于技术流的导演,主要把握故事的大方向和电影的节奏,在他看来,演员的表演本质是为剧情服务的,表演首先不能与剧情相悖,脱离了电影的基调,再出色的演技也是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