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投降

正是因为王允的这种坚持本心,不畏强权,让年轻的王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也让王允的升迁之路,一路从地方到中央。

甚至如今成为了三公之一。

但是,每一个能位居高位的人,他们最开始都是不畏强权,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为民请命的父母官。

但一旦他们位居高位之后,心态就会发生变化。

也很难再保持本心。

王允也是如此。

历史上的王允联合吕布除掉了董卓之后,它自己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董卓。

而董卓年轻的时候和王允一般无二,也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只可惜同样位高权重之后,丧失了最初的信仰。

当一个人的权利得到了极度的膨胀后,野心自然而然也会跟着增长。

刘争对王允并没有太多的厌恶感。

只不过,王允毕竟是汉室朝廷小皇帝的三公,这等位置的高官。

刘争就算想要招揽他,也没有合适的位置给他,不然那些跟随刘争打天下的老将们。

肯定也会内心不服气。

况且王允此人历史上毕竟有很大的野心,刘争自然也不会允许有这样的机会给他。

能够饶他一命已经是网开一面了。

“王司徒,按理说你贵为三公之位,如今我已经打下洛阳城,应该将尔等叛逆,尽数斩尽杀绝,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带罪立功的机会。”

刘争的一席话,让本来就十分严肃的王允立刻眼前一亮,知道自己可以活命后,王允当即就站出来表示愿意配合刘争的一切行为。

当下刘争也就没有隐瞒,直接冲着王允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其实我让你做的事情也很简单那就是替我去内城劝降那些守军。”

如今刘争虽然打下了洛阳城的外层,但内城以及皇宫依然被牢牢掌控在了小皇帝的那些敌军手中。

当然刘争并非打不进去,只是强行进攻,多少会损失一些兵力。

况且好好的一座洛阳城,到时候必定被他打的四分五裂,毁于一旦。

刘争可不想,到时候又花重金去修复。

现在能劝降那些人马,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最小的代价解决这个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反正一旦打下洛阳之后。

天下一统刘争也会决定迁都,将建业城的都城迁往洛阳,正式在洛阳登基称帝。

王允听见了刘争的话后,并没有表示出有任何意外,似乎早就想到了会是这种结果。

他甚至都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多谢陛下开恩,下官必定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

说罢,刘争并让王允退了下去。

让王允尽快去办妥这些事情。

等到王允退下以后,刘争这才又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吕布和貂蝉。

相对于王允其实刘争更感兴趣的则是貂蝉。

当然他所说的兴趣并不是想要将貂蝉也纳入自己的后宫。

他对貂蝉的兴趣不过是想要知道王允是否在貂蝉的背后又心生美人计。

如今他将貂蝉许配给了吕布,若是貂蝉敢勾引他,让他与吕布反目成仇的话,那么他会毫不留情地将貂蝉斩杀。

不过很显然貂蝉并没有这种心思,他连正眼看刘争都不敢。

难道是吕布颇有几分担心,害怕刘争对貂蝉感兴趣然后横刀夺爱。

只可惜刘争看了几眼貂蝉之后,就浑然对貂蝉生不起太多的欲望。

毕竟是一个被王允视为禁脔的女人,还不知道有过多少任男人,甚至被更多的人玩弄过的女人。

刘争虽然不担心艾滋,也担心会有花柳啊。

况且,吕布是他的岳父,他怎么可能跟吕布抢女人。

在和吕布简单的交流了几句之后就让他们下去了。

同时刘争派遣王允前去内城劝降那些驻守在内城的羽林军。

他毕竟对这个事情比较在意,所以没工夫管吕布的事情,便直接带着人悄悄藏匿在到大军的后方,想看看王允这厮如何劝降。

王允身为三公之一,在朝廷里,还是很有威信的,特别是如今这个地步,就连王允都投降了,其他的守军,本就打算投降,只是被刘争的大军吓住,没有立刻投降。

王允知道小皇帝,本就有投降的想法,他站出来,晓之以理,让那些驻守在内城的将士打开了城门。

这些守军一个个都不想死,在王允的劝说下,自然也跟着打开了城门。

毕竟,王允身为三公之位的高官,都没有被敌军所杀,那他们这些杂鱼,自然也不用担心性命的问题。

只要不会死,这些守卫洛阳的士卒们,就没有那种拼死一搏的想法了。

就这样,王允将洛阳城内城的守军都给劝降,刘争见此,倒是颇为高兴的,光凭这一点,王允也算有功劳了,至于免他不死,刘争还是愿意的。

内城一破,剩下的,就是里面的皇城了。

不过,皇城和内城不同,皇城没多少守军了,就算有,皇城也不算高大,直接可以杀进入。

刘争命太史慈和甘宁,各自率领五千兵马,就打算直接杀到皇宫里面去。

这样,这洛阳之战,也就能够在旦夕之间,平定。

只不过,刘争率领万余兵马,杀到了皇城外,却发现这里大门打开,在皇宫里残存的一些宦官,已经陆陆续续的站在这里,似乎是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号称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他是小皇帝最亲信的宠臣。

拿着传国玉玺,在这里等着刘争大军的到来。

刘争虽然藏匿在这里,但是想现在洛阳还并不知道,刘争出现在这里的消息,小皇帝投降,也只是想要将自己的传国玉玺,交给刘争手下的大军,等刘争这边的人马,真的过来了,可以带着他返回建业,不伤他性命便足矣。

交了传国玉玺,就等于表明了态度。

“在下荀彧,奉陛下之命,在此等候诸位,转交传国玉玺。”

荀彧虽然不舍,但如今,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他也没有任何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