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阅军楼的宴会

他麾下的五虎中将,四大辅政大臣,悉数到齐。

吕布,黄忠,徐晃,周仓,周泰。

吕布本来在刘争的麾下,是不受重用的,毕竟因为历史上他接二连三的杀自己的义父,导致刘争对其的投诚,并不是特别的看好。

不过,因为有了吕绮玲在中间,充当纽带,加上如今刘争已经称帝,吕布就算再强,再自信,总不至于公然造反的。

慢慢的,刘争对于吕布也多了一些信任,加上吕布本身的武力,这些日子以来也算是一直跟随刘争南征北战,功绩摆在这里。

黄忠自然也是话说,那是刘争麾下,能够和吕布相比的强大武将,又是如今镇守荆州地区的大将。

徐晃则是元老级的人物,如今又镇守在冀州,稳定北方。

至于周仓和周泰,一个镇守扶南,一个镇守九州岛。

都是刘争麾下镇守一方的人物。

不过,经过今年的这场大战,刘争又提拔了几个中将上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史慈,这一次北伐,太史慈可算是劳苦功高了,他的功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太史慈的提升,并没有什么意外。

第二个则是文聘了。

文聘也是一样,他还有更直接的功劳,则是直接抓到了马超,算是不小的惊喜。

以及,刚刚从北方草原回来的孙策,周瑜二人。

他们二人能够只带三千人马,孤身杀去鲜卑草原,并且斩杀鲜卑草原的首领轲比能,这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在弱冠之年,就当上了中将,确实有这个能力。

以及,最后一个人,刘宠。

刘宠虽然只是在兖州攻击了张飞的地盘,可是如果没有刘宠的出击,这场旷日持久的战斗,说不定还要再来几个月才行。

至少有了这一次的进攻,足以证明刘宠的投靠是真心的。

也能够让刘争对刘宠更为放心。

提拔提拔刘宠也是理所应当的。

刘争有好些年没有见过自己麾下这些将领。

甚至这一次修建阅军楼一事,召集这些人了举行一次盛大的宴会。

既然是宴会,自然要搞一些比试来刺激刺激在场的这些武将。

比如之前刘争就举办过的射箭比赛。

当时黄忠勇冠三军夺得第一。

但是如今情况又不一样,刘争麾下又多出了不少武将。

有了他们的加入,参赛的人马自然就更多了。

也就更有看头了,特别是吕布的到来。

让大家都越发期待,谁才是真正的箭术第一高手。

上一次箭术比赛参赛的人比较多,就连小兵都可以参加。

这一次刘争也就没有让那些小兵们参加了,毕竟是高手的对决,那些小兵参赛的话也不可能比得过太史慈黄忠吕布的人。

他只让将领们参加这一次的大赛,不过依然有许多人直接放弃。

有黄忠太史慈等朱玉在前,剩下的一些人自知夺冠无望,这些年又没有太大长进的话,参赛也只不过是给他们做陪衬,也就不上去丢这个人了。

最终经过一番角逐。

前三名终于出现。

毫无疑问的就是吕布黄忠太史慈三人。

至于三人谁的箭术更胜一筹。

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吕布。

吕布天生神力,射出来的箭矢,要比黄忠太史慈更胜一筹。

他不但射得准,而且能够拉得动更强劲的弓射,出更猛烈的箭。

只不过吕布一向不喜欢在交战的时候射箭。

他信奉的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一场,而不是用暗箭伤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箭术角逐出前几名之后,刘争逐一进行了赏赐。

终于,在下午的时候,在阅军楼设宴,宴请这一次前来的各位将军和谋臣。

十一月的豫章,有了一些凉意。

像这样的平静日子,刘争有一段时间没有享受过了。

酒宴开始,不少婢女端上了,只有刘争才有的三粮液,这一次三粮液不限量,大伙不醉不归。

刘争看着这鄱阳湖的美景,突然来了兴趣。

冲着在场的这些人说了一句。

“寡人记得你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擅长文学,文学造诣不浅,不如这样,我们就来一个诗会吧,你们随意写赋,今日我们就来评一个文学大家出来。”

刘争看了一眼在场的众人,这些人之中,确实有不少都有很高文学造诣的。

比如就在刘争面前的曹操。

人家可是建安七子,写的诗词,后世课文上都是要通篇背诵的。

还有顾雍,郭嘉,刘晔等人,都是很有文采的人。

写诗作赋,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对于这些大佬来说,那就是动动笔杆子的事情罢了。

刘争也是一时兴起,就想要看看自己手下的这些人里面,有没有机会会成为日后文学家的人。

反正,文化的提升,是刘争很看重的,这个东西,平时没用,可是真到了用到他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他少了不行。

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一直延续,就算是被人占领了,也能够保持汉人的统治,就是因为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足够同化其他的外来文化。

一说到写诗,曹操可就来劲了。

马上站起来,先冲着刘争开口。

“陛下,孟德我有一首诗,请陛下鉴赏。”

说罢,曹操就开口念叨了起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三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汉。

曹操开口念的,不是别的,正是曹操自己创作的短歌行。

这首诗,刘争也知道,毕竟是九年义务教育需要全篇背诵的。

他还记得里面几句经典的句子,可惜曹操这家伙聪明,或许是心境不同,居然更改了其中的几个字。

比如何以解忧,唯有三粮。

原本是杜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