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马钧

如果刘争能够大规模推广这种新式织绫机的话。

一定可以通过花绫赚取大量的钱财。

甚至可以因此将这些东西通过丝绸之路卖到其他国家,赚取更多的财富。

毕竟这东西可不是军事管制物品。

比如盐铁之类的,不宜流传给其他异族。

但是这种生活必须品花绫绸缎之类的东西确实没有这个限制。

异族想要多少,刘争都可以卖给他多少,而且价格还不菲。

其中的利润想想就可以知道到底有多么的丰盛。

“好,很好!这东西要制造一台的话需要多久?”

“三天。”

“好,太好了,这东西一定要大力推广!”

明白了,这东西能够给刘争带来多大的价值之后。刘争接连说了几声好。

毕竟一旦这东西真的能够成功推广起来的话,日后的财富将源源不断。

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也着实是让刘争有了一些惊讶。

寒暄几句之后,刘争还想起自己竟忘了问这年轻人的名字。

“哦,对了,寡人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刘争突然问起那有些结巴的年轻人也是惶恐。

马上就点头回答。

“小…小人马钧。”

“等等,你叫什么!”

青年回答,自报姓名后,让刘争突然意识到不对劲。

“马钧。”

听见刘争的询问,马钧还以为刘争没有听清楚自己说的话,便再次沉下心来,冲着刘争回答了一句,这一次他没有结巴。

当刘争确定面前的这个年轻人便是马钧之后,整个人神色一沉,微微出现几分惊讶之色。

“原来面前这个人便是马钧!”

马钧是何人?

或许很多只关注三国演义,甚至是三国志正史的一些人,不太容易记住马钧这么一号人物。

可如果是翻看一些历史上的工匠记载方面的书,就能够记住古代十大发明家之一。

马钧就位列其中。

而且是一个名气比较大的。

他的发明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三国时期,一共就两个特别有名的发明家,除了发明了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的诸葛亮之外,也就是当属于魏国的给事中马钧了。

历史上的马钧不但是一个擅长改造其他用具的发明家,更是喜欢改良武器,诸葛连弩被发明出来之后,经过马钧的改良,发射数量再次提升数倍,威力之大,简直就是一个古代版的马克沁机枪。

历史上的马钧,除了改良诸葛连弩之外,他还改良过投石器,让现在的这种投石器,可以做到连发。

大大的增加投石器的作用,用于攻城战的话,有着极大的作用。

刘争之前就想要派遣人马去找这个叫做马钧的发明家,可是刘争并不清楚这马钧是什么年代的人,只知道他是三国时期的人。

而且这周边也没有马姓,姓马的大多都是在扶风马家。

说起来,这马钧和马超兄弟两同属扶风马家,只不过他们应该是远亲,并不是堂兄弟。

马超兄弟,还被刘争关押在建业呢。

现在马钧的出现,让刘争有了极大的惊喜。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刘争说起来,他要搞这个匠人的招贤大会,目的也是有想要招来一两个实力比较大强的发明家。

可没想到,还真的能够将马钧给招纳过来。

“马钧先生!有大才!”

“这织布机的改良,能够大大的增加我们的织布的效率,有马钧先生这样的人才加入,实乃寡人之荣幸啊!”

“元叹先生,今日起,便成立一个专门收纳匠人的匠作所,由马钧先生任主官,负责制作军械和改良百姓用具,俸禄与九卿同。”

马钧是什么人,刘争是清楚的很,既然马钧能够不远万里,从扶风一路跑到建业来。

刘争自然是不会让他给跑了的。

肯定是要留下马钧,将马钧给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下。

马钧一听刘争如此看重自己,当下也是心中惊喜,居然开口冲着刘争又多说了几句。

“陛下……陛下,对……对匠人如此喜欢,可……可知道,在……在这大汉帝国之中,还……还有许多,我……我这样的工匠?”

马钧一番话,令刘争一愣,倒是有一点没有明白马钧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像你这样的工匠还有很多?”

刘争疑惑的冲着马钧问了一句。

“嗯,还有很多。”

这一次马钧没有结巴,一口气说完。

“此话当真?”

刘争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让马钧也是知道自己应该说服刘争。

随即,马钧就改口了。

“陛下,可……可否听说过墨家?”

“墨家?”

刘争按照马钧的话,一下子就思索了起来。

墨家,对于现在的一些人来说,或许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可是对于刘争这样的现代人,确实多少还懂一些的。

毕竟九年义务教育上,多多少少的都会提及一些。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主要的阶段,叫做百家争鸣。

这个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华夏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俗称为三教九流。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

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到汉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