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空气里的布匹味道

襄阳府,自古以来这地方都是属于战略重镇,以往数千年来,世人提起襄阳府的时候,总是和战争离不开关系。

其高大厚实的城墙以及城墙外宽达两三百米的护城河,无一不在证明着这座城市的军事重要属性。

太过久远都不去说,且说几百年前宋蒙战争里,襄阳城就是成为了天下瞩目的城池。

当时南宋的存亡,可以说就寄托在襄阳城的得失上。

襄阳存,则南宋存。

襄阳亡,则南宋亡。

为了争夺这座足以在当地影响南宋存亡的战略城池,蒙元数十万大军围城六年之久,最终硬生生,一点一点的磨,硬是把襄阳城给攻破了。

不过这样的坚城想要守住,更重要的还是看人。

如果里头有一支武备先进,战斗意志不俗,同时又有着大量粮草弹药储备的军队驻防其中,哪怕敌人有十倍兵力优势,但是想要拿下襄阳城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其他的不说,仅仅是那道两三百米宽,几乎和大江河一样宽阔的护城河就不是一般军队能够跨越的。

然而,如果守城的军队不咋地,那么襄阳城里的高大厚实的城墙以及宽阔的护城河,依旧不能阻挡敌人快速攻占这座坚城。

某个时空里,张献忠随便耍了个计谋,就骗取了襄阳城的城门,进而以及其微弱的代价拿下了襄阳城。

整个过程,甚至都可以用兵不血刃来形容。

而到周军攻打襄阳城的时候,其实也没费多大的功夫,这倒不是说襄阳容易打,而是因为城内的守军自己打着打着,然后就跑了。

林士年当时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兵败身亡、兵败被斩首等结局,毅然选择了主动和郭东岩联络,以秘密让出襄阳城的方式,换取林士年带着主力南逃。

于是乎,周军费了好大功夫,死伤甚多都没能拿下来的襄阳城,让林士年直接‘送’给了周王朝。

而拿下襄阳城,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周王朝当时的局势。

拿下了襄阳城后,周王朝才有,也才有可能和后续那样,沿着汉水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的攻城掠地,乃至夺取了几乎整个楚北。

如果说当时林士年抵抗的决心更加坚决一些,那么局势可能大有不同。

当时的林士年顽抗的话,久了不敢说,但是继续守十天半个月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有这个时间,南阳府,荆州府乃至汉阳府甚至武昌等地的明军,就会源源不断的汇集到襄阳一带。

尤其是之前被抽调进入中原剿贼的数万郧阳、湖广明军,他们那个时候是能够回援襄阳的。

真让明军的大量兵力回援襄阳,到时候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呢。

毕竟周军虽然能打,但是当时兵力少啊。

说起来是枪炮犀利,但是火炮其实也没多少,当时攻打襄阳的时候,长管火炮也不过几十门而已,臼炮也只有那么一点。

以当时周军的装备水平以及兵力数量,明军真下了决定顽抗的话,周军还真不一定能拿下襄阳,更别说夺取整个楚北了。

极有可能长期围攻襄阳不下,又面临着敌军重兵杀到,到时候不得不退守郧阳呢。

到时候的周王朝,大概率也就被困死了。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林士年选择了自保,从而放弃了襄阳城,但是你也不能说他做错了,当初林士年放弃了襄阳城,对于明王朝而言,湖广完蛋了,赣北完蛋了,皖南完蛋了,现在连泛江南地区也完蛋了。

但是,人家林士年现在可是活着的好好的,不仅仅活的好好的,现在人家林士年已经是掌控了大片四川地区,依托着四川的人口和钱粮,正在大肆扩充其麾下的新标军呢。

毕竟周王朝去年到现在,一路攻城略地杀到了江南海边,人家林士年也没闲着啊,他也是攻城略地,现在已经是基本实际控制了四川,还把安如山的部队给赶到了陕西呢。

现在的林士年,就是正儿八经的四川王,只是还没有公开举旗,依旧以明臣自居而已。

这样的林士年,你要说他当初的选择是错的,人家能喷你一脸!

周王朝的崛起,林士年的崛起,明王朝在长江流域的彻底完蛋,这一切的源头很大程度上就是来源于当初的襄阳城的得失。

如此的襄阳,毫无疑问,其军事战略地位之重要,称得上是当代华夏第一城也不为过。

比什么金陵城,扬州之类的重要多了!

要不然,周王朝也不会在城内驻防重兵了,哪怕是现在周王朝已经夺取了南阳府,把战线推移到了南阳盆地北部,和中原平原接壤的地带了,并在上述地区和明军长期对峙。

但是襄阳城里依旧有周军重兵驻防!

长期部署有一个步兵团,两个守备团的,一个要塞重炮团,一个汉江舰队,一个海军陆战营。

而且城内的两个守备团也是周军里成立时间最早的两个守备团,分别是第一守备团,第二守备团,这两个守备团在过去的时间里逐步正规化。

装备逐步向正规军靠拢,而且士兵也是持续替换为自行招募的士兵。

这两个守备团,就和当初的第九守备团,第十守备团一样,是属于挂着守备团的名头,实际上已经慢慢演变为正规军。

他们和正规军队差别,也就是番号以及一身军服的差别而已。

因此,襄阳府城内的守军,严格上来说是拥有三个步兵团,一个重炮团,一支汉江舰队,一个海军陆战营的,总兵力达到一万五千余人。

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师的兵力了。

不过这襄阳城内的守军虽然兵力不少,也都是正规军居多,但是总体花销却不多。

一方面驻防这里的兵力基本不用上前线打仗,就连肃清武装抗税,剿匪,弹压造反之类的也没多少了,毕竟襄阳一带已经归属周王朝控制一两年了,该肃清,弹压的基本都已经是被肃清过,弹压过了,平日里基本没什么作战任务。

这没有作战任务,也就意味着不用额外的战费开支,只需要平日里的维持费用。

同时因为这些部队的目的性非常单一,那就是驻防襄阳,暂时对机动能力的要求不高,而周军的军费一向来紧缺,所以也就没有给这些部队配属大量的骡马。

而骡马这东西,那可真的是耗费军费的大头呢,一匹马的伙食费比得上四个士兵呢。

如果要想保证这一万几人的机动能力的话,所需要的骡马少说也得几千匹。

这骡马节省下来后,军费的开支也就降低了很大一块。

因此,襄阳城内的守军兵力不少,单纯防守作战的话,战斗力和寻常主力部队差不多,但是却缺乏快速机动能力。

同时也比较缺乏野战火炮。

野战火炮只有少量的两斤半野战炮,而该部的主要火炮,乃是城内部署的各类城防火炮。

包括城防重炮团里的那些重型火炮,主要是缴获自明军里的重型红夷火炮,然后还有一些缴获的佛郎机炮之类的驻防城池用的轻型火炮。

而这些火炮,都是固定部署,或者是人力就可以搬运,不需要什么骡马。

别看襄阳城内守军的兵力,和第一步兵师看上去差不多了,但是双方的机动能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防守作战的话可能差不多,但是野战能力差距就很大了。

这也是周军长期没有把这里的兵力调往郧阳或者南阳府的缘故。

襄阳府的军事重要性,都让周军在这里长期部署一万多人的正规军了,按照常规的想法去看的话,这地方应该就是一座军事堡垒,到处都是军营和军人。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襄阳府固然是周王朝在楚北,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里最为重要的战略重镇,但它同时也是周王朝里最主要,也是最大的纺织业基地。

得益于过去一年来周王朝在这一地区里长期实行的纺织业以工代赈政策,使得当地集中出现一批纺织工厂,并且还为当地培养出来了数以万计的纺织行业从业人员。

当了有这些基础后,自然也就吸引了大量传统的纺织业商人们到这里开办工厂,收购布匹,出售棉花等等,从而逐步建立起来了纺织业的一系列行业。

襄阳布的名头,开始逐渐在长江流域里响亮起来。

之前就算是在明王朝的控制区里,也是开始少量出现了襄阳布的身影。

而归根到底,则是因为襄阳府里的纺织产业,采用飞梭织布机,使得了襄阳府里的织工们的织布效率,提高了两倍以上。

同时纺纱机也有革新,更加新型的纺纱机生产效率更高。

这意味这,襄阳府里的的纺织产业,在同等工人数量的前提下,其产量是其他地方纺织业产量的两倍甚至更多。

这生产效率的提升,也意味这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襄阳布更加具有竞争力。

这一切,反过来又是吸引了更多的商人们聚集此地,从事纺织业相关产业。

陈霖,也是属于被吸引过来的商人之一!

他从金陵城出发,一路坐船先是到了汉阳,在那里他也看过了汉阳府那边的布匹市场,他发现汉阳那边的布匹的价格就非常低廉了,但是听闻襄阳府的布匹价格更便宜。

所以他以及坐船,一路从汉阳抵达了襄阳府!

而到了襄阳府的第一天里,他就是深切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不一样!

怎么说呢,他刚下船,就看见了一排排的马车满栽着布匹前往码头。

离开码头不远,看见的一条街道里,两侧一排排挂着各种纺织商行,布行,纺织公司或其他和纺织业相关行业的店铺。

这一眼看过去,各种纺织业相关的店铺,怕是有上百家之多。

这地方,空气里都充斥着布匹的味道!

【作者题外话】:今天回乡了,回来的晚,以至于更新晚了,抱歉!

另外,各位看完顺手投上银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