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周王朝西进攻打汉中府,或者北上攻打西安府,这意味着下一阶段的战略重心要杀入陕西。
但是陕西被贼军和官军双方祸害了这么多年再加上自然灾害,现在是赤地千里,饥民无数,这样的地方拿下来了非但不会给大周王朝增加什么助力,甚至都会给大周王朝带来更多的麻烦。
现在的明王朝在陕西遇上多大的麻烦,以后大周王朝杀进去了就会同样的大麻烦。
总之,现在陕西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一不小心陷进去对于刚崛起的,实力还弱小的大周王朝来说可就完蛋了。
因此,去陕西是不靠谱的。
东进河南继而杀入中原的话,这诱惑力自然是很大的,毕竟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现在东进中原风险太大。
如今大明王朝的大几万官军主力都在中原一带呢,这傻乎乎的跑过去找明军主力很容易撞出脑浆,同时中原地区乃是四战之地,这跑过去后对后续战略将会非常不利。
再说了,现在的中原的很多地区,尤其是河南,皖北一片也不咋地,自从流贼杀入了中原后,官军和流贼这中原各地是拉回拉锯,玩机动作战,他们双方交战的地区会变成什么样,你直接看之前的楚北郧阳府一带就知道了,同样是赤地千里,流民无数。
这地方,大周王朝的君臣们也不想去,至少暂时不想去。
因此对于大周王朝而言,可选项其实就只有两个。
要么是前往西南,杀入四川。
要么是继续南下,先控制郧阳巡抚治下的襄阳府、荆州、承天府等地,然后跨过长江继续南下夺取湖广南部诸多地方。
要么湖广,要么四川,这就是郭东岩他们所面临的选择了。
而经过了大周君臣的持续商量后,最后还是决定了南下。
理由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四川不好啃!
之前南下的流贼可是尝试过杀入四川的,结果呢,这刚进入四川就是被打的灰头土脸。
四川里的白杆兵等土司部队,其实不好惹,比寻常明军强多了。
而湖广地区可就没有太多强悍的敌军,南下作战的压力要更小一些。
此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相对比中原和北方等诸多地区被祸害的比较严重,自然灾害也比较严重,相对来说长江以南地区要好的多。
至少目前波及了长江以北诸多省份的流贼并没有进入长江以南区域,这没有战争的祸害,饶是这些地方也有一些自然灾害,但是总体情况却是依旧比较好的。
这意味着,大周王朝如果南下占据了湖广,以后如果有机会还能占据南直隶、两广等大片地区的话,可以获得一片没有遭过战争迫害,自然灾害也没有这么严重的区域,这样可以让大周王朝获得大量的人口以及物资。
进而彻底典型大周王朝的崛起根基。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大周王朝已经是把战略重心,放在了南下上。
同样的,战略重心南移,同时也没说要入川,也是直接导致了大周王朝对拿下竹溪并没有太过迫切的心理,抱着能打就打,实在打不了就算了的心态。
正月十六日,经过了一番准备后,王晰哲率领第四混成团开始对竹溪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
但是吧,这一次第四混成团并没有获得后方太多的资源,没有重炮,弹药也没有额外补充,同时第四混成团还需要防备四川方向的川兵,不可能抽调太多主力去攻打竹溪的。
因此这攻击力度其实并不算大!
但是即便如此,王晰哲率领第四混成团对竹溪发起新一轮的进攻,依旧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安如山坐镇竹溪,率领着四千多郧阳府勇军进行顽抗,同时也是不断的向汉中府、夔州府等周边州府紧急求援。
那个啥,虽然说第四混成团的进攻力度并不算大,但是这只是对于周军自身而言的。
作为敌人的明军,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却是极大的。
第四混成团进攻竹溪不过三天,就已经是连接拿下了安如山部署在县城外围地区的多个堡垒防线,安如山所部死伤数百之多,迫使安如山所部全面撤回县城固守。
这种情况下,安如山可不敢怠慢!
一边死守,一边紧急向周边求援!
汉中府那边接到安如山的求援后,并没有直接派兵去救援,也没这个胆子,毕竟白河上津一带还有一个贼军的第五混成团,他们要是敢把兵力抽调走增援竹溪方向,估计贼军就能沿着汉水直接西进杀到洵阳去了。
所以他们美曰其名,来了一个围魏救赵,从洵阳出兵做出攻打白河的姿态。
但是吧,现在的白河一带乃是第五混成团的大本营,在汉水两岸是构筑了严密的防线,还拥有大周王朝的海军的配合,这汉中府的明军要是能打过来,他们早就打过来了,也不至于等到现在啊。
所以这些人在已经升官为游击的王东义率领下,一步三回头,四五天过去了,这大军还在洵阳城边上呢。
距离洵阳城有多远呢?
五千米……
处于随时都能重新撤回洵阳城内的安全距离。
王东义可不傻,上头让他做出攻击白河的姿态,以缓解竹溪的压力,但是王东义觉得吧,既然是做出‘姿态’,那么就不是非要出兵啊,这随便摆个样子出来,然后让人宣扬我们即将东进白河就行了。
真要率军前往白河,估计还没到白河呢,就会遭遇贼军的主力部队了,到时候双方一场野外遭遇战下来,自己手底下的这几千人要是能扛得住才见鬼了。
所以,去白河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也就只能在洵阳城里喝喝酒泡泡花魁这样子……
汉中府那边有压力,而王东义又比较精明,所以这一方向的援兵是别指望了,也别指望他们真围魏救赵。
倒是夔州府那边比较老实,一听到安如山求援,就了两三千人来增援。
但是王晰哲等的就是这些援兵!
攻打竹溪,这其实并不重要,反正这地方只是偏僻山区里的小城而已,根本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也影响不了什么大局,如果是战略要地的话,早就被周军汇集主力拿下来了,那里能让安如山蹦跶到现在啊。
如今攻打竹溪,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围点打援!
这汉中府的援军没等到,但是等到了夔州府的援兵也不错。
于是乎,王晰哲一听到川兵过来了,随便让一个营在竹溪呆着,自己亲自率领两个营主力南下,直接在竹山县西部拦截住了这支两千多的川兵。
这两千多川兵连个枪炮都没有多少,虽然士卒们也算勇武,但是没有枪炮的他们野外遭遇了直接拖着两斤半火炮上战场的周军,其下场自然是可以预料的。
一场遭遇战下来,这两千多川兵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打的很顽强,甚至数次发起了冲锋反击。
但是这都是徒劳的!
在第四混成团诸多火炮打击之下,他们在冲过来之前阵型就已经散乱,然后又遭到了第四混成团掷弹兵的手榴弹投掷,再加上火枪兵的三十米齐射。
经过了这么一轮后,他们不可避免崩溃了!
实际上,但凡是有幸经过周军完整的这么一轮枪炮再加上手榴弹打击的敌军,全都是直接崩溃的,无一例外!
不管是之前的安如山的县勇,王东义的豫西剿匪营,又或者是卢象升的抚标,又或者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部队,全都是直接崩溃。
以至于让周军这边耗费巨资组建起来的大量重甲长矛手都没啥发挥的余地……
再加上大周王朝的火枪手,配属的火枪都是清一色加装了套筒刺刀的,玩了三十米齐射后就可以直接冲上去玩刺刀冲锋了,这进一步削弱了长矛手的战术作用。
现在周军内部,实际上已经是开始削减长矛兵的比例了,最开始的时候周军里的长矛手和火枪手的比例是一比一,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一比一点五了。
如果不是现在的十五毫米火绳枪产量还低了点,郭东岩他们甚至都要把长矛手和火枪手的比例做到一比二甚至四了。
这两千多依旧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川兵,在竹山西部遭到了第四混成团的拦截后,死伤数百后溃逃,直接一路往四川夔州跑回去了。
这郧阳府,他们一时半会估计是不想再过来了。
这些盘踞在郧阳府的伪周贼军太尼玛危险了,和他们之前预到过的那些流贼根本不一样。
川兵援兵被击溃了,接下来王晰哲又是跑到了竹溪,继续攻打竹溪。
连续多天作战下来,安如山所部死伤不少,而且外部援军一个个都尼玛不肯过来,尤其是王东义那王八蛋,现在升官为游击也是翘了起来,根本不搭理安如山的救援。
这种情况下,安如山很明白继续留在这里就是个死字,所以在竹溪顽抗了十多天后,安如山果断率军撤出了竹溪,一路逃亡汉中府驻防在兴安所。
至于说为啥安如山这个郧阳府知府率军驻扎在汉中府的兴安所妥不妥当,反正现在是没人觉得不妥当!
别说这个了,安如山为了养军,也是为了补充损失,他甚至让部下洗劫了平利、金州乃至兴安所等诸多地方,狠狠的回了一波血,要不然他手底下的三千大军早跑光了
现在不单单留下了这三千大军,而且顺带还招募了上千新兵!
整个过程里,汉中府知府以及其他当地官员屁都不敢放一个!
为啥?人家安如山可不是孤零零一个人,手底下现在依旧有四千大军呢
别说这些地方官员屁都没放一个了,就算是总督五省的洪承畴都是特地派人过来慰问安如山,这非但没有怪罪他丢掉了竹溪,也没有丝毫提及他放任将士劫掠当地,反而是一副老大哥的样子让他不要担心太多,好好练军备战,早日反攻郧阳云云。
而这一次的经历,也是让安如山彻底醒悟了:什么翰林院啊,什么朝堂争斗啊,那都是扯淡无比的东西,全都不靠谱!
只有手头上有兵有枪才是王道!
最近几年,不知道多少楚北地区的官员们因为丢失了辖区而被问罪下狱了。
但是他安如山呢,这丢的地方可多了去,战败次数也多了去,这要是换成了普通文官,哪怕是巡抚之流估计也得被问罪下狱了,嗯,之前的蒋允仪就是这样完蛋的。
但是现在安如山依旧活蹦乱跳的,而且还升官了呢。
现在的他可是郧阳府知府,虽然所有辖区都丢了个干净,但是他依旧是郧阳府知府。
他为什么能避免被问罪下狱?为什么能升官?
因为他有四千大军!
【作者题外话】:安如山:尔等有银票速速投上,否则的话,哼,不然本官就下令直接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