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鸿很有可能顺着河流流入了下去,被他人救了起来。所以这么长时间才没有音讯。”
原来如此,小姐想的似乎有些道理。
“那小姐是不是调查出下流那里有人居住的话,世子就有可能出现在那里?”
楚樱樱肯定的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如此。”
与此同时秦星剑也接到了消息,但这个消息乃是秦星剑的手下传来的。
上次秦星剑给祁鸿送去援兵,而这个手下就是当初的援兵的首领。
因此秦星剑才知道祁鸿生死不明的消息。
此时他竟然有些讶异,祁鸿的武功他也算是领教过了。
而这个西戎国君武功他也了解,当初西戎国君还是皇子的时候,秦星剑就与他交手过。
虽然当初两人交手不多,但西戎国君的优缺点和西戎士兵是一样的。
优点乃是他们体魄强劲,人高马大,力气也远高于北辰士兵。
而缺点便是不够灵活,不能长久的战斗。
只要与他们拖时间,时间越久他们的实力越弱。
因此,一开始不被他们干翻,那么时间越长,西戎胜利的可能性越少。
当初大皇子粮食不足,时间虽长,但也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自然是后劲不住,再说了大皇子的武功自然是不足以与西戎国君平起平坐。
而祁鸿却不一样,他武功高强,足以与西戎国君一决雌雄。
两人至少是平手,如何需要同归于尽?
而祁鸿已经度过了最难度过的半个月,为何会在此时出现问题呢?
当初国君给祁鸿派的士兵确实很少,但听闻宁王暗地里给了祁鸿三万。
再加上后来秦星剑增援的两万士兵,接近十万,祁鸿怎会没有一战之力。
西戎的兵力本就不如我北辰,之前与大皇子一战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兵力。
按理来说祁鸿这一战的胜率可以达到六成,不至于与西戎国君同归于尽。
况且国君并没有想过让他端了西戎,只需要他们交出青灵关而已。
想必这个西戎国君也没有那么愚蠢,命和青灵关孰轻孰重,他难道不清楚吗?
西戎国君根本没必要和祁鸿一同赴死。
除非,这是祁鸿想要的结果,但他不逼到绝境为何会做如此抉择?
“少陵,你倒说说宁王世子为何要与西戎国君同归于尽?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少陵就是秦星剑派遣援军的首领,此次的援军主要是由少陵负责。
“禀报将军,实乃无奈之举。”
秦星剑顿时感到疑惑,无奈之举?难道……
少陵知道将军疑惑的点在哪里,“将军,按理来说世子确实不用如此,但若是他不拿下西戎国君的话,别说拿回青灵关了,就连青龙关也得讲给西戎。”
什么?怎会到这里地步,看来祁鸿确实是被逼得。
“快说这是为何?”
少陵说起此事也是甚是难过,这祁鸿也算是除了秦星剑他最服气的将军。
能够心疼士兵的将军,自然是足以令人臣服的。
再加上武功高强,足智多谋,他如何不服呢?
“一开始我们世子凭借着手雷,给西戎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西戎更是不敢踏出青灵关半步。到后来西戎想要阻拦手雷的运输,公主和世子商议如何对付西戎。”
樱儿与祁鸿?他们之间互相通信……
少陵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跪了下来:“下官知错,下官不是故意的,还望将军见谅。”
少陵想抽自己的嘴巴,他这说的什么话,是在挑拨将军与公主的关系吗?
如果不是公主没日没夜的做手雷的话,他们这些士兵如何能够活下来?
秦星剑没有说原谅他的话,冷冷的道:“继续说!”
少陵咽了咽口水,“公主想出的办法极好,西戎从未得手过,因此我们一直占据着上风。”
秦星剑这就想不明白了,既然如此,那为何还到此地步?
“后来呢?”
少陵咬咬牙,继续说道:“士兵们过于依赖手雷,导致了手雷一消失我们就打不过西戎,西戎好像也掌握了这个规律,混入我们中的奸细一次次的暗暗提醒西戎。导致我们后期节节败退。”
这手雷看来帮了北辰,也害了北辰。
但若不是手雷的话,祁鸿他们很难撑过半个月。
“即使如此,前期借助这手雷,西戎不是已经失去了很多的兵力了吗?即使没有手雷,你们应该也有一战之力。”
少陵自然是知道的,但谁知道西戎国君心思隐藏的如此之深呢?
“如将军所说,我们当时的兵力乃是西戎的两倍之多,人数上占了上风。即使是西戎士兵能够以一敌二,那我们也能够赢得战斗。但,西戎国君留有一手。”
原来如此,西戎国君是隐藏了一部分的兵力,好让祁鸿放下戒心。
最后拼死一战的时候,西戎的兵力与祁鸿手里的兵力差不多的时候,西戎必定是能胜利的。
猝不及防之间,一剑封喉。
好一个西戎的国君,不得不说几代西戎之中,属这位凛晓最为阴险。
怪不得能够昭告天下,乃是他为了国君之位弑父弑君。
要知道古代乃是重孝,何人敢昭告天下,自己是不孝不仁之人。
“怪不得,宁王世子会选择与西戎国君拼死一搏,也算是走投无路的地步了。”
秦星剑不经问自己,若是让他选的话,他会选择什么?
他想,估计是和祁鸿的选择是一样的。
虽然祁鸿一开始是为了楚樱樱,但既然站上了战场,自然是以国家利益为先。
青龙关若是再落入西戎的手,那么百姓该如何,国君该如何呢?
秦星剑不是不知道祁鸿与宁王打着什么算盘,但即使要篡位。
是不是也得衡量一下这个位子值不值得?
少陵点了点,“确实,当时北辰确实走投无路,能与西戎国君同归于尽,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西戎随后收了兵,西戎新的国君归还了青灵关与北辰求和。
北辰国君自然乐得轻松,接受了他的求和。
秦星剑想这西戎新的国君果然比不上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