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回忆录纷争(一)

林重不在京城期间,京师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袁世凯回忆录》的出版,引起了一番矛盾纷争。

老袁终于写完了回忆录,又修改了两遍,决定送去出版,在活着时候看到它流传于世。

他找徐世昌做序,徐世昌笑道,“项城,这个序言该当由总统来写。”

袁世凯摇摇头,道,“还是你来写,尽快出版。”

徐世昌听他这么说,简单翻了翻书稿,前期重点讲述了袁世凯在朝鲜期间的政绩,之后写甲午战争,在李中堂的奋力斡旋和无奈、北洋势力为国尽忠等方面,都进行了重点着墨。

当然强调了老袁在战争中主导后勤、不绝粮道的功绩。徐世昌感觉,要是不细看,还以为甲午战争打胜了呢。

然后是小站练兵的成果、山东巡抚期间的政绩,重点强调了八国联军入侵时、老袁在‘东南互保’中起的关键作用。

之后是任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期间的各项重大举措,这些都没什么问题。

徐世昌翻到忠义军入关后,果然,历史被袁世凯用春秋笔法篡改了。

忠义军与北洋军交战,北洋军战败被包围这件事,老袁的写法是,北洋军不愿内战、不愿内耗国力,因而保持中立,居中斡旋。

清室退位这件事,本来是忠义军兵临城下、做出屠满威胁后,清室不得不退位的,被老袁写成他苦劝朝廷的结果。

忠义军入城、向列强示威,老袁把北洋军也写了进去。

查抄满人财产,林重主动交给国库这件事,老袁写成了他苦劝林重以国家为重,然后忠义军方面才交出来的。

老袁隐藏上千兵丁、入京兵变的事情,一句没提,之后老袁当总统一年多的政绩,被他大书特书,诸如此类。总之,一个历史伟人的形象,无比生动地跃然于纸上。

徐世昌看后摇摇头,道,“项城,你如此写恐怕不妥,总统不会同意的。”

“只要书印出来,流传出去,他也只能捏鼻子认了,所以我要在他离京期间出版。”袁世凯道。

徐世昌叹道,“项城,这可不是捏鼻子认不认的事情,这涉及到历史功绩,你抹杀忠义军的成就,就是总统不追究,忠义军大把的人在呢?”

“那些粗人不会看的。”老袁认准了。

徐世昌摇摇头,“项城,这个序我不方便写,恐怕也没人敢给你写。”

袁世凯想了想,表示理解,点点头道,“那我就自序!”

徐世昌再劝,但老袁认准林重不得不捏鼻子认了,执意要出版,徐世昌劝不动,摇摇头,暗想,这位老兄太固执,过于注重虚名了。

“菊人,你可不能说出去。”袁世凯交待道。

徐世昌苦笑道,“我不写,也不会说,但我劝你再仔细考虑一下。”

袁世凯本来还想找唐绍仪,但一想他们都要与林重相处,别为难他们了,他早已准备了自序,当即让李云虎联系北京书局。

北京书局是民营生意,老板唐强听了此事,赶紧带着编辑拜访袁府,老袁表示,自费出版五万册,费用多付一成,只要求快快出书。

这好事当然没问题,唐强表示,编辑校稿别字误字后,八天就会印出来,老袁听了很高兴。

编辑是位叫赵伦的中年人,当即坐袁府书房校稿。看了前边自吹自唱的章节段落,看的他直皱眉,看到甲午战争的描写,便心里老大不赞同。

一直看到最后,修改了五处笔误、别字,然后赵伦对袁世凯道,“袁公,没问题了,我把书稿带走,六天后给您送样书来。”

“好好好。”老袁见他看的认真,还发现了几处错别字,很高兴就答应了。

赵伦带着书稿,离开袁府,当即奔《制言》杂志社去了,《制言》杂志总编刘觉民是国会议员,也是他的朋友,赵伦找到他,将书稿递给他。

刘觉民简单看了书稿后,对赵伦道,“玉衡兄,你想怎么做?”

“袁某人自吹自擂,粉饰甲午战争中北洋的功劳,这种书怎么能出?”赵伦气愤道,他是个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老袁这种政客顶看不顺眼。

刘觉民点点头,他刚才只是简单翻了翻,就看到了几处宣扬北洋军、暗暗贬抑忠义军的段落。政府实行言论自由,并不管束书籍出版,对报纸言论都放的很开,骂总统都无罪嘛。

“我们去找忠义军方面的人,他们肯定会管的。”刘觉民道,“就去找内务总长贺刚,对,就找他。”

说完,二人就去警察厅,刘觉民与贺刚熟悉,见到后,将书稿的事情大概说了,给他指出几处不妥的地方。

贺刚看了,又翻看了几个关键时间点的事件描写,当即道,“谢谢两位老兄,袁公这么写书的确不妥,二位先把书稿放下,由我来跟进。”

刘觉民与赵伦同意,贺刚送他们出去,再次致谢。

贺刚想了想,毕竟是总统的岳父,他沉吟一下,去国防军司令部找刘老疤说了此事。

有些事,刘老疤不是很清楚,因为忠义军入关后,他一直镇守东北。问贺刚,贺刚可是跟着部队入关的,之后担任北京警备司令,后转为内务总长。

贺刚将书中的问题一一指出,刘老疤当即就火了,一拍桌子,怒道,“他在朝鲜如何如何,我们管不着,但他贬低忠义军,抬高他自己肯定不行!”

他气呼呼想了想,吩咐道,“袁世凯家里应该还有底稿,你带兵去,都抄出来烧掉!”

贺刚笑道,“老疤哥,还须顾及总统夫人的颜面,怎能直接去抄家呢?”

哦,也是,刘老疤点点头,笑道,“还是你心细。”然后二人乘车去找袁璇祯。

与此同时,徐世昌也来到了袁府。徐世昌细想一下,觉得非常不妥,现在国内政局稳定,是难得的大好局面。

老袁的书一出版,当即会惹火忠义军那些人,不仅会造成国防军内两系的对立争吵,部队不稳,更会使政局动荡起来,这可不是小事,自己怎这么马虎大意?

想到此,他电话都没打,立即驱车赶到袁府,说出了内心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