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的前一个月,宁卫华和林淑兰的神经越发紧绷起来,见天变着花样给福宝做好吃的东西,晚上还要准备一顿宵夜。
福宝原本尖了一点的下巴又变圆了。
两口子在家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了,生怕影响自家闺女复习功课。
福宝本来没觉得有啥,但是爸妈小心翼翼的态度,反而让她有些紧张了。
高中课本她已经学的滚瓜烂熟了,为了不让这对爹妈失望,她又默默地拿出课本复习。
福宝参加高考的两天时间里。
两口子也不上班了,每天陪着她去考试,和其他家长一起等在校门口,眼巴巴的等着自家闺女出来。
最后一场考完,福宝交完试卷觉得全身都轻松了,高兴的走出考场。
两口子迎上来,也没有问她考得咋样,直接带她回家休息。
本来想吹嘘一下自己考得多好的福宝:“”
回到家,福宝直接趴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这段时间,她真是累坏了。
一觉醒来,爸妈都不在家,桌子上留了张小纸条,两口子说是出去看电影了,锅里有留饭菜,让她自己吃。
这对现实的爹妈!
高考前她是宝,天天嘘寒问暖,围着她打转,高考后她就是草了,说丢下就丢下。
福宝气呼呼的跑去锅里盛饭吃。
等待高考结果的日子对其他人来说是煎熬的,但是福宝一点也没放在心上,每天吹着电风扇,钻进系统图书馆里看书做实验,日子过得很充实。
她还给自家老爸的制药厂研究出来了两种药,一种是泻药,另一种是风湿贴膏,同样的良心价格,一上市就引起了哄抢。
现在的人,肚子里的油水还是太少了,经常便秘,前些日子回村,福宝听说爷奶便秘了,回来就研制了泻药。
乡下的农民一辈子下地干活,很多人年纪大了,容易得各种关节病,宁奶奶那么要强的人,也会被关节疼痛折腾的哼哼,福宝看了心生不忍,立马研制出来了风湿贴膏。
没想到这两种药非常受欢迎,宁卫华一连生产了三批都不够卖,还有外省的医院过来抢购,他只能继续扩大生产。
当初的小作坊福宝制药厂已经是有几千人的大厂了,厂房也扩建了好几倍,很多人都说宁卫华有远见,当初把厂子附近的一大片地全买下来了。
这一年,明江市的地价一涨再涨,宁卫华买的地升值了十倍不止。
他还学着人家国营厂子建工人住房,不过这个房子只是借给工人住,一旦工人离职,就要退还给厂里。
福宝制药厂的招工十分严格,不仅要笔试,还要面试,但是工资和福利比国营厂子还要好。
桂花村很多人家本想靠着同村的情分安排自家孩子进厂,结果被宁卫华怼了回去,一切按照规矩来,我自家兄弟都没有特殊优待,你凭啥啊。
宁卫华还特别喜欢买房子,福宝都不知道自家有多少套房子了。
不过他们住的还是当初那套小院里带着桂花树的房子,毕竟这里是学区房,离一中近,方便福宝上学。
天黑的时候,两口子手挽着手,一脸高兴的从外面回来。
“她爸,今天的电影太好看了。”
“你喜欢就好,咱明天再去。”
两人转头就看到自家闺女坐在木质沙发上,气呼呼的看着他们。
林淑兰笑着道:“福宝,你起来了?”
福宝一脸控诉道:“爸,妈,你们出去玩的时候,有想过家里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吗?”
林淑兰疑惑道:“不是给你留饭菜了,还有你最喜欢的红烧肉呢,难道你没看到纸条。”
宁卫华嗤笑道:“好大的孩子,都是十四岁的小宝宝了。”
说着,还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给她灌起心灵鸡汤,“福宝,你该学着自立自强了,别啥都依赖爹妈,我们不能陪你一辈子。”
福宝被自家老爹气得牙痒。
哼了一声,起身回房间睡觉,不理会这对没良心的爹妈了。
这天,明江一中,校长办公室。
钱校长正在忙工作,突然电话响起来,他头也不抬,拿起电话接听,“喂,请问哪位?”
“老钱,恭喜你啊!”
听到这个声音是教育局的李主任,钱校长愣了下,随即想到了什么,赶紧道:“李主任,有什么事吗?”
那头的李主任笑着道:“你们学校的学生获得了淮北省的省状元。”
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真的来了,钱校长还是激动的回不过神,确认道:“是哪位同学?”
“那位发明了不少好药的宁步繁同学,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不,少女,哈哈!”
两人寒暄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钱校长和黄老师急匆匆的来到福宝家里,正好一家三口在吃晚饭。
钱校长还没来得及开口,黄老师先一步说出好消息,告诉他们,福宝考了淮北省的省状元,分数接近满分,作扣了两分,英语作扣了一分。
两口子惊呆了。
饭都顾不上吃了,一个劲的问东问西。
虽然福宝平时的成绩也很好,但这是高考啊,总归有点不一样的,他们还担心闺女没发挥好,都没敢多问,没想到闺女考得比平时还好。
福宝面上装得淡定,但是微微上扬的嘴角泄露了她的好心情。
两口子非要拉着两位老师留下来一起吃饭。
钱校长和黄老师不肯多待,通知福宝明天回学校参加表彰大会就赶紧跑了。
宁步繁同学的家长实在太热情了,他们有些招架不住。
这次表彰大会的规模并不算大,主要是明江一中的毕业班学生,以及下一届参加高考的学生,还有几个明江日报的记者。
两口子最喜欢出风头,都不去上班了,非要跟着福宝一起去参加表彰大会,一家三口换上新衣服和新鞋子,美美的出发了。
福宝站在演讲台上,说了一堆鼓励人心的话,说得底下的学生斗志昂扬,士气大盛。
钱校长在下面看得十分满意。
明江日报来的几位记者也算是老熟人了,随便问了几个问题,再给他们一家三口拍了几张合照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