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萧旱国篇(一)

碧红拉着我的手松下了。继而下了一节楼梯,背对我蹲下,与我道:“小姐,我来吧。”

我能感受到后背冷冷的光线,为了彻底打消某人的念头,我便爬上了碧红的背,与她道:“辛苦了。如若累了,就放我下来。”

碧红点头应下,转身背我继续前行。

宫老幺的眼神能喷出火来,我装没看见。他气的一转头,便两步并作一步快速上了楼梯,很快与前人一样消失在了拐角。

碧红道:“小姐,瑄小王子,怕是对小姐……”

我就说过这丫头通透,确实没看走眼。良久,我对她道:“莫要告知长王子。”

碧红一愣,脚下步子也停了下来。但很快,她继续上前,点头。

虽已黄昏,但天色未黑,碧红背我爬到顶端,左转后,我直接从背上溜了下去。

这是哪位神仙设计的路!你怎么不建到天上去!映入眼帘的是比刚才还要长的石梯,遥遥而望,只能望见被薄雾笼罩着尽头,瞧不出还有多少路,而路上已没了他人。那宫老幺竟真的抛下我们走了。

碧红看我,又背对我蹲下了身子:“上来,小姐。”

我摇头,道:“不可。你太累了。”

碧红笑道:“奴婢不累。”

我坚决不再上她的背,而是叹气道:“我们不去了吧。”

“不可。”碧红道:“小姐有所不知,这七夕的飞灯非放不可,可以祈求上天让小姐一世安稳,也可让上天赐小姐良缘红尘。自然,小姐已有了长王子,便可祈夫妻和睦幸福美满,这可是一年一度的最佳放灯日,小姐莫要任性。”

可是这些,我都不想要啊。而且,哪里来的什么上天。

刚这般想,结果一道莫名其妙的闪电劈了下来,劈坏了山下的一棵大乔木,马儿顿时嘶鸣一声。

我瞧了瞧碧红,有点儿心虚。我道:“这儿灵吗?”

碧红半响没反应过来我是何意,道:“小姐是问?”

“这儿……”我瞧了瞧四周,吸了吸鼻子,低声道,“这儿许愿灵吗?”

“那是自然。”一说起此事,碧红很是傲娇,“小姐有所不知,长王子年幼时来放灯,便每每都来此地,想长王子每年灯盏祈福都是:吾虔驰骋沙场。后来,长王子刚至舞勺之年,便率三万将士不废一人破那萧旱国三座城池,可谓是千古奇闻。小姐且说,这里灵不灵?”

我挑眉观她,眉飞色舞,很是自豪。便道:“他所写什么,你又怎知?”

碧红一愣,皆又两颊飘红,而又一片娇羞弥漫,良久,她道:“不瞒小姐,那时碧红便是长王子的贴身婢女,长王子去哪儿,碧红便去哪儿。”

她瞧着也就才十五六岁,我自是惊讶,问她:“你今年多大?”

碧红眉目间娇嫩未去,回道:“还有两年,便至桃李。”

桃李?桃李年华,也就是20岁。那她现在?18?仄仄,怪不得发育比小桃子看着丰满些,原是女子最好的时候。

看这丫头的微表情,怕是心中也是喜欢这宫琛的。以前不知,现如今才知晓他们还有这层关系。

见我许久不再说话,碧红道:“小姐莫要误会,奴婢在长王子身边也就几年光景……”

我摆手,叫她莫要解释,与她道:“你家长王子是神仙一般的人儿,谁人见了不欢喜?你可莫要说违心话,你家小姐不是那般不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后来你为何去了调坊?”

碧红见我说的通透,自知无法掩饰,便道:“小姐放心,碧红打小便知道自己的身份,断不会成为小姐与长王子之间的阻碍。”

我问的不是这事儿,而且我也不关心。

我又问了一遍:“你为何后来去了调坊?”

碧红的眼中像是有泪雾飘过,她咬着下唇许久,欲言又止,似乎在犹豫该不该讲。最终,在我的注视下,她还是开了口。

“这事要从七年前说起……”

众人皆知,无垠王朝宫王府的琛长王子白衣琅琅,儒雅谦逊。为世家子弟楷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是大天朝的传说。

那年,萧旱国霍乱天朝边境,天朝已连丢两座小城。萧旱民风彪悍,占城为寇、烧杀掠夺,两座城池虽小,但却入住着不少天朝子民,皆被其屠尽杀绝,连小儿都不曾放过。每日都有八百里急报连连上至乾溏殿。宫王爷身染重疾无法护境,宫琛愤愤不平,每日代父上朝都心怀悲愤,于是一日终是主动请缨,愿代父领兵欲讨伐萧旱国。皇帝膝下无子,又最欢喜这琛长王子。战场刀枪无眼,他怕宫琛年幼又从未上过战场,恐遭不测,更何况还要统领将军一职,率领三军。

便当文武百官之面,呵斥宫琛:“这战事吃紧,关系体大,岂是尔等小儿可以胜任的。”

本想着他会知难而退,但他却在众位大臣面前立下军令状:“吾系无垠天朝子民,自当为国献力。今日当着众位文武百官,立誓:如若赶不走萧旱敌寇,必将提头来见!誓死不归!”

那是何等的豪言壮志,百官哗然,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当下便有人附和:“既如此,请皇帝陛下恩准,准许臣下一同前往,臣下愿追随琛长王子一同驰骋沙场!“

这人便是后来的天朝卫将军允冕。

那次战役宫琛与允冕,还有两位宫王爷的老副将,一同前往西面,途经青城才知,第三座城池失手,一样屠杀殆尽。如今紧挨的新城也快失手,驻城大军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宫琛从小便心思纯正,被宫王爷的宫家军唯一一条军心耳目熏染:“天朝子民皆是他们守护之人,为子民而生,必为子民而死。”

这是何等的意念。

得此消息后,宫琛一刻便都等不及了。最快去往新城的路,是条水路。大军无法度过,如若人数少些,还有船只尚且可以供应,于是他携带一名父亲的老将,丢下大军,二人只带了二十名将士,欲先行前往新城。让允冕与另一位老副将,带着大军、粮草不眠不休走山路快行。

他算好了时辰,走这条水路,他二人与这二十名战士定可在明日到达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