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没有人肯走?怎么会这样?”刘秀听了邓禹的报告有些意外,他没有想到,诏命下了大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大臣提议要走。士兵倒是遣散了不少,毕竟符合条件的人有很多。
刘秀是个眼明心亮的人,他不相信所有人都这么忠心不二。朝中这么多大臣,有不少是和他刘秀政见不合的,他们应该巴不得离开才是,如今见了这道圣命,却仍然不行动,只能说是他们心里有顾虑,不敢走。
“朕为布衣时,尚可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得豪杰之心。如今身为天子,下了明旨,竟还是不能取信于人。难道在他们眼中,朕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刘秀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没有因为众人不肯离开他而欣喜,反而有些生气。
邓禹道:“陛下不是小人,而是真正的君子,是那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罢了。”
“如今该如何?难道要朕当众立誓么?”刘秀有些无奈,“朕不是不敢立誓,而是觉得太荒唐太可笑了,要是传扬出去,岂不是一场笑话?”
邓禹想了想说道:“陛下不必如此,以臣之见,此事也好办,只是不知陛下肯不肯。。。陛下莫不如先放一个人走。”
“谁?”
“不其侯伏湛。”
伏湛一直被关押在军中,刘秀并没有处置他。邓禹的意思是拿他来做个样板,让大家放心离去。
大家都知道伏湛的两个儿子叛逃,他本人更是当面顶撞皇帝,狠狠地开罪了刘秀,如果他都能安全脱身,别人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是要借鉴刘邦封雍齿的典故了。
当年刘邦定天下后,对功臣论功行赏,这个要仔细评定每个人的军功,过程比较漫长。刘邦陆续封赏了二十几人,其他人的功劳还在评定之中。这时群臣争论不休,人心惶惶,担心不能得到封赏。
刘邦在洛阳南宫,见到诸将总是坐在沙地上争论,就问张良:“他们在谈什么?”张良道:“他们在谋反。”刘邦吓了一跳,说道:“天下刚定,他们何故谋反?”
张良回答:“他们担心不能得到陛下的封赏,又怕因为曾经的过失被陛下诛杀,所以聚到一处谋反。”
刘邦当然急了,便向张良问策,张良出了个主意,让刘邦先封赏一个平时最痛恨的人,以安定诸将之心。刘邦想了想道:“那就是雍齿了,他数次让我受窘受辱,我很想杀了他,我们的恩怨所有人都知道。”
张良觉得这人合适,刘邦便封雍齿为什方侯。群臣听说之后都放了心,再也不聚在一处议论了,“连雍齿都被封侯,我们当然也会得到封赏,再不用担心了!”
这是刘邦的博大胸襟,也是他的帝王之术,这两点刘秀也具备。
听了邓禹的建议,刘秀站起身来,说道:“就依仲华,赦免伏湛,让他走!”
南皮城的由来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齐桓公帮助燕国打击山戎,行军到这个地方,在此交易皮革,制造皮革用品,故此称之为皮城。
南皮位于燕齐边境,边境之城都比较重视城防,因此南皮的城池比较完固。南皮皮革业兴旺,贸易发达,人口不断增长,在春秋时就是一个大县,到汉朝时也是可与渤海郡治浮阳相媲美的大城。
刘秀将大队人马带入南皮城中,却以精兵陈于城外。
从南皮城的城头望出去,只见城墙之下是密密麻麻的军帐,帐外向南方向筑着栅垒,架着强弩,有士兵日夜守卫。
那里驻扎的是原本守护邯郸未央宫的南军精锐。这是刘秀的亲兵,将士多是朝中大臣的子弟,还有各军中选拔出来的精锐,这支军队完全忠实于刘秀。
在整编全军的紧要关头,刘秀需要一支可以信任的部队保障安全,避免被耿弇趁机偷袭,南军担当起了这个重担。
在南皮城以南十余里之外,可以隐隐看见敌军的大营,耿弇只是扎营在南皮城外盯着,并没有攻城的打算。攻城只会徒增伤亡,太不划算,他要就近守着,等着刘秀大军崩溃,找机会发起致命一击。
后晌时,大臣们奉了皇帝旨意,聚集于城头之上,谁也不知道皇帝让他们上城做什么。难不成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守城么?
对于让朝臣自择去留的诏命,没有人当真,或者说没人敢当真,虽然普通士兵一队队地被遣散,但是作为关东精英的代表,士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心思都深着。这些朝廷大员们不认为皇帝会如此大度,任他们自由来去。
其实刘秀的大度有口皆碑,他的招降战术屡次成功,正是仰仗了大度的声名。他可以原谅任何敌人,甚至是他的仇人,只要招降他们于国家有利,刘秀都毫不犹豫地接纳他们,并给与他们应有的待遇,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事后也从来不翻旧账。
但是刘秀也是公认的锱铢必较、绝不饶恕,那就是面对背叛的时候。刘秀对背叛几乎是零容忍,他可以饶恕敌人,可是绝不饶恕背叛他的朋友,比如李轶,比如彭宠,比如刘扬,比如邓奉,比如邓晨,对付背叛者,刘秀完全失去了他的大度,而是变得十分计较,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朝臣们都摸清了皇帝的路子,谁还敢轻易选择离开?离开就是背叛,按照刘秀的老规矩,背叛者是绝不会有好下场的。
因此,所谓自择去留的诏书,已经被这些人精当作是清除异已的诱饵,大臣们相信,只要他们之中有人敢离开这座城,必定会在某个地方受到秘密处置。
众人在城头站着,没有人说话,各怀着心事,都在等着皇帝出招。
这时,有宦官来传皇帝的圣命:赦免伏湛,即刻送其出城。
这道命令像石子投到水里一样,激起了一阵波澜,原本静默肃立的人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伏湛得罪刘秀,众人皆知,按理说他早该死了,可是皇帝留着不杀,所有人都以为刘秀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处死他,以达到震慑众人的效果。
万万没想到,刘秀会在这个时候宣布赦免伏湛,并要当众送他出城。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在城外杀死他吗?
让朝臣们聚集在城头,是要围观对于伏湛的处置吗?
先赦再杀,是对于伏湛的戏弄和污辱吗?还是刘秀要借此观察众人的态度,以分辨忠奸吗?
没有人能猜得透皇帝的意思,他们只能拭目以待,看刘秀一个人怎么把这场戏唱下去。
这时城门缓缓地打开,一辆马车从城门里出来,一个老者峨冠博带端坐车上,等到出了城池,老者忽然示意停车,他从车上下来,转过头来向着城头张望。
这时城头上的众人已看清,此人正是不其侯伏湛。
伏湛拂了拂袖子,正了正衣冠,端端正正地拜倒在地,向着南皮城行了臣子面对君主的大礼,随后他站起身,重新坐上车子。车夫扬起鞭子,赶着车子向南奔去。
城头上的众人眼看着那辆马车穿过城外的南军营地,士兵们就好像没看到一般,理也不理。随着马车越走越远,在空旷的原野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背影,众人还在城头伸颈张望,好似在期待着什么意外之事发生。
仿佛老天要满足大家的期望,忽然自南方来了一队骑兵,只有二三十个人左右,慢慢地接近了伏湛的马车。
从这些人打着的旗子可以看出是敌军,而他们在迎上伏湛之后,稍作停留,便从左右护着车子,将其一直护送到远处的耿弇营中。
伏湛就这么稳稳地出了城,安全到了敌军大营,皇帝竟然真的将他放了!
城头诸人都有些傻了,这么说来,这个诏命是。。。真的?他们真能决定自己的去留?
皇帝真的大度到这种程度,可以容忍这么多人公开地背叛他?
众人还在疑惑之际,忽然有人高喊道:“臣愿还乡,请陛下恩准!”
这是在太常任职的一位博士祭酒,家在魏郡,孤身随军北上,他已与家人分离,本以为此生再也不能还乡,没想到竟然有这个机会。所以他一见伏湛真的走了,立即跳出来表示要还乡。
有宦官答道:“陛下早有诏命,去留随意,你愿还乡,直接出城便是。”
于是那位博士祭酒便走出了城门,像伏湛一样,离城向南,越走越远,直至被对面敌军迎入大营。
有了先行者,其他人就没了什么顾虑,大臣们纷纷自南皮城中出走,甚至军中将领也有离开的。年轻位卑的靠着两条腿走出去,年老位尊的甚至有代步的马匹。他们大部分被耿弇派人接了去,还有一部分出城直接走掉,根本没理耿弇的茬。
过了两天之后,刘秀将整个队伍整编完毕,大臣们走掉一半,士兵们走掉在大半,十几万人还剩下六万人。
只是这六万人再不是两天前各怀心思的六万人,而是对刘秀忠心耿耿的,没有异心的坚强部队,是他多年苦心培养的精锐中的精锐。
一下子甩掉了七八万人,刘秀并没有实力受损的不安,相反却觉得有些轻松,流言终于止住了,军中一切都很平静,他可以心无旁鹜地率军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