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傻子配傻子

间隙。

另一头走廊末尾办公室门打开,叫阿萧的工作人员先一步出现,后面紧跟着露出一个头。

有些年龄的中年男人,隔得远远的朝他们这个方向快速瞟了一眼,她怀疑对方可能根本没看清,就又把头缩了回去。

随后两人一里一外隔着距离说了些什么,阿萧就从走廊尽头过来,重新回到工位。

刷啦一下拉开胸前的抽屉,平静地从里面抽出一张4A大小的奖状。

开始书写。

桑佳树来不及收住眼睛里的好奇,痴楞楞望着铁栏里。

看花纹颜色,真的是奖状!

最上方各三杆红旗斜着往两侧,正中间衔接处是一个闪着金光线的红色五星,下方边角各一把金灿灿麦穗,然后是几个标志性城市轮廓线。

纸张中间写着加黑粗体——结婚证,两边都写有“毛主席语录”。

居然是这样的啊?

当桑佳树捧着轻飘飘“硕大”一张结婚证在梅珍祝福词中前往户籍科,脑子里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对了,梅珍就是结婚办事处女孩,名字是她看到桑佳树的后,礼尚往来一定要告诉她的。

再说回来这张结婚证,不易保存易回潮受损,长霉稍不注意就被撕坏,能存放多久?

虽然有些预感,但说不定就要拍照呐。

那可是要用几十年的照片,为了美观桑佳树头晚特意将又密又多的头发编成四根股。

睡一晚,早上起床散开后就是一头自然卷发。

她又从头顶就开始往下一点点各编了双股蓬松麻花辫,头发本就黑亮浓密不见发缝,这样一弄,蓬松的两根花辫子看起来更加美丽吸睛。

聊天时,梅珍频频望去,终于忍不住好奇这是怎么弄的。

可惜,可惜。

等谈清许赚钱了,她一定要买个相机!

户籍科办事效率远低于结婚办事处,即便等候的人没几个。

他们前面排着两人,一个人进去十几分钟没出来,千等万等,终于等到“桑佳树”“谈清许”这两个名字被划到一个崭新户口上。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跨越血缘,成为彼此合法且最亲近的家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法律将捍卫他们的共同权益,至死不休。

简单吃过午饭,店长拍胸脯认为新婚酒席置办什么东西,他最熟,拉上谈清许风风火火出门,干劲十足。

书店也关了,因为早请过假,已经有人来店里看店,以及明天一整天。

看来老店长是准备不醉不归了。

很快到了三人回平水村的时间。

此时,虽不是正午太阳最毒辣,在底下晒久了人也遭罪。

谈清许带回来的驴车就被装上了简易布棚,四根竹竿上面支撑一块黑布。

桑佳树不得不再一次为他的周到细心所折服。

爬上车。

最里面放着布料被子木桶等生活用具,应该是新添置的。

不是一股脑塞进桶里,就是被一张旧布裹着放在一旁。

桑佳树还闻到芝麻酥饼香各种杂七杂八香味,便猜到另一个鼓鼓囊囊的包里都是零嘴。

谈清许手快在给她一根开始滴水的老冰棍后,又推过去一个四四方方软垫,上面放了一本摊开的书,能有效隔热。

桑佳树下意识一口含住冰棍下方化开的冰冰凉凉的甜水,丝丝沁凉,舒缓燥热。看着对方继续搬东西的背影,满眼不可置信。

依稀记得昨天他还捧着这本书看得十分投入吧?

等驴车行至半路,桑佳树停下手扇,昏昏欲睡中眼皮半拉眼珠子四下寻找,对方又沉默着打开脚边她一直猜不出装了什么都木箱子。

先看最外层小棉毯子,打开木箱子,里面四周同样一个更小的软厚毯子,在毯子与木格之间,漏出一些银色边角,微微反光。

最中间才是一壶军绿色水壶。

谈清许拧开盖子后,给她。

桑佳树放下扇子,接手瞬间便感受到一丝冰凉和湿润。

她惊讶地低头看,受高热气温影响,壶身上开始结出细密水珠。

她对着嘴巴,迟疑着仰头。

冰冰凉凉,参杂少数冰块,是老冰棍的味道,但味道不浓。

桑佳树含着冰又低头,这次目光落在两指宽瓶口上,而刚才谈清许给她的冰棍是三指半宽左右,要想在冰冻的情况下把老冰棍放进去,不可能。

还要长时间保持温度,不极速融化。

所以!

他在他们去办领结婚证之前,甚至更早,提前一天晚上就送去水壶给卖冰棍店家,只为了让她能在回村半路,喝上一口不算特别冰凉的水…

桑佳树感受着口腔里的温度,一连着喝了两口,之后,见他又把水壶放进木箱子,再一层层盖好。

在远远看到平水村村口三角路时,水壶已经彻底被消灭一空。

驴车很快驶入平水村。

地里村民身影穿梭其中,或背着竹筐行走于田间小埂,或挑担子、摘瓜除草锄地,小孩儿则拿着网兜沿河,一副要捞鱼虾子架势,互相嬉闹跑跳。

一开始是三两人注意到他们,嘴皮子一开一合间,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停下农活,盯着村路那头奇怪组合到一起的几人。

两边距离不远也不近,刚刚好不用听到对方说什么。而且路边光秃秃没有一棵树帮忙挡住,驴车彻底袒露在探究目光中。

其实这条路靠田一边是有白桑椹树的,每年村里的小孩靠着这些那些各种水果解馋。

有人欢喜有人愁,今年三月白桑椹长势太快,不断往田里延伸树干挡住阳光。

最终,村长一声令下,一排排树就此倒下。

村里不少小孩倒地痛哭打滚,发泄不满,换来后脑勺一巴掌,骂不懂事。

邱娥也为此可惜不已,原本五月初就能吃到白桑椹。

却在春末被腰斩。

直到驴车行驶到下一个小岔口,地里是年轻一些的村民,他们大都读过几年书,也比父辈更活跃率直,其中也有知青小队的人。

于是这些青年男女发现他们后,丢下锄刀爬上田埂,撇下背篼直腰探头探脑,更甚者另一旁黄果树上突然齐刷刷掉果子似的,不断有小娃跳下来。

擦着驴车从他们车屁股跑向地里年轻男女那边,嘴里笑嘻嘻嚷嚷着话,仔细一听,居然是,“噢噢噢!傻子配傻子,闷子嫁洋鬼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