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刘美月跟在沈青山后头走进沈家大门时,沈父沈母正坐在客厅沙发上,面色凝重,旁边还有个轮廓和沈青山有五六分相似的女孩,应该是他姐姐沈红霜。

大年三十,沈家人除了沈青山脸上挂着笑,其他人脸色没一个能看的。

饶是提前做足了心理建设,刘美月看到这场面,难免还是有些后悔自己草率了。

和沈青山谈恋爱的是原主,现在要上门给人挑三拣四的却变成了自己。

“爸、妈、姐,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刘美月同志。”

沈青山拉着人朝父母那边走,手里大包小包的东西往二老跟前献殷勤:“这是我跟美月买来孝敬你们的。”

沈父沈母身上穿的都是体面的干部服,沈父带着眼镜,身上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斯文儒雅,沈母则是一头干练的齐肩短发,长相也是偏英气的那种,一家人颜值都不低。

“大部分都是青山买的。”

刘美月实话实说,笑着跟沈家人打过招呼,就在沈青山旁边装鹌鹑。

“家里什么都不缺,你们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钱淑娴冷着脸,即便是有教养在,她也实在没那个心思对人摆出笑脸模样。

对刘美月,他们是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不过到底沈家也是文化人,客人上门,再不讨喜,大过年的也不至于冷锅冷灶就要把人撵出去。

沈父和沈母表情淡淡,简单问了她一些农场的情况,旁边坐着看电视的沈红霜却是一点不掩饰情绪,抓起桌上苹果自顾自啃,眼底的不屑与厌恶是毫不掩饰。

“刘同志,你身上这件衣服真好看,看料子就软和,我弟对你也是真没得说,他自己身上穿的还是几年前下乡的旧衣服,这一回来就给你买大好几十的新棉袄,可真够体贴啊。”

沈红霜说话很不客气。

从来都是家里骄傲的弟弟,下个乡突然就跟被人下了降头似的,非要结婚扎根农村种地,还因为这个女人跟爸妈大吵一架,钱票一点不心疼的往人家身上花,气得她都想拿锤子砸开傻弟弟脑袋,让他清醒点。

“姐,衣服是美月自己买的。”沈青山不悦的看了他姐一眼。

“是吗?”沈红霜轻哼了一声,看她弟,就跟看傻子似的,毫不留情拆穿:“早上我也在百货大楼,咋没看到她掏一分钱呢?”

他们家虽然比别人家日子好过,但傻弟弟给别人大手大脚花钱,还要为了别的女人说谎欺骗家里,她这个亲姐,是真看不过眼,况且那棉袄也不便宜,都快赶上一个人的工资了。

沈青山怕家里误会,忙解释,“我们农场不是有人手脚不干净吗,美月怕掉钱,就把钱票都放在我这里保管了。而且她最不爱占人便宜,自己搞了个账本记得清清楚楚呢,姐,你要是有闲工夫,我让美月把账本拿给你瞧瞧?她记账算数可厉害了。”

他姐在大学读的就是会计专业,不过学了两年,眼看着明年就能毕业分配工作,却嫌弃这个专业枯燥,写信给他抱怨过不止一两回了。

沈红霜见弟弟这么维护刘美月,即便说的都是真的,她对刘美月的印象也没好到哪里去,反而越发笃定,刘美月就是心机深沉,欺负自己弟弟善良大方。

这如意算盘打得多好啊,把自己的钱放在她弟弟那里,一旦有了花用都是她弟掏钱,满足了男人在外面的虚荣心,私下里呢,就她弟那种性格,她还不了解?

谈个对象脑子都不要了,怎么可能再跟人家“亲兄弟明算账”!

沈红霜是真真觉得,这满燕京胡同院长大的姑娘,恐怕都没眼前这个那么能算计。

看她那个妈就知道了,多么懂得趋利避害啊,靠嫁人就能翻两次身。

“好了,时候不早了,青山难得回来一趟,还带了客人,咱们先吃年饭吧!”

沈母比年轻气盛的女儿沉得住气些,虽然面上不显,说出来的话却很耐人寻味。

反正,只字不提儿子带回来的这个“对象”。

“对对对,先吃饭。”沈父站起身,适时说两句体面话:“小刘第一次上咱家来做客,别太拘谨,青山以前念书那会也经常带同学上家里来玩,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年轻人嘛,就是要多走动走动。”

刘美月心里啧啧感叹,到底是有文化人底子的一家人,三言两语的,就把她从沈青山“对象”变成来家里做客的“同学”,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原本她还想着,按着原主性子进屋后多说几句体己话,表现勤快点,到厨房帮个忙啥的,现在一看,干啥都白搭,人家要是看不上你,你就是给人端茶倒水,人都嫌烫嘴。

所以,一说吃饭,她连客气都省了,干脆连厨房都没进,跟着沈青山洗了手就坐饭桌上去了。

而正在厨房给沈母打下手的沈红霜见状,更是少不了要在母亲跟前抱怨两句。

“妈,你看我弟是不是疯了,啥人都领进门,一点教养没有。”

沈母把最后一道菜起锅,瞥了闺女一眼,不耐烦道:“行了,还没进门呢,可别胡说八道,大过年的,安心吃你的饭,你弟的事,有我跟你爸操心就行了!”

她一个当娘的,儿子养这么大,还没立业,就要为了个女人扎根农村种一辈子地,说啥她都不能同意。

沈家的团年饭吃得比较早,还不到六点饭菜就上桌了。

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又赶上过年,沈父开了瓶五粮液,给桌上每人都倒了一杯,场面话也不想说太多,就叮嘱儿子女儿要努力、上进,难得也朝刘美月说了几句长辈的关怀话,就举杯开动了。

刘美月也不是扭捏的性子,该有的分寸,她没丢,能说的漂亮话,她也不吝啬。

总归这杯酒,至少在明面上,大家都喝得痛快。

沈青山原想着刘美月不会喝酒,想要偷偷帮她喝了,可等他看过去的时候,人杯子早就已经空了。

那爽快利落的劲儿,和他印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

动了筷子以后,氛围明显要比之前稍显轻松一些。

沈家条件再好,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得像今天过年一样。

一大桌子荤的素的,有鸡有鱼,还有平常人家很少能看见的大闸蟹,虽然个头不大,但是按照七五年的生活水平,这一桌子饭菜,已经算得上是很富裕的家庭了。

“妈,咱家哪儿来的大闸蟹啊?”

沈青山好奇问。

他们家条件是不差,但真没吃过几次大闸蟹,这玩意儿供销社都很没得卖。

“早上,你姨妈让万里送过来的。”

沈青山诧异, “表弟也回来了?”

姨妈家的万里表弟只比自己小两个月,小时候他姐不爱搭理自己的时候,他就爱上姨妈家找表弟玩,在城里打弹珠、抓“汉奸”,到农村就上山掏鸟蛋、下河捉螃蟹,乡下外公家的果子树,都能给他俩薅秃。

后来渐渐长大,自己爸妈管得严,他就没那么多时间跟表弟瞎混。

但表弟在部队大院那边的生活,却依旧丰富得很。

三天两头,听说不是被别人找上门,就是被姨父追着打,或者干脆丢到营里头“脱层皮”,才能消停几天。

再后来表弟16岁特招入伍,他18岁下乡当知青,两人就没怎么联系了。

“嗯,请了探亲假,比你早两天到家的。”

沈母在说到自己侄子的时候,脸色稍稍好看些,眉梢挂着浅浅欣慰的笑意,“万里现在出息,升副营长了。”

沈父喝了两杯小酒,也跟着感叹:“万里那小子,还真让人看走眼了!”

想着自己连襟家的两个儿子,小时候看着都是个混不吝的,可长大了却个顶个的出息。

大的已经成家立业不说,娶的媳妇还是师长家的千金,这小的跟他家青山一样大,小时候分明是个狗都嫌的,没想到长大了倒懂事起来,现在是个副营长,以后可保不准能混到啥地步,才20出头的年纪,前途无量着呢。

再看看自己儿子,人那边都营长了,他这还想着宁愿大学不上,也要回乡下结婚种地!

越想,嘴里的酒就越苦。

早知道,他就不该心软,应该也把儿子丢到部队上,让祖国帮忙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