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家、企业或个人,不可能不衰退。
但必须坦白地说,有兴盛才会有衰退。如果没有经历过兴盛期,就没有衰退期可言。衰退是兴盛者才有的特权。
没有谁希望衰退,但兴盛期寿命有限,所以必衰无疑。明知结果不可逆,仍然尽力延缓衰退,争取再一次兴起的机会,是人之常情。而且,历史已经证明,能够“延年益寿”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经受住了几度兴衰的考验。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衰退呢?《平家物语》将原因归结于盛者骄奢。西方历史上,也有很多历史学家秉持同样的观点。但在我看来,它也许是原因之一,却不是主要的原因。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强国威尼斯共和国,是一个从未沉迷于骄奢淫逸的国家,但它依然没能躲过衰退。
衰退的主要原因,不是盛者骄奢,而应该是有一种无法回避的必然的内在规律,否则很难有说服力。
我认为,曾经成就兴盛崛起的动力,到了某一个时期就会变成衰退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竞争环境的改变,使得以往赢得成功的要素,几乎都变成了否定性的枷锁。
也许只有从这个角度思考,才能说清楚为什么盛者必衰是历史规律。因为人类本性就是这样,明知道最需要改变的是曾经的优势,但往往缺乏足够的勇气。
仅仅察觉到时代的变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尽早采取行动,不要让今天的助推器变成明天的绊脚石。历史上长寿的国家,都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像威尼斯、古罗马等等。
同时,作为大国君临天下盛极一时,却出乎意外短命的国家也不少,像佛罗伦萨、荷兰、西班牙……都是在优势即将变成劣势的关键时刻,没有能及时阻止衰退。竞争的环境正在改变,这些国家却依然固守旧的策略,没有改变的勇气。待发现自己戴上了重重的枷锁,再想制定对策已为时晚矣。
如果不想重蹈历史覆辙,我们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古罗马和威尼斯的例子,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两个启发:
第一,即使改变,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质量力而行。过度行事会产生疾病,继而导致死亡。
第二,进行改革如果不是在体力充沛,即具备经济实力的时期,是达不到效果的。无论是叫变革还是叫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可能不伴随阵痛,这些痛是必须忍耐的。而唯有具备充足的体力,才能够抵抗住疼痛。
趁体力尚存之际提前进行改革,才能顺应竞争环境变化的潮流。威尼斯和罗马都曾经成功地做到过。然而,当他们无法再一次成功,也就是说改革不断被推迟时,以千年寿命为傲的这两个国家,便开始进入衰退期。
马基雅维利也说过:“没有谁会为了犯错而犯错,只不过是在晴朗的日子,没有想到第二天会下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