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生于七月四日》的美国电影。尽管觉得越战的电影已经看够了,但我还是去了电影院。
因为我想知道美国人对那场战争究竟要执着到何等程度。看完影片后,对于他们的越战后遗症之重、思路之变化,我似乎有了一些了解。
令我这个除了《全金属外壳》几乎看过所有一流的美国越战电影的人惊讶的,是美国人对那场战争正义与否的锲而不舍的追究。
在我这个常年喝着欧洲水的人看来,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只有赢家和输家的区分。
倘若美国在越南打赢了战争,想必不会如此纠缠不放。失败的战争,而且直接参与者只是全体国民的一小部分这个事实,不正催生了一系列越战电影中所呈现的现象吗?
话说回来,正因为制作精良,这些美国电影才引发了我一些思考。
思考之一是美国人对这场战争抱有一种惋惜之感。
越战中美国的敌人是黄皮肤的越南人。而且,在以游击战为主的这场战争中,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军队输了。
很简单,正规军不赢就是输,游击队不输就是赢。美国人性格直率,如果是堂堂正正地打会战败下阵来,相信他们会直爽地承认失败。
如果能像滑铁卢战役、关原之战那样,漫山遍野布下阵仗,两军在太阳底下正面交锋、生死搏杀,哪怕结果是坏的,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留下那么多类似后遗症的遗憾和纠结。
可是,在越南战场只能打连敌人身影都无法看清的游击战。大概没有比这种挑战更不适合美国人性格的了。从他们一方的哲学来看的话,这就是不公平。
针对近来发生的日美贸易摩擦,美国一方的言行,我总觉得是他们的越战后遗症之一。他们觉得自己面对的又是黄皮肤、又是游击战。
而日本一方,不用别人提醒也知道自己是黄种人,但同时又有意不去碰触这个可能引发种族歧视的敏感话题。而且他们完全不认为自己是在打游击战,所以问题才会变得错综复杂。顺便说一句,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方面,“会战”就是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堂堂正正地对决。
学习战争史,常常看到诱敌出动的场面。士兵对于这种看不清敌人也不知道会从哪里飞来子弹的状况,感到极度不安。
因此,但凡对自己的军力还有一点信心的指挥官,都会尽可能地去让士兵看见敌人。只要看清楚对方就可以全力以赴去拼,哪怕最后倒下,至少输得不憋屈。
日本也不要再提什么“开放市场是阶段性的”云云,现在就堂堂正正地奔赴战场如何?就算皮肤是黄色,也要显示出和越南不同的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