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设这里有A和B两个人,并且各人手中拿着不同大小的面包。将这两块面包切成同样的大小,平等地分给A和B,从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有可能做到的。
然而,由于A和B都是人,问题就会变得复杂。因为A有A的想法,B有B的想法。在平分面包之前,A和B手中的面包,大抵都属于他们通过劳动获得的。因此,拿着小块面包的A,不会反对“平等”分配。而拥有大块面包的B,对于劳动果实被重新分配后只能拿到小块的结果,自然会心生不满。不满日积月累,就会让付出辛苦去赚大块面包的行为,变成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
结果显而易见,每个人都只想着赚一块小面包,简单地说,就是生产力低下。
再怎么高呼为了主义或国家,人终究是一种有回报才肯努力的存在。不可能期待普通人像神职人员那样,相信全身心敬奉上帝,死后天堂就会有属于自己的位子。
事实上这是一个单纯明了的道理。它既不是教坛上宣扬的什么主义,也不是哲学或思想。高尚的理想之所以会产生破绽,大概就是因为无视了这种单纯的人性。
令人不快的是,人类总是毫无长进地不断重复无视人性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源自善意。如此现实,岂止是不快,简直让人绝望。
“无论结局多么败坏的事情,在开始时都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句话自尤利乌斯·恺撒口中说出,已经过去了2000年。
当然,在这2000年里,人类并不是没有尝试去纠正错误。
所谓的自由放任主义或自由竞争,如果起跑线不同,就会变成名副其实的不平等。但是要让所有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又相当困难。有钱人家的子弟总是多一些优势,有势家族的成员,一生掌握着有形或无形的资源。
这一点对稳定人心非常不利。人往往能坦然接受由于完全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失败,可是如果从竞争一开始就处于劣势,那么人们就不会轻易地接受结果,从而产生怨恨和不满。
话说回来。设定让分点的竞赛,我也不认为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这样做,不仅是让分的一方会认为对方的成功是因为事先拿到了点数,而且被让分的一方,想法同样如此。所以,类似男女同权、优惠少数民族等政策,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于是,懂得重视人性的人,想到了败者复活战的机制。
“海之都”威尼斯共和国之所以能长期防止社会运行放缓,正是因为这个机制一直保持有效的运转。运行放缓会造成活力衰退,活力衰退会造成国家衰亡,历史毫无例外地证明了这一点。
必须说明的是,败者复活战与福利政策不同,尽管结果不平等,但是败者复活战以机会平等为目的。而且,这个机制之所以能在威尼斯有效发挥,是因为国家经济力量强大,有赋予人们均等机会的多种可能性。
在威尼斯共和国,“平等”仅适用于法律的实施,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只能用“公平”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