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迷失在旷野中

(一)

吴晗一九零九年生。浙江义乌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专攻明史。历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授。中共建政后曾任北京市副市长,与邓拓、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撰写着名的《三家村札记》。文革初期即受到残酷迫害,含恨去世。着作有《朱元璋传》、《历史的镜子》、《投枪集》、《学习集》、《春天集》、《灯下集》、《读史札记》、《海瑞的故事》、《吴晗文集》等。

(二)

吴晗因数学零分考不上北京大学。他在上海中国公学念过书,该校校长胡适赏识他的论文《西汉经济状况》,推荐给清华大学史学系主任蒋廷黻,进清大读历史。胡适给吴晗的信中说:“蒋先生期望你治明史,这是一个最好的劝告”。胡适认为秦汉材料太少,整理不易,证实甚难;晚代历史材料多,但肯勤劳,自然有功。他还教吴晗细读《明史》,做好笔记,多写专题研究小论文,题目越小越好,要小题大做,不要一开始就做大文章。吴晗深受感动,写信给胡适说:“上次先生所指出的几项,读后恍如在无边的旷野中,夜黑人孤,骤然得着一颗天际明星,光耀所及,四面八方都是坦途”。

(三)

北京的李辉、应红伉俪来港,潘耀明和我跟他们聊天。李辉送我新着两本,其中一本《秋白茫茫》收了《碑石》一文,正是关於吴的长篇随感。李辉研究当代文人,博览史料,用随笔散文写人写事,处理资料大见文理。他看到一九六二年吴两次接受《北京日报》记者的访问,回顾治学历程,强调一向自学,顺口否定他和胡适、蒋廷黻的师生情谊。吴说:“胡适之做过我的老师,没给过我什么。我没从蒋廷黻那里得到什么知识。”他还说:“当时史学系主任是蒋廷黻,一个十足的洋奴,他上课用英文,连对老婆讲话也用洋文,中文不通,不能写。他的文章都是由胡适改了发表,因为不通。他们外国历史知识有一些,但中国历史知识很少。”

(四)

一九六六年六月,中学生冲进吴晗家中。吴晗坐在窗边的沙发上,学生们向他扔书、吐唾沫:“你为什么反对伟大领袖?”吴晗急忙摇摇低垂的头,连连说:“我没有反对伟大领袖。”学生们的唾沫从他光秃的前额滑下来。后来吴晗跟廖沫沙同在一个牢狱里,他发不出声音了,只顾指着受伤的胸口。吴晗满胸瘀血,冤死狱中。那是一九六九年十月十一日。

(五)

李辉到海口去瞻仰海瑞的坟墓。一个小伙子到墓前去上香,说是海瑞保佑他考进大学了。李辉没有问这个小伙子知不知道吴晗写的《海瑞罢官》这齣戏,但见“一股青烟在碑石上袅袅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