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不得索鸭”

(一)史学家

已故历史学家谢国桢学术着作甚多,在杂志期刊、报纸副刊上写了不少短文、散文、游记和诗,有些朋友好意劝他不要写这些小东西,他不以为然,说是“一个历史工作者,想写好文章,还要重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谢国桢之史学着作如《南明史略》以及一些明清史谈丛,语文生动,原因在此。他说,鲁迅谓野史笔记如森林密叶,阳光从密叶中反映在莓苔之上,多少可以写照出当日之事实;“余年来搜集明清笔记,已近千种,偶尔读之,亦是一快”。他的游记如《三吴回忆录》、《锦城游记》等都是优美散文,值得观摩。

(二)翻译员

张郇慧在台湾报上写文章说:韩国有一家翻译研究所,专训练专业的会议翻译员,入学考试严格,两三年内要苦学不懈,却吸引很多学生报读,而且大部分是女性,男学生只佔十分之一左右。这些女性选择翻译的原因是翻译可以让她们自由,又能找到自己的专业。韩国是父权社会,妇女大都局限在家里,靠翻译传译技能出去谋生,地位不同。男性不选择这个行业的原因则是男性需要一个人人看得见的舞台,口译员只见其声不见其人,翻译员只见文字不见其人,男人於是都不向往这种职业了。

(三)画鸭子

湖北有一位老画家,姓朱名志元,三十年代入党,会刻印,在延安的任务是仿制敌人的各种证件。解放后任武汉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大跃进年月不画“亩产万万斤”的浪漫主义作品,反而画实实在在的《老牛图》,还题字说:“老牛力倦已多年,秃顶眼花只爱眠。”又画《瘦竹图》,题两行字:“只因食肉少,画竹不能肥”,迹近反动,立刻降职为市文物店经理。当时有新话剧《千万不要忘记》上演,写一个工人打鸭子而忘了身边的阶级斗争。朱老於是大画特画鸭子,却题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他画鸭子过万计,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也悬挂他的《竹鸭图》,谁向他索画鸭子一定命笔。后来年纪实在太大了,家门口贴告示曰:“朱老年事已高,闲人不得索鸭”。朱志元只读过小学,自学竟成大才。事见武汉周翼南《画外谈画》。

(四)宋春舫

宋淇先生的父亲宋春舫一九三三年所出游记《蒙德卡罗》最近由辽宁教育出版社重印,与邓以蛰的《西班牙游记》、徐霞村的《巴黎游记》合为《欧洲三记》。宋春舫写巴黎,第一段说:“一九一二年的春天,从马赛开往巴黎的P.L.M特快二等车内,坐着一个愁眉不展,一望而知不是中国人,便是日本人的裙屐少年——岂敢——这少年便是我!”他用“岂敢”颇有趣。另一段一开始居然是“但是!”,更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