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和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扩招将涉及一向只招在职生的专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MPACC)等。
扩招的直接原因,显然是当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压力。今年大学毕业生610多万,加上数目不详、保守估计也有100万的往届毕业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按理说,在出现暂时性经济危机的时候,国家出面,把就不了业的大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职业培训,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尤其在这些年大学生无论从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职业技能都大幅度退化的状况下,这种培训,对于中国人才培养的补救,绝对是必要的。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非始自今日,在好些年前就出现了,在三四年前,连一向出路很好的人大学生,都已经开始出现工作难找的问题,而且愈演愈烈,别的学校,自不必说。从本质上讲,大学生就业难,跟今天的金融危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被这个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萎缩加剧了而已。大学生就业难局,问题出在大学自己:盲目的扩招,迅速扩展的官僚化、行政化,培养模式的长期僵化,学校的责任心下降等等。前些年,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就业难,一方面企业却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员工,显然,首先的问题是大学自己有病。
客观地说,大学的病,在相当大程度上,跟政府的推力有关,作为政府工程的高校“大跃进”,来自政府方面的拉动内需的需要等等,现在又来了一个扩招研究生,缓解就业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的推力,等于是将大学当成了解决暂时困难的筐,出了事,有困难,就把难事装进筐里放一放再说。做出这样决策的人似乎忘记了,大学本是国家的一个重要事业,这个事业的成败利钝,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关系到发展的后劲,而这个事业不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盛的筐,有自己的规律,有自己的规范和要求,不是说大就可以大,说扩招就可以扩展的。
前一阶段的扩招,不仅是本科的问题,研究生一样大幅度增加,也一样素质下降、就业困难。即将到来的扩招,无疑会加剧恶化目前已经不堪的研究生教育,加速冲击已经非常脆弱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使一些扩招不太严重的顶尖大学,也一样难以幸免,使得前一段大学的病,迅速蔓延到所有高校领域。严重点说,现在需要的治病,带来的却是扩大病灶,这样做的结果,也许会导致大学今后治疗自身疾病的可能性丧失殆尽。更何况,此番扩招,居然扩招到了专业硕士头上,这种本该招有工作经验者的专业研究生,如果因此而进入大量没有工作经历的本科生,那么直接毁掉的是这种专业硕士的声誉。
从根本上讲,靠扩招研究生减缓大学生就业压力,无非是将眼前的危机延后,延后以后怎么办?如果经济形势在两年以后仍不好转,难道让他们再读下去吗?网上调侃,说是应该在博士之后设壮士,壮士之后设圣斗士,最后设烈士学位。回应这种调侃,类似的主意,好像已经有政协委员提出来了,就是所谓的学士后和硕士后。其实,在历史上,还真出现过这样密集排列的“学位”,比如太平天国,就设信士、秀士、贤士、俊士、杰士、博士、约士、达士。武科,还真有“壮士”这一级别。可惜,迄今为止,没有人认为这种排列是值得继承的优良传统。
唐人聂夷中《咏田家》诗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为了暂时的困难,破坏长久的事业,这样的傻事,还是别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