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的学术不轨和腐败没有好转,不仅没有好转,似乎还有恶化的迹象。教育部组成学术道德委员会,一年多来,一件案件没有清查,各大学的腐败和不轨行为,像添足了燃料的火车,轰轰隆隆地向前开。唯一的阻碍是媒体的曝光,但是对付媒体,大学似乎比各级政府还有办法,越是名牌大学,越是有办法,学生多,路子广,只要学校当局肯出马,差不多都会马到功成。一位资深的媒体人告诉我,有的时候揭露的稿子都已经发排了,结果学校方面连夜运作,硬是能把稿子撤下来。与此同时,这一年,各个大学对于敢于披露内部腐败的“内鬼”,也加大了处理力度,许多把揭露材料寄给我的大学同仁,我这边还没来得及声援,那边就已经结束,当事人的下场都很糟,如果揭露的对象是学校有权有势的人,那么下场就更惨,揭弊者反遭解聘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演出着,连学校内部争权夺利、内部斗争揭出来的学术不轨现象,也令我们的大学非常恼火,干脆来个各打五十大板,全部停职。
这一年来,各个大学对于自己学校的面子,看得更重了。但是,学校维护面子的方式,不是力求遏制学术腐败和不轨,釜底抽薪,而是争取把丑事捂起来,捂得越严越好,露出风声不怕,恶心事明白地摆在那里也不怕,只要媒体没有报道,权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你美,我美,大家都美,美得跟西施似的,一点疤都没有。就是有脓疮,也只能烂在里头——内部解决,如果万一烂出来了,必须说成鲜若桃花,比花还鲜艳。学校的宣传部门,既是学校的防火墙,又是救火队,总而言之,严防死守,务必要保住学校的面子。
这样追求面子,本质上是因为大学根本没有能力遏制学术的腐败和不轨,抓抓小讲师和副教授当然可以,但是,真的开始动真格的了,发现真正的腐败大块头,往往是自己学校里的大人物,一连串的抄袭事件,都是大教授做的案。当然,多数的大教授并没有自己亲自做文抄公,直接下手的往往是他们的学生。教授的课题学生做,教授的文章学生写,辛苦劳动的学生,既没有名,又没有利,不抄待何?抄了之后,顶名的却是署名在前、甚至唯一署名的教授。东窗事发,但学校却处理不了,非但处理不了,而且还要出面替教授遮掩。道理很简单,这些大牌教授,在教育部各种评审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旦被处理,这些位置也没了,朝里无人,以后学校再要评什么争什么,可就难了。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来自发达国家用课题费招研究生的制度惯例,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学生替老师打工挣钱做廉价劳动力的变种,工科的教授课题费高,老师挣大钱,文科的教授课题费低,老师挣小钱。而抄袭、低水平重复的所谓成果,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出笼了。不过,不要紧,只要没有被人揭开,里面的东西无论多么恶心,都会给学校加分,学校自然面子上就有光。
学校有了面子,学术的里子可就惨了。一位名教授涉嫌抄袭,在他和所在学校强力的运作下,苦主的官司居然败诉,法官的理由是说,教授抄的都是常识。可是,连常识都抄的大牌教授,应该叫什么呢?这样的胜诉,比败了还丢人。当然,丢的不仅仅是教授一个人的人,而是整个大学的人,大学里学术的人。我们的大学,再出来跟国际上同行交流,还有人拿你当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