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岁发春,大家见面互道恭喜,说的尽是吉祥话,我想在此把一些个人所知老古董的吉祥物儿写出来,凑凑热闹,也算是给大家新春献礼吧!
“赐福”。在前清时代,上自皇帝下至庶民,到了嘉平元旦,人人都要讨个好口彩,接触些吉祥物儿,图个喜见祥瑞,一年到头一顺百顺的。依照清官定制,每年元旦凌晨,先由钦天监选定出行吉时,皇帝先到阐福寺拈香礼佛,然后回到建福宫开笔书丹,以迓新喜,然后御乾清官西暖阁,召近支王公、内廷供奉、上书房满汉师傅们赐春条“福”字。据翁同铄日记中描述,皇帝写到“福”字最后一笔时,他连六叩首,俯伏在地,由两名太监将“福”字从他的头上捧过。这一动作,时间要拿得准,还要配合得从容镇定,才能恰到好处。谢恩之后,亲自捧着“福”字退出,认为无上荣宠。至于翰院词臣、御前侍卫,碰到皇帝高兴,也赏赐云龙朱锦“福”字,虽然黑亮圆润,那些都是如意馆供奉们的手笔了。写好之后,用双钩手法,制成粉漏,印在锦笺之上,皇帝蘸饱浓墨,照双钩一描而成,有的笔力豪赡,比御笔还要来得雄伟挺秀。除了拿一部分赏人外,还要封存一部分,等到来年再赏人。得之者都是皇帝跟前顶走红的军机大臣,美其名日“赐余福”=得之者无不视为无上恩宠,甚至于死后的讣闻上,还要大书而特书呢!
“赏春条”。过新年在宫廷里赏春条是很流行的。除了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有宝玺,可以赏赐福寿字龙虎字外,其余妃嫔也可以写春条赏人。这种春条长约二尺,宽约六寸,洒金朱砂笺裱在木条框上,由如意馆用双钩粉漏,漏出四个字的吉祥话儿,宜老宜少,例如“福寿康宁”、“俾尔寿康”,以及一般通用吉祥话儿如“驾福乘喜”、“福禄祯祥”、“三多九如”、“竹报平安”一类词句。好在书法都出自翰苑名家,秦半是馆阁体,只要能够执笔描红的人,全能体势逸韵,外间不察,以为后宫佳丽,个个书法清新,才高咏絮。当年北平琉璃厂荣宝斋南纸店在宣统出宫之后,曾在故宫采购了一批报废纸盒,其中就有各宫妃嫔们写好尚未来得及赏人的春条若干幅,他们以每幅银圆两枚出售,比起街上买的春联典雅精致多了。
“递如意”。递如意是满洲贵族晋谒尊长的一种仪注。现在故宫博物院辟有专室陈列如意,尺寸较大例如三镶玉如意、七宝烧珐琅玉如意、簇金镶玉石嵌螺钿的如意,外加紫檀座玻璃罩,那是放在长条案或是匿床桌上的陈设。至于谒见尊长的如意,因为捧递方便,尺寸力求小巧,以质料言,那就金檀铜素、累璧重珠无法形容了。据一位内廷太监叫梳头刘的说:“慈禧有四柄心爱的如意,一柄是吉林长白山里的一只冬荣瑞草,又名灵芝,天然长成一柄如意,面现云纹,柄呈紫赤,计龄当在千年以上。一柄是沉香木的如意,天矫坚峻,刻削蟠屈,据说置之座前,可以消痰顺气,如有闷胀岔气,用之揉搓胸膈,立刻舒畅自如。一柄是长不逾尺的翡翠如意,产自云南尖山,通体璇碧,斐斐有光,炎炎盛夏,插架高拱,满室清凉。另一柄是顺治九年满榜状元麻勒吉呈献的,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直陈列御书房多宝格里。这柄如意颜色黝黑,既非金石,又非角木,夏日蚊蚋不侵,如有凶杀噩耗并能事先示警。慈禧垂帘,这柄如意就成了老佛爷宝座旁边的爱韧了,可惜庚子年拳匪之乱,洋兵在内廷骚扰一段时期,等从西安回銮,这柄旷世奇珍也就下落不明了。”
现在故宫博物院辟有专室陈列如意,虽然没有什么精品,可是种类庞杂,式样繁多,足证如意在宫廷中如何受重视了。
“押祟荷包”。清朝皇帝除了朝服之外,宴居便服总要束上一条靼带,以便拴挂各种活计。一般人腰带挂的活计有荷包、扇套、褡裢、胡梳、手巾、匙箸套、眼镜套、火镰等等,皇上因随时有人扈从,平素只挂手巾、玉印、合符子(三寸多长,二寸多宽,状如宝剑头,上边刻有天地日月四字玉螭龙纽的玺节),外加一只一擦就燃的火镰。依据清宫乾隆朝档册记载,从小除夕起到正月初二止,皇帝韫带上,左边加上四只小荷包,其中黄刻丝珊瑚豆荷包内装“年年如意”一件,红缎拓金线松石豆荷包内装“双喜”一件,押祟小荷包一个内装金八宝八个,银八宝八个,宝石八宝八个,金锞子二个,银锞子二个,金钱二个,银钱二个;右边共拴小荷包六个,其中三个青缎拓金丝珊瑚豆荷包内,一装“事事如意”,一装“笔锭如意”,一装“岁岁平安”,其余三个黄缎五彩线珊瑚豆荷包是空的。这些钱币锞子彩错镂金,大如豆粒,备极精巧,宝石更是翠虬绛螭,是万中选一的精品,在新年这几天里,皇帝腰间累璧重珠,玉箔丁当,恐怕也不十分好受吧!
“年花”。每年冬季一交腊八,御苑的花匠(宫内叫花把式)就忙起来了,香橼、佛手都要培植得成双成对灿烂盈枝,在宫殿里陈列起来。至于清高脱俗、众芳摇落独喧妍的梅花,如腊梅、红梅、紫梅、白梅、青梅、缘萼梅、一剪梅、鸳鸯梅,分别在文轩殿槛点缀得花团锦簇,就是在御苑的丹垣曲径也匠心巧运,布置得古朴错落,琢成佳境。岁朝清供的水仙,更是鼎彝环壁,月殿云堂里不可缺少的爱物儿。水仙的品种本来就多,内廷花匠颇有一些杂交育种的高手,民间认为最名贵的金盏银台在宫廷已不稀奇。宫里养的水仙以形来分有围裙水仙、漏斗水仙、螺旋水仙,以色来分有橙黄水仙、红口水仙、翠光水仙等。据说这些千奇百怪的水仙,都是康熙乾隆时期从英法德意等国引进来的,民间是很难得一见的。
“康乾通宝”。康熙乾隆两朝所铸铜钱,厚重质纯,到现在仍为收藏古钱的人所看重。乾隆铜钱并且把铸钱的省份用一个字代表镌在制钱上,以资识别,并且可以考核该省官吏是否留心币制。一共把不同省份,铸了二十枚,成为一首诗。到了嘉庚时代,市井传说,如果把乾隆所铸制钱二十枚凑齐,用红线穿起来,既可驱邪,又能压惊。当时江苏如皋冒家废园里供有一座狐仙楼,有一个小孩在穹石曲渚间捉蛐蛐,不知怎样惊动了大仙爷,小孩子举措失常,整天胡言乱语,害得家人到处求神问卜。后来在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座前求得灵签,指示给小孩带上二十字的全份儿乾隆通宝,狐祟自然不来。果然带上铜钱之后,狐仙不再纠缠,小孩神志恢复正常,从此里巷轰动,传到京师。后来宫里造办处把乾隆通宝用红丝线编成宝剑,凡是未成年的阿哥格格们,到了除夕向皇上皇后辞岁,除了赏赐平安如意绣花荷包一对,另外还有一把钱剑,一律悬挂床头,要等过了元宵落灯才准摘下来呢!虽然驱邪避疫都是些无稽之淡,可是民国初年后,鼓楼一带小古玩铺还有钱剑待价而沽,一把剑也要卖十块八块银圆呢!
“摇钱树聚宝盆”,无论南北,民间过年家家都要用糯米做一个摇钱树聚宝盆,皇家也不例外。每年除夕由造办处进摇钱树聚宝盆,陈列在慈宁宫御座左侧。细陶孽缸,饰以金箔,蒸熟长糯,按五行方位,染为五色,中植蚪蟠多节五须松,高不盈尺,紫丝红线系漏绮谷厨犀,根柢虬瘿,也都玉箔丁当珍宝充韧。松下糯米平铺,布满缠锦裹银的各色坚果,有一泥捏的刘海手舞钱串在戏金蟾,这个聚宝盆要等正月十八日落灯才能撤走呢!
升官图。宫廷守岁,皇帝有时一高兴,会跟没有分宫的阿哥们玩玩文武状元筹或是升官图,有人认为天潢贵胄凤子龙孙还玩什么抢状元升官图呢,其实不然。翁松禅相国曾经说过:“有清官阶,品流繁杂,升降黜陟,变幻多端,有耳目升暗降者,有虚贬实陟者,从玩升官图,可以窥知黜陟幽明的奥妙。”笔者最初玩的升官图是用“捻捻转”捻出德才功赃,以定升降,简单明了,没有什么奥秘可言。有一年在上海舍亲李府过年,大家守岁,他们拿出一张升官图来玩,六粒骰子,用宝缸来摇,双红为德,双六为才,双五为功,双三为良,双二为由,双幺为赃。每人先掷出身,然后每人用两个标志一官一差,再轮流摇出点子据为升降。如果是僧尼出身,只能升到僧纲司就休致了;如果不是科举正途出身,无论怎样转来转去也不能人阁拜相,制作得巧妙极了。玩了几次,对于清代的官职品秩才弄清楚,由此才知道宫廷中玩升官图,虽然是游戏,也有深意存焉。后来我们对这种升官图发生莫大兴趣,于是在《申报》《新闻报》征求历代升官图,上溯搜集到汉代叫“选官图”,虽然没有清朝升官图订得完备,可是对于历代官爵,不至于瞎子摸象、分不出尊卑左右了,尤其是对读史书有莫大方便。前两年《汉声》杂志童玩专辑,封底刊有这种升官图半页。笔者曾提请吴美云女士他们找出影印全图,影印出来,可惜未被重祝。我想既有残图,在台湾全图一定可以找得到,如果能找得到,把它重新绘制出来,在春节期间大家来玩玩,那比打电动玩具,对中年以上的人,可能更有兴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