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撰文由《告白》引申至《墨绿嫣红》,从而带出希望导演张经纬更敢于展示个人世界观的期望。回头再看,或许背后是敌不过自己不切实际的企盼,又或是接受不来镜头下的冷然凝视——以漠然来回应青春的躁动,那不可不看成为导演自觉的一种回应策略。虽说今次的《墨绿嫣红》是场二十八分钟的剧情片,但导演源自纪录片的训练触觉仍处处清晰可寻。尽量选取生活细节片段,回避简化的立场选取,对白不多,却统统指向一致的世界观,由主观的视觉效果到外在的环境建构,想带出的讯息始终离不开无奈羁困。是的,那不仅因小嫣的背景设定而生——综援家庭,一室小孩,猪朋狗友满街,吸毒堕胎等,当然都可以成为想当然的基本框架。但导演所选择的表现手法,基本上正好是以错位的反讽来增添无奈的气息。《墨绿嫣红》的青绿色调当然人尽可见,那也可以看作小嫣的主观视觉,在她眼中一切环境均离不开惨绿色调基础,而且同时亦以刺耳的杂音作为另一提示的指引,以便观众可以投入到小嫣的身体及精神状态中去,呼应吸毒的物理效果设定。但以上扭曲强化了的感官表达手法,显然与外在漠然的人事气氛出现明显的对倒,周遭的一切“正常”不已,简言之可谓完全不把小嫣心中的起伏波浪看成一回事,生命自然而来人为而去,仿佛也不过是循环安排的一部分,两者对照之一反讽的张力当下立即构成。
此所以惨绿世界的瞩目景观,固然为小嫣对绿胎儿的包袱投射心影,但更重要的,是身边没有任何人对小生命有相若的心债。友人只顾插科打诨,较投契的亦只会协助张罗堕胎药物;老师连小嫣珠胎暗结也懵然不知,关心的只是母亲的来校与否;外祖母以两粒橙六根香为两小亡魂引路西归;楼下公园继续代有青春孽障,下一位小嫣子已极速成形残酷流逝。导演对刻下现世的无奈,大体上都是记录手法呈现,尽量避免主观角度的介入,不过有时偶尔也糅渗一鳞半爪的蛛丝马迹。我觉得最明显的点墨在夜静的两场戏——前者为小嫣与一众友人在楼下公园高谈阔论共度时光,友人嘲讽即使找到售货员的工作,最终亦会陷入滥药迟到失职的窠臼,然后被解雇再求职不断重复,未来人生早在眼前。后者是小嫣同校学妹补习后回家,在大堂楼下与小嫣开始共处,结果由升降机到走廊继续一起,最终开门前学妹与门后的母亲简单应对两句,两人才告分手作结。学妹作为全片中几近唯一的“正面”人物(有镜头交代她认真应付考试,而且也会补习到夜晚),俨然作为密封环境中另一出路的象征符号,但导演所下的界线正是母亲的一声照应,从而分隔了左右上下的区别。现实的无奈困惑,正好在背后的稀薄空气,存在感之丧失构成了眼前的失距。没有人紧张小嫣,小嫣选择不让孩子出现来折射出她所紧张的,什么来什么去,世界照常运作,太阳继续东升,痛后不死就仍要活下去。
我当然明白导演的谨小慎微,是他一贯的稳重作风。而我冀求导演的“介入”探究,也可能仅属一厢情愿的期盼——原因很简单,其实《墨绿嫣红》连青春的躁动激情也收敛了。它没有《香港制品》的坟前起舞,也没有《烈日当空》暴烈奔驰,连小嫣也成熟“守规”到令人心寒——是的,由开始的更衣上学,到熟练地买药上电,乃至回校应试,即使精神涣散而撑不下去,也没有麻烦到身边人事。最终更自觉地回家面对堕胎的抉择,我们其实应该可喜——因为社会成功地育成了如此尽责守规的不良少女。她从一开始就连任何反抗叛逆的激情也没有,那是非常不青春电影的表现手法,但却是非常香港的地道青春心境——未尝青春早老死。如果这是导演的世界观,则才是最残酷的青春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