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灵性之美 多等10分钟

王悦

每个周一下午2点,博和我都会到位于密尔沃基东北部的银泉康复中心去为老年病人进行1小时的心理治疗。我们在走廊里走过时病人都会过来拍拍博,他们都很宠爱这只10岁大的杜宾狗。

第一次去医院,我还在走廊里时,就听见一个老人激动的声音从112病房里传出来。他的英语带着浓厚德国口音:“德国狗来了,德国狗来了!”循声望去,一个满脸皱纹的瘦高老人正站在112门前迎接我们:“我是查理,请进。”一听到查理热情的召唤,博立刻兴奋地在他腿上蹭个不停。查理一点也没让博失望,不停地拍着它的头。查理解释说他小时候从德国移民到美国,但不得不把心爱的“马克”留在德国,而“马克”是和博长得一模一样的杜宾狗。

接下来的病人是往在114号的凯瑟琳,她今年70多岁,几个月前突然不能说话,整天待在自己的轮椅上一动不动,对医生护士的问话无动于衷。我听说她没有朋友,而她的家人已经不再看望她了。走进她的房间时,只见窗帘紧闭,屋里全靠床边的一盏小灯照明。凯瑟琳坐在轮椅上,背对我们,身体蜷成弓形,面对着看不到外界的窗户。

一进门,博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她身边,把头放在老人的膝盖上,像往常一样期待着病人的爱抚。我也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凯瑟琳对面,向她打招呼。但是她没有反应。足足15分钟过去了,她仍然一动不动,连一句话也没说。但更让我惊奇的是博也一动未动。它站了整整15分钟,自始至终博的下巴没离开过老人的膝盖。如果你像我一样了解博的秉性,你就会知道,对它来说等10秒钟都是不可能的。它会用鼻子不停地拱你,会发出抱怨的呜呜声,会靠在你身上扭动全身,直到你不得不抚摩它为止。

我问一个护士为什么凯瑟琳对外界会这样冷漠。“我们也不知道,有时候老年人的亲戚对他们不理不睬时,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让她最后的日子过得舒服些罢了。”

从此以后每周一我和博都重复这同样的路线:到112探望查理再到114陪凯瑟琳坐15分钟。我们得到的永远是相同的反应:查理的热情和凯瑟琳的冷漠。每次探访,我都努力逗凯瑟琳说话,打听她生活的情况,给她讲我和博的事情。但是她从不张口,我变得越来越泄气。然而每次静坐的那15分钟,博都坚守自己的“岗位”,用最简单的方式来默默地关爱一个人。

第4次去114病房时,我下午刚好要做一个讲演,心想反正动物疗法对凯瑟琳也不起作用,又何必自讨没趣呢?便决定把15分钟的访问缩短到5分钟。打定主意后,我没有再主动和她说话,而是一心计划着下午的讲演。凯瑟琳对此肯定是不会注意,更不会介意的。

5分钟到了,当我站起来要牵博离开的时候,它竟然一动不动。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凯瑟琳的手缓缓抬起,最后停在博的头上。博则像雕塑一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我坐回座位,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我可以感觉到生命的溪流在博和凯瑟琳的手之间流动着,我完全陶醉了。时钟显示2点30分,15分钟的探访时间到了,凯瑟琳的手从博的头上温柔地滑落,放回膝盖上。

从那次探访到现在整整10年过去了,博在8年前永远离开了我。但每当我失去耐心的时候,便会想起博是如何坚持不懈的爱打动了凯瑟琳。如果狗可以多等10分钟,用耐心唤醒爱,我相信人类也应该能做到。

意林札记

这个作品似乎在暗示:这个世界狗比人更有耐心,人更容易失去耐心,而狗会更忠诚一些。用耐心去唤醒爱,不是简单的、粗暴的、而是温情的、持久的,相信只要多一点点耐心就会让爱多一点点燃烧的机会。(杨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