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

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

作者:史铁生 状态:完本 日期:09-05

这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多年来与朋友、读者的书信往来及为一些书写的序跋。从未专集出版。经过作者亲自筛选,并征得持信人的同意,共选取了几十封书信,近二十篇序文。这本书以为学艺术、当代文学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史铁生作为一位思想的行者,对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他的文字,迸发出正义与力量,同样给广大读者带来启示和鼓励。…

《信与问:史铁生书信序文集》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诗选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散文、随笔集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短篇小说集
  • 作者:史铁生
    最后到了现在,这个男人只记得那个女人对他说过一回,我就住在太平桥。他慢慢地把这句话又默念了一遍。这时候空中有了光亮,仿佛天在升上去,地在沉下去,四周的一切看得清楚了。不过当初忘了问她太平桥在哪儿。想到这儿他爬起来披上衣服,东翻西找从床底下神出一本地图,弹去上面的尘土。横的竖的斜的弧形的街道密密麻麻,象对着太阳看一片叶子时看到的那些精致的网脉,不同型号的铅字疏密无序又象天上诸多的星座。找不到太平桥。
  • 作者:史铁生
    B还不到一岁的那年,父母就离开了这块大陆,连爷爷也不知道他们最终去了哪儿。当时爷爷说,你们得给我留条根。那时爷爷已经看出这绝不是通常的分别,所以坚持要他们给他留下一个孙子。爷爷知道除此之外都已成定局,所以从始至终只提了这一个要求。父母日夜犹豫,临走的那天早上才决定下来,把B留给爷爷。因为B的两个哥哥已经大到能够哭着喊着片刻不离他们的母亲了,而B还不到一岁,世界还没来得及给他什么具体的印象。又因为爷爷说死说活不愿离开这块土地。
  • 作者:史铁生
    谁也记不清是从哪天起,山顶上就有了那群鸟儿。开始,人们说那是一群过路的候鸟。可是春天过了,夏天过了,秋天和冬天都过了,那些鸟儿一直没有走。人们又说,那不过是些平常的野鸟。可是,连小城里最老的人也说,不记得山上有过那样的野鸟。当它们飞起来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像有一支芦笛在低吹,像有一架风琴在轻弹,在安静的黎明时分注意听:轻柔、飘忽……
  • 作者:史铁生
    可惜,不少信稿已经丢失。所幸,有了电脑以后也保存下一些。可惜我只会打字,对电脑日新月异的功能一窍不通,以致软件几经更新后又有些信稿去向不明。所幸还有一些固守硬盘,未离未弃,许多快乐往事从中浮现。可惜,有几位收信人已久疏联络,难就发表之事求其定夺,便以字母顶替实名。所幸信文无涉隐秘,凡及私事亦尽删除,所选字母刻意不作对位,故均可作随笔读,认为是写给谁的都行。信以问之——写信向朋友求问;信而问之——向信任的朋友求问;信之问之,譬如有朋自远方来。故取名信与问。是为说明,不可称序。
  • 作者:史铁生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将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唯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本书集中收录了史铁生的回忆性散文。久病的史铁生在寂寞的轮椅中一次次回忆的往事,由他一贯沉稳而有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往事有的温暖,有的苦涩,而往往从日常的事情上升到令人心情为之爽净的玄思。我们能从这些文字中看到命运是怎样无常地折磨一个凡人,而这个人及他周围的人怎样不懈地和命运抗争,从而变得不同凡响。
  • 作者:史铁生
    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他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种本能了,那就是不单要活还要活得明白,若不能明白则还不如不活那就干脆死了吧。所以人会自杀,所以人要写作,所以人是为了不至自杀而写作。这道理真简单,简单到容易被忘记。在这本书里收录的大多是史铁生关于文学的思考。作家谈文学往往比专门研究文学的学者谈起来更好,有时候甚至比作家自己的创作还要让读者激动。一个好的作家首先是好的读者、好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史家。史铁生在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识见,以及作家独有的敏锐。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守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
  • 作者:史铁生
    有人说,我们这些插过队的人总好念叨那些插队的日子,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最好的年华是在插队中度过的。谁会忘记自己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时候呢?谁会不记得自己的初恋,或者头一遭被异性搅乱了心的时候呢?于是,你不仅记住了那个姑娘或是那个小伙子,也记住了那个地方,那段生活。
  • 作者:史铁生
    在《务虚笔记》推出十年后,史铁生又献上新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主题却是其以往作品回避的性与爱情,这一对千年不死的游魂。作者通过发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爱情故事,探寻从性意识最初的萌动到性爱-情爱-爱情之间扑朔迷离飘忽不定的轨迹。主人公丁一的故事是小说的结构主体,其间穿插了姑父的故事、依的故事、娥的故事、秦汉的故事、丹青岛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既是现实的、好看的,又被赋予寓意,有很大的想像空间。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该书的故事从爱情的本原写起,描述了流落到人间后,亚当与夏娃互相寻找的过程。自从伊甸分手,自从那无花果叶飘然而至,遮蔽了我们的信物,抑或其实是遮蔽了爱恋者独具的语言……我们就成了别人。在书中,史铁生这样写道。
  • 作者:史铁生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多篇短篇小说。其中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改编为电影《边走边唱》。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诗人北岛曾与史铁生同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提名,但由史铁生获奖。韩少功评论史铁生代表作《我与地坛》:「《我与地坛》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它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 作者:史铁生
    我们将默默地凝望,隔着咫尺空间,隔着浩瀚的时间,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他抑或我、不动声色却黯然神伤。他转动轮椅的手柄,轮椅前进、后退、转圈、旋转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谁新近发明的一种游戏,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甚至也没有蓝天,他坐在那儿轻捷地移动,灵巧地旋转,仿佛这游戏他已经玩得娴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其中《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拍成电影《边走边唱》。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的文字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在对往事娓娓道来的回忆之中,有一种对命运诗意的把握。书中,作者写了他的幼儿园,写了二姥姥,写了院里的邻居小姑娘珊珊,写了老家,写了看电影……在他的笔下,平凡与杰出,高大与渺小,美与丑,痛苦与欢乐都相融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生命的意义。史铁生的宽厚与博大使他站在生命的至高点上,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他是一个用心血与心力来写作的人,惟其如此,这部书才达到了人生中国丛书主旨所追求的:真实比虚构更离奇更有力,平民比名人更真实更亲切。通过史铁生细腻生动的描述,这些凡人小事使人得到一种良知的启迪。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明星
    我叫傻蛋,六岁,很聪明(真的N次方),可是一直被个小问题困扰──我的名字。妈妈说我们家的店要被官商勾结的大集团骗走了,没时间管我人这么聪明名字却叫傻蛋的无聊事,只叫我带很有味道的贺礼去问候那个集团总裁,谁知道老妈看到人家帅就害羞的逃走,后来才说那个男人就是她常提起的他妈的负心汉,虽然不知道他们分开和我未曾谋面的奶奶有什么关系,但终于有另一个可以帮我改名字的对象出现啦!(撒小花)不过看刚刚才知道有我的老爸,只想找我妈话当年的爆青筋样,我想,我的名字大概永远只能叫傻蛋了吧……(泣)
  • 作者:李竹喧
    题外话帝后番外的终结篇,以及辛盈袖x崔恪的be和he双版番外均收录于作者专栏《玉软花柔番外集》,全文约七万字,全免费,回馈正版小天使,谢谢你们~爱吃醋爱发疯御史x傲娇聪慧长公主全上京城都知道裴御史瞧不上长公主殿下,在朝堂上多有弹劾。长公主生的花枝秾艳,却生性奢华轻浮,素日里只知纵情享乐,尤喜美人。而御史大人裴时行出身河东裴氏,君子端方高洁。兼之出身名门,自来瞧不上如此浮浪之人。不料一场宫宴,两人竟被宫人当场撞见艳事。**————**人间三月,正是春光宣和,桃色满园。裴时行下朝归来,恰见妻子云鬓微蓬,当是春睡方起。她娇美容颜上带了温软笑意,纤长玉指轻轻抚着微隆小腹,正与友人闲谈:本宫真是日日都在期待腹中孩儿降生。裴时行闻言顿步。初为人父的年轻御史俊颜愈发柔和,唇畔笑意柔软。却听她继续道:一想到孩儿就要降生,本宫不久后就可以踹了那个狗男人。真是无比快意!尚未从喜悦中清醒过来的御史大人生生愣在原地,藏于袖中的桃花枝倏然掉地,一张俊脸冷的能掉冰渣子。【阅读须知】1.本文双C,1v12.不需要看盗文的人的任何评价,文是写给正版读者看的,是她们养活了作者,有她们才有这篇文,小偷有什么资格对盗赃物指指点点呢?
  • 作者:一泓月
    晚九点更新,倒v章节是29章至41章哦。入v后更新是稳定的。宝答应我别养肥好吗,会养鼠(死)的。简介一:智者不入爱和,寡王一路硕博。郑瑶穿越了,身份是河神的小娇妻。不好意思,我在古代也要上岸,上岸第一剑,先斩以活人为祭品的河神!简介二:郑瑶一觉醒来,成为了漳水河神的第九个老婆。盖因她这副皮囊貌美,否则也如前面四十九女子或被吃掉,或罚做苦力。漳水涛涛,携黑沉之势压临漳县百姓。郑瑶竭尽心力,以灵缎为笼,困杀恶神。至此,她也踏上了人世修行路。巧解画皮障,恶斗啸山虎,混入泾河龙王选婿宴……纵有繁华富贵乡,难抵万里逍遥道!原名《穿成河伯娘娘怎么办》(PS:慢热,女主前期为了生存讨好男女妖怪,会反杀。后面有真正的感情线,但会被女主斩断。)【本文是架空朝代哦】求预收新脑洞——《[综武侠]带着mmo系统穿越》:李雾月带着网游系统穿越了。坏消息,人物等级和武功化零;好消息,大美衣柜带来了!于是浙江绍兴郊外,一个白毛萝莉,被金兵小怪追杀。忽的一骑驰来,青衫侠客两三下解决了歹徒。李雾月抱住来人大腿:大侠,敢问尊名?青衫侠客震惊:……黄药师。什么?桃花岛主!大侠,求绑奶!从此李雾月在平行世界肝等级练武功(奶武双修),勤奋刷侠客好感度,组团打boss。大侠,打本吗?不不,扫黑除恶吗?武林第一仙儿美人召唤的小怪(舔狗)怎么比她还难打?走近大漠深处,揭秘石观音的变态心理。紫禁之战,带着小伙伴抢西门庄主的人头。……PS:背景架空哦。女主是穿到武侠世界,其他侠客是真人,只是系统以数据显示了他们的资料。求预收:《快穿反转虐文》赵珊珊赶上快穿扩招,幸运加入虐文部,负责女主线。她拿起任务排表——第一个世界:你是爱慕太子的卑微宫婢,为了殿下奉献一生,甚至因此遭致灭门。你临终,得到了太子真情,此生足矣。第二个世界:你是王爷的妃子。可王爷中了情蛊,误爱苗疆女配。你历经血泪波折,无私奉献,终于换回王爷的爱。第三个世界:你是暗恋学霸的平凡女孩。爱慕的秘密泄露,你受人欺凌,却不改初心,最后得到男神怜爱。第四个世界:你是真君的炉鼎……没眼看了,赵珊珊怀疑女主个个是圣母玛利亚投胎。打工人赵,为了高薪,忍着胃疼上岗。系统vs65很是得意,自家宿主每次任务含虐值达标,进度百分百。KPI圆满了。可它渐渐发现,怎么被虐主角互换了——太子自绝,王爷救王妃而亡,学霸受校霸欺负,真君入魔……不过小说的热度也上去了。赵珊珊漫不经心的说,读者看腻了,翻新才有意思。《灭门》一:谢真人的女弟子,谦柔神秀,月下创立灭邪八剑式。修真界人称月中仙。也是这温良的月中仙,勾结魔族,弑师杀兄,引同门弟子相残,断了正清一脉的气运。时人咬牙厌憎:红颜祸水,我遇必除之。二:霁云被关进岩浆地牢时,面上、手里还滴着师尊的血。她捅了谢书八剑,搅碎了他的婴丹。他跪倒她面前,血水浸湿了地上的玉带袖袍。他修无情道,那一天却落了泪。泪珠折射少女的恨意。而霁云终于脱离了,这段不正常的关系。所有人责难她。霁云拂去眼边的血珠,一字一句:我无错可认。ps:师尊人格分裂,妄念生事。女主正当防卫。
  • 作者:余华
    余华是因小说享誉方坛的,1998年,意大利已将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颁发给这个渐出国门的优秀作家,而这个奖十二年前也曾颁发给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拉马戈,以及略萨、君特·格拉斯、多丽斯·莱辛、富恩特斯等国际知名作家。当余华被问到如何又迷恋上随笔了,他这样回答:随笔与小说有思维方式上的截然不同,我写随笔是被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迷恋了,我不常写散文,它在思维方式上与小说没有什么变化。现实生活、对小说和写随笔的就的完全不同的人生经历。开始我完全找不到随笔的语言序,现在已经写得秀快,但是我认为不能再写了,因为我发现我写随笔的同时写小说的欲望在减弱。将随笔的精华结集也足对我三年多写作随笔的总结。读余华随笔,您会感受到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文体。他对句子的穿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以至于现实仅仅存在于句子的力量抵达的空间,含混但是精确,模糊却又透明。因此,在当代各路作家徘徊于新状态、私人写作的路上之时,具有超越被超越、反叛被反叛精神的余华回到了经典。在这个语言铺就的途中,余华再度与内心相遇,这即是余华常说的虚无的写作,因为虚无就是回到真正的内心,亦即朝向内心的写作。
  • 作者: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代表作。形式与内容,是文学的两大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载体和被载物之间的关系。自从文学进入人类生活以来,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被人混淆过,这是因为两者的功能及其界定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然而,当文学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却有人尝试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让形式突破既定的范畴,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这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就是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那部给文学带来新的气象的艺术品就是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金色笔记》。光从语言上看,《金色笔记》似乎显得很平淡,你几乎读不到词藻华美、文学味十足的描述。莱辛所用的语言是日常口语,浅显而明快,不像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读上几行就有些沉重感,字字句句拨动你紧张的神经,挖掘你理性思维的潜能。那些嗜好阅读离奇的爱情故事或冒险故事的读者对《金色笔记》的情节也一定会很失望:这里支离破碎,没有连贯的、完整的故事,激不起你一口气读完它的欲望。有人也许还会觉得它不堪卒读,因为它像一个大拼盘,各种风味的菜肴胡乱混合在一起,使你很难在日常菜谱中找到它的位置。然而,《金色笔记》却以一个伟大的创举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它的成功的艺术实验确立了自己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即使某一天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差不多全被人们忘怀,我相信,《金色笔记》一定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情的历史只会淘汰那些缺乏创造力和智慧的东西,而对于那些具有革新意义的劳动,后人是不会轻易抛弃的。
  • 作者:墨武
    因为大宋更戍法的弊端,狄青虽然在西北战功赫赫,但还是被朝廷征召回京,被委以和契丹和谈的重任,卷入了契丹国的内乱之中……大宋、西夏、契丹、大理几方势力纵横交错,在香巴拉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大哥郭遵并没有死,他告诉狄青一个惊天秘密——他心目中的圣公子赵祯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玩弄权术的阴谋家;狄青敬重有加的义父八王爷也是心怀叵测、觊觎帝位,并让亲生女儿陪伴帝侧,蓄意加害狄青。哀莫大于心死,狄青只想远离这些纷争,救回他心爱的姑娘。香巴拉之谜即将揭晓,要救回今生的挚爱杨羽裳,就要放弃前世的恋人飞雪和郭遵大哥,狄青将何去何从?
  • 作者:落雨辰
    洛长天得到万界师尊系统,可穿越诸天万界,更重要的是,每个月还能指定一个大佬当自己徒弟。全球首富,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他是我徒弟!武道宗师,实力滔天,惹之即死?也是我徒弟!至尊仙王,口吞日月,指灭星河?还是我徒弟!退役兵王、超级医生、顶尖杀手、回归战神、神秘相师、一代神皇、无敌圣王……诸天万界的大佬,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我洛长天的徒弟!
  • 作者:马克思·艾伦·科林斯
    低飞的水上飞机好像镶嵌在大海中的钻石,闪烁着光芒。海水越来越蓝,继而转为灰白,在珊瑚礁和沙滩上,甚至变成了白色;浅浅的水域一时像祖母绿宝石,一时又红艳如中国礼服,然后,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又转成了深蓝色。我们的飞机就要登陆了,能清晰地看到陆地上的凸凹不平。这片地域明显地带有未被人类开发过的痕迹——两三个世纪前,海盗曾隐藏在这里,给这片海域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整块陆地就像一个大胆的印象派画家挥笔而就的画:沿着粉红色的海滩,随意地排列着红树林、松树和矮栋榈我们飞过了靠近新普罗维登斯岛的一片浅滩(这里曾是海盗们特别钟情的地方),浅滩从宝石蓝变为翡翠绿,它和一个泻湖连在一起,环绕着泻湖的,则是一片白得像雪一样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