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校生活 七、初见荀师

在广泛接触名角的过程中,张正芳见到了她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人物——荀慧生。

第一次见面是在1941年,荀慧生应上海更新舞台(今中国大戏院)邀请赴沪公演。当时的张正芳年仅12岁,但一下子就被荀先生的演出迷住了!红娘、霍小玉、十三妹、尤三姐、尤二姐、杜十娘……各个人物,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张正芳说:“荀先生表演的神韵、优雅的身段、传情的唱腔,清晰的念白,一下子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灵。那阵子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吃着饭,都不由自主地模仿荀派,同学们都说我着魔了!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长大之后一定要拜荀先生为师,学好荀派艺术,做一名荀派艺术的继承人。”

1942年,荀先生再度赴沪公演于上海黄金大戏院(今大众剧场)。那时的张正芳和顾正秋,已在戏校担负起青衣、花旦的主演。她们的义父何世枚是名律师,带动律师界专为荀慧生赴沪公演组织了一个“捧牡丹团”,每场戏都要买好多戏票捧场。这样,每天下课后,张正芳和顾正秋连饭都顾不上吃,在街上买点“零食”就一头钻进剧场看戏。

那一期的剧目真是丰富极了。《得意缘》《棒打薄情郎》《花田八错》《辛安驿》《钗头凤》《元宵谜》《丹青引》《大英杰烈》《绣襦记》《埋香幻》《晴雯》《还珠吟》……连续演了一个多月,剧目都不重复。

其间,何世枚先生在上海美华酒家宴请荀先生,张正芳和顾正秋是当然的陪客。征得了义父母的同意,她俩就一边一个地挨着荀先生身边坐下来。张正芳回忆说:“因为想着要说拜师的话,又担心自己还是个小学生资历太浅,所以坐下来,心里就‘怦怦’地跳个不停。后来,我终于找到了个机会,小脸涨得通红地说:‘荀先生,我有句话想跟您说。’老师非常和蔼地问:‘你要说什么?’‘我想……等我长大了想拜您为师!您能收我这个学生吗?’荀先生高兴地笑着回答说:‘怎么不能收啊?你先在戏校好好学习,长大了上北京找我去,我一定收你这个学生,想学什么我就教你什么,好不好?’我听了这话,高兴极了,马上站起来,向荀老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还响亮地用舞台腔说:‘谢谢荀老师!’引得全堂好多桌的宾客都放声大笑,热烈鼓掌……谁知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后,我儿时的夙愿才终于得以实现。”


上海黄金大戏院旧图。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中旬上海戏校全体学生首次登台公演老戏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