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创业风气从肖克利半导体公司开始,逐渐根深蒂固,在这片以斯坦福工业园为核心的谷地上,有不少创业者选择在自己的车库中起步,并创下辉煌的事业。
自惠普的创始人为硅谷带来了第一个“神圣的创业车库”之后,高科技创业偶像们都是从车库开始了他们的公司:乔布斯在车库里创立了苹果公司,雅虎的创办人杨致远与大卫·费罗在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小车库起家,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贝佐斯最早的创业也是在车库。
那年,从美国太阳微公司联合创始人安迪·贝克托斯海姆手中筹得10万美元投资之后,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加州的一个车库里创立了搜索引擎谷歌,走出了这个互联网巨头的第一步。
至1998年,怀揣着创业梦的拉夫琴和彼得·泰尔在靠近斯坦福大学的一家餐馆首次会面,虽然并不是非要从车库起步,但也打算从零开始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当时拉夫琴奔赴硅谷四处寻找创业机会,正经营着一家对冲基金的泰尔则有意投资。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业,便有了后来的PayPal公司。
YouTube创始人、PayPal早期员工、硅谷华裔创业家陈士骏介绍说,PayPal是他的学长麦克斯·拉夫琴创立的网上支付公司。其创业方向几经变迁,最开始是帮助使用Palm手机的用户相互之间完成转账;后来,其业务延伸到互联网上,使得人们可以在网上建立账户、转移资金,取代了传统的邮寄支票或者汇款的方法。
PayPal有着浓厚的硅谷气息。曾任首席运营官的大卫·萨克斯评论说,PayPal从不提倡“推崇管理层”的风气,即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公开表示:“在PayPal,衡量一名员工地位的依据并不是他管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可以阻止他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2002年,eBay收购PayPal不久,PayPal的重要员工陆续从eBay离职。不过,他们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和聚会,这些人多数后来成为了称雄硅谷的创业人才,因为他们巨大的影响力,被媒体冠以“PayPal黑帮”称号。
彼得·泰尔排在第一位,被视为领军人物。离开eBay后,泰尔创办了一家名为Clarium的对冲基金,以及名为Founders Fund的风险投资公司。泰尔本人是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之一,他当年对Facebook投资50万美元获得了10%的股份,如今这些股份的价值已达到数十亿美元。有硅谷“人脉之王”称号的里德·霍夫曼排在第二位,霍夫曼是PayPal创建之初董事会董事之一。在PayPal被出售之后,霍夫曼创建了LinkedIn。LinkedIn于2011年年初上市,让霍夫曼进入了“十亿美元俱乐部”的行列。霍夫曼目前是硅谷最成功的天使投资人之一,他投资的公司包括了社交游戏公司Zynga、Last.fm以及社交网站Tagged。
埃隆·马斯克排在第三位,随着后来创办的SpaceX及特斯拉公司获得巨大成功,他的声誉大有盖过前二者的势头。
其他“PayPal黑帮”成员还包括首批工程师之一的罗素·西蒙斯,他后来创立了Yelp,是美国最大的点评网站。
查德·赫利也是个人物,他是PayPal早期唯一的设计师,毕业于印第安纳大学美术系,临近大学毕业的时候,看到PayPal杂志的招聘广告。在面试中,查德被要求为PayPal设计一个公司标志,而他面试时的设计被PayPal采用并一直沿用。
PayPal最终以15亿美元售出,让早期员工发了一笔大财,都成了百万富翁。早期员工不仅有钱了,还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在硅谷扎下根来。查德尤其幸运,他在一次晚会上遇到了凯西·克拉克,他们相爱并且最终结婚了,凯西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吉姆·克拉克,硅谷图形公司、网景公司等三家10亿美元级公司的创始人,是硅谷连续创业家的代表人物。
YouTube的创始人陈士骏也是“PayPal黑帮”的一员。陈士骏1978年8月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上海,100年前,他的曾祖父被当时的清政府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4年。曾祖父有5个孩子,除了他父亲去了台湾,剩下的都还在上海。1986年,陈士骏全家搬迁到美国,也就是说陈士骏从8岁起,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生活了12年,然后又搬到加利福尼亚州,此后一直在硅谷。
陈士骏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最后一个学期中,急不可耐地辍学就业,加盟PayPal。2005年,他离开PayPal创办了YouTube。YouTube雇用的前10名工程师都是从PayPal出来的。
以“善良的硅谷亿万富豪”而闻名,正在回归学者身份的霍夫曼写了几本书,其中一部名叫《你也可以创业》。“你天生就是创业家。”霍夫曼总喜欢这样鼓励年轻的、有着创业梦想的人,接着他会话锋一转,“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创立自己的公司。”但是,他敦促我们要像那些善于响应变革的大师管理初创公司一样机敏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PayPal是创业者的摇篮,哺育出如此众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可以和谷歌、微软、甲骨文等巨型公司媲美。让人称奇的是,PayPal在2001年首次提交招股说明书时,仅仅只有600多名员工,在被eBay并购前,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发布的最后一季度报中,营收仅有5000万美元。一家小规模的公司在硅谷产生出了称得上“PayPal效应”的创业群,原因还要追溯到PayPal早期的招聘阶段。
Yammer创始人、曾任PayPal首席运营官的大卫·萨克斯总结了PayPal的哲学:首先,他们从不聘请专业的招聘或猎头公司去招聘员工,而是采取一种病毒似的招聘模式,利用员工人脉网络进行招聘。因此他们吸收的成员都和创始人一样具备创业的激情和智慧。
其次,他们从来不信奉什么创业禁忌,而是把试错当作积累经验的过程。出错越多,也就越可能接近成功。另外,坚持留用有远见的创始人而不是去聘请“专业”经理人。
世界级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的执行合伙人、曾经担任PayPal首席财务官的罗洛夫·博沙简单总结说:“PayPal与谷歌的最大不同在于,谷歌希望招聘博士,而PayPal则希望招聘那些放弃博士学位的人,虽然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属于放弃博士学位的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质。”
马斯克和他所创立的X.com公司的员工还是与PayPal有不少差别的,甚至代表了不同的企业文化。两家公司组成新的PayPal公司后,X.com公司的员工大多数选择了离职,而没过多久作为新PayPal公司CEO的马斯克也被赶了出来。不过马斯克和PayPal帮的人,代表着硅谷那帮创业瘾君子,他们即使已经赚了上亿的钱,家里的房间多得数不过来,还是会回到硅谷,在小城租下一间狭窄的办公室,然后绞尽脑汁地工作,每周工作接近100个小时。或者是,即使身患病痛,也要坚持到底,珍惜人生时光。这就是硅谷创业精神的精髓,正是这些“疯子”的努力,最终成就了硅谷这个全世界的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