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红顶商人”辜振甫 1、生逢乱世,阴霾中成长

1917年1月6日,辜振甫出生在台湾一个显赫的豪门富家。父亲辜显荣,经营盐、糖、鸦片等生意,是当时出类拔萃的风云人物。统治台湾的日本政府因辜显荣参与地方产业开发多年,功绩显著而授予他蓝绶褒奖勋章。然而这显赫的家世给辜振甫更多的是“汉奸”的阴霾。

1932年,也就是辜振甫15岁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不但使辜振甫了解了辜家在台北庞大产业的形成,也让他了解到父亲辜显荣在日本占领期间不光彩的历史。

当时,辜振甫带着自己的侍女阿仙坐车回家,同学阿炳忽然对着辜振甫大骂:“你神气个什么啊?谁不知道辜显荣是个恬不知耻的汉奸呀!”

“对呀,大台奸、大汉奸的儿子还那么神气!”其他几个同学也跟着附和。

年轻的辜振甫或许无法完全理解汉奸的意义,但是他知道那是个为世人所不齿的恶名,父亲高大伟岸的形象顷刻间坍塌下来,于是辜振甫倔强地跑回家问他妈妈怎么回事。他的母亲发现无法再隐瞒下去了,而且担心这样的压力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以后的成长,就告诉了他辜家的旧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并以中国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签署了《马关条约》,清政府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同年6月,清廷派李经方出面与日本的桦山资纪在基隆港完成“交割”手续,从此台湾与澎湖落入日本之手。但当时的台湾有志之士反对清政府割让台湾,组成“台湾民主国”,拥立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兼义勇军统领、板桥林家的林维源为议长,在台北一带部署军队抵抗日军登陆侵略。日本出动大批军队与联合舰队进行攻战,6月3日占领基隆。

消息传到台北,出现一片混乱,所有文武官员纷纷逃离,土匪盗贼横行,“民主国”已无法控制局势。这时台北的士绅商贾为保存既得利益,拟好一份请日军前来台北镇压抗日军队的“欢愿书”,但却无人敢冒险前往。这时一个青年人便“自告奋勇”,只身前往告知日本人。这人便是辜显荣。

经熟悉中国的日殖民政府“民政局长”小野遵(此人原本是辜显荣的老师)的介绍,辜显荣得以晋见桦山总督。这样,日军顺利进占台北。这也就是辜显荣“出迎”日军镇压抗日军民而被称为“汉奸”的历史由来。

由于辜显荣“出迎”日军“有功”,1894年底小野遵率年仅30岁的辜显荣到东京接受“单光旭日”等“勋章”,也从此揭开了辜显荣在日本统治台湾时代的显赫岁月。

回台后,日本殖民政府任命辜显荣为台北保良局长,为日本人做事。后来,林献堂所领导的“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通过和平方式积极为台湾民众争取应有的权益,而辜显荣却勾结板桥林熊征、李巡禧等亲日人士组成“公益会”与之进行对抗。

受日本人“保护”,辜显荣在事业上开始发达。1895年,他买下“英源茶行”,改名“大和行”,次年将总部设在家乡鹿港,并在台北繁华地万华设立分店,聘请陈培作为“总支配人”(相当现在的经理)进行负责,从事樟脑、制盐及其他台湾土特产品的外销。随后,大和行在新竹、苗栗、台中、彰化等地设立分支机构,还在日本东京设立办事处,同时购买一艘“大义丸”客货两用蒸气船进行货物运输。

在日本侵占台湾之初,尽管辜显荣“有恩”于日本人,但日本人并没有将他与日本人等同视之。辜显荣因庇护一位台湾同胞而被日本人送进监狱达59天。后来,日本人又对辜的言行不满而对他经营的生意展开“询查”,辜氏在台事业发展受到影响。直到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于1898年2月出任)时代,日本殖民统治者才改变统治策略,对台湾民众的抵抗采取软硬兼施的招降措施,辜显荣因居间协调“有功”,才又开始真正飞黄腾达。

辜振甫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于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努力学习,并且亲自到日本学习先进的生产工艺,他知道自己的未来将要做什么,他要用他一生的时间洗尽童年时候“汉奸”的阴霾。

创富经 英雄不问出身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经历了阴霾童年时代、动乱青年时代的辜振甫比常人对“汉奸”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对祖国与人民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辜振甫经受住了考验,在复杂而又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不断学习、进步,他没有被环境所击倒,而是积极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用心地生活,而他的能力在悄无声息地成长,命运之神也在慢慢地向他走近。

不得不感慨命运安排的精妙,试想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人,在上帝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凭什么你会比别人出色?上帝是仁慈的也是公平的,他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会给每一个人成功的机会,但是能否经受得住命运的考验那就看你自己了。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