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的“商业轨道输送服务计划”的参与者不仅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有它的竞争对手们。比如说,RocketplaneKistler公司也和美国宇航局签订了高达2.7亿美元的大单。这家公司是Rocketplane公司收购了Kistler航空航天公司后在2006年成立的新公司。
遗憾的是,Rocketplane Kistler公司之后融资失败,达不到美国宇航局的资金要求,只好和美国宇航局解除合约,2010年宣告破产。Rocketplane Kistler公司的经历可以说是民间火箭事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典型代表。但不管别的公司发展如何,埃隆仍然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在自己坚持的道路上全速前进。2008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与美国宇航局签订了商业补给服务合同。“商业轨道输送服务计划”负责的是开发部分,而商业补给服务则负责将实际物资运送到国际空间站。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功完成了12次货运发射,赢得了美国宇航局16亿美元的巨额合同。
在商业补给服务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竞争对手轨道科学公司(简称OSC)也参与了进来,并签订了发射8次火箭总计19亿美元的合同。轨道科学公司成立于1982年,曾负责过美军导弹防御系统的建造,完成了使用洲际弹道导弹的固体燃料火箭“弥诺陶洛斯”的制造,连美国宇航局的“星座计划”也分了一杯羹。戴维·W·汤普森是轨道科学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经在美国宇航局任职,是军工企业Fuse Aircraft公司负责导弹系统项目的重要人物,他使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军队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反,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2012年完成国际空间站的人员运送计划——商业载人飞行整合能力项目(CCiCap)后成功获得了美国宇航局的订单,预付金为4.4亿美元。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之所以能够投入火箭开发这个烧钱的行业,很大原因是埃隆从美国宇航局得到了数额庞大的资金。虽然埃隆有出类拔萃的交涉能力和领导才能,但美国政府和美国宇航局能够对毫无背景的埃隆提供如此巨大的资金,也说明美国政府对民间企业的重视。
与此同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技术员数量也在急剧增多。截至2005年11月有160名员工,到2008年已增长至500名,到2010年达到了1100名,2013年甚至超过了3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