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十六个人被戴上枷锁,相互间拴着铁链,步行来到洛阳城北门。
这是汉代经典阙式门,两边高大的门楼上有阙楼,士兵们可以站在里面瞭望城北周围情况,随时向其他各门发出情报。
一层层阙楼的楼身,连接城门两边的城墙上伫立两只高大的铜雀,赤铜铸造的铜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符合汉代人四方兽的理念。
北门平时略显偏僻,守城士兵们也没想到会有谁写标语。日落关掉城门后,都守在碉楼上或吃酒、或赌博。这拨守城士兵早已被更换、流放,主要负责人被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曹操来到城门下,仰望阕顶朱雀,那条标语的原有字迹还在。是用朱砂写的,红色的字体,格外耀眼。“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字体中透露出愤怒和抗争,鲜艳的朱砂字迹透出写字人的满腔激情。
曹操和其他十五人跪在地上,看着城墙上的标语默不作声。
主审官指着墙上的字:说!这是你们当中谁写的?要是都不说,把你们一个个活活打死!快说!
没有人敢说,狱卒们拿着皮鞭站在他们身后,主审官一声令下,皮鞭齐刷刷地落在他们身上。
曹操看着墙上的隶书最后一笔上翘,这才知道自己被小聪明耽误。曹操他们被打得躺在地上,衣服上渗出鲜红的血印。他们连哭喊的力气都没有,死人般地躺着。
曹操趴在地上,感觉全身都麻木,只有游丝般的呼吸尚存。
这顿皮鞭是曹操尝受的第一次来自官家的皮肉之苦和心灵历练,他深深知道冤案害死人,在日后的岁月,紧抓吏治、断讼、立法,让东汉末年的司法办案成为整个王朝少有的吏治清明时期。也许,被冤枉的痛苦与无奈,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理解。
十六个人,谁也不认罪,重新押回阴森、恐怖的黄寺狱。湿漉漉的地下牢房内,墙壁斑驳。墙上点点黑色印记,是前人留下的血渍。
他们也许真的有罪,也许被冤枉。可很多人的生命和前程都被门口巨大的狱兽吞噬。
曹嵩只能跑去求曹节,这事儿一定不是曹操干的。
曹节也早有准备,拿出曹操在狱中抄写在木板上的字迹:阿瞒的笔迹和墙上的很相似,你要我怎么救他?
曹嵩一眼看出这不是曹操日常笔迹:这不可能,他从来不这样写字。太学所教字体,贤弟应该知道。
曹节眉头一皱,渐起疑心:这字体……难道?
曹嵩拿着笔迹,对曹节说:这孽障,一向自作聪明,可能认为变化字体,就能脱掉干系,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
曹节沉吟:你去拿他平时写的字来。
曹节也很想救曹操,他和曹嵩之间的那些勾当,是一损俱损的关系。他们两人聚集起来的财富,至少有几间房子之多。曹嵩要是倒下,损失这条历经十数年才建立起来的贪腐线,弄不好还要被弹劾、查办。
曹节拿到曹操的日常书写字迹,确实跟木板上标语内容的字迹不同。曹操在太学接受教育,字尾上翘的变体笔法,自然不被允许。
曹节也不想打击面太广,有意宽待太学生。再说,太学生也没有理由写下那样的挑衅标语。他们有学籍,不能随便离开洛阳,如果要做那样的事,很容易就被查到,其他六个太学生得到释放。最后只剩下无门无路无后台的游学士子,当作和“党人”有牵连的罪犯,被长期关押在黄寺狱。
曹节责怪刘猛贻误时机,给真正罪犯逃跑、隐匿的时间,剥夺刘猛左校之职,罢黜回乡,没收所有房地财产,带着家小凄惨地离开洛阳。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曹节等派专人暗中查访元凶。
曹操回家养伤。
这件事,让曹操尝到自作聪明的滋味。第一次感受到政治迫害的威力,无辜卷入的事件尚且如此,皇帝大于天,太监遮着天,普通官员如何说理去?
俗话说“政斗猛于虎”,玩政治,至少要有十二分的小心,否则就趁早给自己准备一副棺材。
官场深似海,这次标语事件,让曹操有了深刻的心得体会。如此险恶的官场。曹嵩却能如履平地,一举登上大司农之位,还能屹立不倒,确实有太多的艰辛和不容易。
曹嵩分明感觉到了曹操对他的敬意和感激,邹氏端着烛台,曹嵩默默地为曹操处理背上的伤口,用无言传递着父亲对儿子的深爱。
曹操看着油灯下曹嵩的脸庞,虽然逐渐老去,却让曹操仰视。很快就要升入四年级的曹操,除了甩掉“差等生”的帽子,心智显然很不成熟。能有什么样的教育和阅历,让他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