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魔兽少年 荒诞不羁少年时

社会如此,令日后登上帝国政坛,现在还处在小学时期的曹操等一批学生,学习状况混乱不堪。全班二十六个学生,有十一个因为父辈贬官、流放而退学。原本怨恨曹操出身的同学们,一个个遭到株连离校而去。同学胡母班因为伯父被贬官,回到了泰山老家。

袁术在家里是袁绍的克星,人前人后称呼袁绍“那小娘养的”,唯有曹操不计较,跟长一年级的袁绍玩在一处,这令袁术怀恨在心。两家住对门,什么事只要站在当街一声喊抬脚就到。两家之间的石板路都被他们俩的鞋底磨出了亮光。

曹操的鞋底磨得多一点,因为直到十五岁还是独子。曹嵩倒是很想纳妾,问题是他自己不行,即使纳了也是白纳。曹家长期只有一子,曹操又生成这样,曹嵩提心吊胆,担心“绝后”。

还有一样担心的,是曹操的身高问题。如今正是他长身体的时候,身高却如三九天的麦苗没什么动静。曹嵩不止一次这样地想,要不是父亲曹腾确实是太监,街坊和同僚一定以为曹操是他“扒灰”生的。曹操的身高、相貌、还有秉性,像极了曹腾,这恐怕也是世人总能记起曹操是曹腾养孙的原因之一。

曹操生得矮小,精干,总比同龄孩子的身高差两岁光景。曹腾童年就被去了势,影响了长身体。不过他的职业是太监,矮一点无所谓。曹操就不行了,骑马打仗够不着镫子,做官治世压不住气场。是什么原因让曹操长得这么矮?想了好久也想不通……曹嵩突然将重复无数遍的想法戛然止住,吹灯起身穿上鞋到院子里叫上阿才来到曹操房间。曹操已经睡去,看见猛地进来两个黑影,吓得一骨碌坐起来,曹嵩还没等曹操明白过来,要阿才按住曹操的头,他按住曹操的脚,吓得曹操杀猪一般喊叫:父亲?阿才?干吗呀?我这几天没干什么,哎呀,妈呀……

曹操的喊声小下来,情绪渐趋稳定。曹嵩和阿才是在拽他的身体,要给他抻抻长。虽然被拽得生疼,曹操想要是能拽长点也好,省得袁术人后称他“那个大半截”。

国事平定,曹节又腾出手来搞教育,师资基本配齐,小学部又恢复往日的秩序。

太学是大汉帝国的最高学府,其小学部的课程从西汉到东汉,至少沿袭、改良了数百年。系统性强,安排有序,每科都有不同的先生授课。他们起码都是太学大学部毕业的学子,是古典经学的佼佼者。

比每天晚上抻长身高还痛苦的,是全部恢复的课程。永无尽头的死记硬背,常常使曹操把多篇典籍背得串了位,《论语》中有《礼记》,《道德经》中有《墨子》。这还不算最糟糕的,还有基本算数、历法、星象、云气;学作辞赋、郊游、初级野外生存训练;骑马、射箭、跑步、负重、涉水倒很令曹操愿意学习。他更喜欢课外活动,项目丰富:掷铁球、搬石磨、举石锁、抱粮食、踢毽子、捉迷藏、找东西、猜谜语、魔术、杂技等。

不过他对手工课没多大兴趣,怎么也编不了席子。汉代没有家具,都是席地而坐,所以席子用途广泛,需求量极大,是社会生产生活主要的资料;同学戏称曹操编的席子安上框当提篮使。当时社会分工不明显,一个人需要掌握诸多技巧,才能生活下去,所以还要学习箍木桶、编篮子、缝衣服、裁剪……虽然学得不怎么样,至少掌握了技巧。万一真要被逼成天涯沦落人,这些手艺都还能将就用上。

以曹操为首的官宦子弟们,在课上假作努力学习,下课后就成为“魔兽”少年,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洛阳的每个角落。打架、偷东西,帮闲又帮忙,看谁家办丧事,就凑上去磕头。看谁家办寿宴,就挤进去拜寿。找个地方坐下来吃饭,主人家虽看出端倪,并不敢得罪,如同要交“保护费”般自认倒霉赔上酒席,他们被坊间悄悄称为“混吃帮”。

曹操早晨来上学时看到一户人家办丧事,来到学校,跟袁术他们商量:今天的课没意思,中街一户人家举丧,看起来是个大户人家,不如前去“甩”一顿。

曹操如此提议,几个同学一拍即合,丧宴上有免费吃喝,还有道士念经超度亡魂,亲人朋友哭丧吊唁,真是有得吃有得玩有得看。

六七个少年乘先生未来教室之前,赶去中街“吊丧”,这户人家排场果然不小,纸马、花圈一直摆到街头。还有人陆陆续续举着丧仪用物朝这边赶来,沿途停满了车马,前来吊丧的官员不在少数。

曹操和袁术、张邈几个,穿过花圈列阵,拜完死者,在主家引领下,寻找靠近道士念经的席位坐定。

曹操一行刚落座,便看见曹嵩和其他官员也在。他们吓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曹操示意诸位镇定。

曹嵩正在和同僚们一边吃一边小声说话,一抬头发现曹操在席,如同看见越狱的犯人:咿?你怎么来啦?

曹操表现得比曹嵩还意外:父亲,您不是让阿才告诉我一起来这儿的嘛?

曹嵩还想再问,身边几个同僚由衷赞叹:大鸿胪真是教子有方,吊唁还要带贵公子一同前来。

曹嵩面上打哈哈,心里生疑虑。

曹操心想:这顿饭哪里还吃得下去,本来想要闹一闹灵堂,装一装鬼,这下没戏了,只得匆匆退出。吃完饭时间还早,这会儿去了学校,一定会进不了教室还挨骂。干脆去西市看杂技。

西市上人来人往,他们一到,胡人打扮的伙计就远远招呼:小爷们,里面请。

曹操他们大摇大摆地进去,表演正在进行。曹操他们刚才虽然吃得谨慎,但没少吃,这会儿都有点困了,叉着腿躺在条凳上睡去两个。台上表演喷火,曹操喊道:这个看过了,没意思,换吞剑。

张邈等附和:对,就要看吞剑!

可节目单上是“断舌重接”,演员已经上场。

演员在亮相,曹操等人在下面小声商量,频频点头,露出坏笑。

表演者是天竺人,卷发碧眼大嘴高鼻梁,右耳朵上缀着只大耳圈,把耳朵肉都拽出洞来。

观众们看到他用刀把舌头血淋淋地割下来,吓得捂住嘴屏住气。

曹操等起哄:假的!假的!

曹操他们这么认为,台上伙计只有将断舌头放在托盘里,端下台来给各位观众鉴定真假。

大人孩子们都吓得浑身发颤,曹操和几个同学低声合计,发出低声坏笑。舌头端到曹操跟前,几个一起聚拢过来。伙计害怕被这几个少年识破是假舌头,故意将托盘猛地凑近吓唬他们。谁知曹操快速将舌头拿在手里,舌头早已冷却,鲜血是后涂上去的。根本就是一根猪舌头,或者是狗舌头。

曹操朝观众大叫:这是假的!他们糊弄人!

台上台下顿时大乱,从后台蹿出几个天竺杂技演员,直奔曹操他们,要抢回那根假舌头。

谁知他们早有预谋,边打边退,闪出场子。跑到街上,一溜烟消失在小巷深处。看看身后没了人,才停下来喘气,曹操拎着舌头晃悠,抬头看看太阳位置,哈哈大笑:这会儿该下课了,走,用这个吓唬那帮书蠹去。

同学们一呼就应,鱼贯一般跑向学校,不一会儿就到了教室外面,先生正在讲《礼记》:《礼记》分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

曹操他们来到走廊上,先生对这几个的逃课已经见多不怪,假作不知道。可班上的学生被扰得无心上课。

曹操把假舌头一半含在嘴里,一半耷拉在外面。

身旁的张邈假作惊慌失措:先生,曹瞒他快不行了!

班上的同学看到舌头,吓得齐声惊叫,先生慌忙起身喊:曹瞒,你的舌头怎么啦?

曹操假作晕倒,吓得先生慌忙喊:来人!快来人啊!曹瞒不行了!

事情越闹越大,连总长都赶来,看曹操的舌头是怎么回事。当众人明白真相,教务主任秦畾震怒:要曹大鸿胪把他的儿子领回去!

已经忍了曹操八十回的教务长秦畾,这回绝不打算再忍。世故圆滑的曹嵩,如何过得了这第八十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