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一半军阀,一半英雄

唐继尧重九起义使云南脱离清廷而独立,成就共和,而护国运动则被称为东方世界的光荣革命,它制止了中国历史的一次大倒退,与蔡锷和李烈钧一起被统称为“护国三杰”,再造共和。又创办东陆大学,在云南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还修建云南第一条公路。然其后期却卷入军阀混战,对抗社会革命进步,连年征战,使云南金融崩溃,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远大抱负

唐继尧字蓂赓,1883年生于会泽县一个家境虽不富裕,但重视子女教育的书香门第。

1904年,在国势艰危的情况下,清政府下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日本留学,唐继尧被当地官府推荐。当时,许多士绅及其子弟都视出洋为畏途,此时新婚刚刚三个月、21岁的唐继尧却非常渴望出洋。他慷慨激昂地表示:乘长风破万里浪,男儿壮志也,何惧为?况负笈异邦,学成救国。正吾辈今日之责。新婚妻子袁氏也支持他出洋,深明大义地说:以情论何忍离,以学论又何忍留耶,譬如之蛟龙终腾云雾上耳!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令唐继尧感动不已,后来在日本留学期间,唐继尧还深情地写下了《寄内诗》:一语蛟龙记尚清,私情公义两分明。以纪念此番情意。

出国前,唐继尧填报的专业是工科。抵达日本一段时间后,他深感时不我待,救国救民刻不容缓,毅然改学陆军,进入东京振武学校陆军预科。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表明了自己之所以做出如此抉择的原因:工业缓不济急,不如学陆军,异日庶可为国家效用。

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唐继尧便成为最早加入同盟会的会员之一,追随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目标,投身于革命实践。1906年,唐继尧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炮兵联队见习期满后又进入日本士官学校炮兵科深造。1909年初唐继尧学成归国,执教于云南讲武堂,培养军事干部。两年后,便参与策划、领导了云南“重九”起义。

唐继尧在1905至1908年留学日本期间写下了187则真实记录自己思想感情的随笔,集为《会泽笔记》,还写下了一些诗作,后辑为《东大陆主人言志录》。从《会泽笔记》(以下简称《笔记》)和《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的诗作中,我们可感受到青年唐继尧的那种强烈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他在《笔记》之123则中慷慨激昂地写道:男儿应使一腔血洒为万顷甘霖,得润苍生;在《笔记》之79则、之167则中明确表示:我良知最清明者,为爱国救民四字;当此国家危难之时,吾辈岂可存丝毫自私之念,而不精诚团结,以谋挽既倒之狂澜乎?

唐继尧的理想是:不速使中国富强,凌驾欧美,俯视列强,枉为20世纪之中华男儿,生何如死!男儿应发愤图强,使国家复兴。但身居异国求学深造的唐继尧,此时尚处于报国无门的境地,在《笔记》之159则中,他写下了“甲庚耻,犹未雪;英雄恨,何时灭”的词句。很明显,这是化用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词句,以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之作。他在《笔记》之47则中强烈表达了洗雪国耻的愿望:故吾不生则已,吾生必尽雪之。类似这样发愤报国雪耻的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在《笔记》中随处可见。

唐继尧除在《笔记》中大胆表露了奋发图强、报国雪耻的强烈爱国感情之外,留学期间还写下了若干诗作,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炽烈的爱国情怀和奋发图强的青春热情。真乃“诗言志”矣!这些诗作豪情万丈,激昂慷慨,充满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

综观唐继尧青年时代的这些诗作,诗风雄健,豪情满怀,气势不凡。至今读来,仍能令人激动不已,荡气回肠,深为青年唐继尧那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后来,唐继尧自号“东大陆主人”;在1923年东陆大学成立时,又为大学确立了“自尊、致知、正义、力行”的校训,一再寄托了自己的远大抱负。而今,80余年过去了,“自尊、致知、正义、力行”的良训,仍激励着云南大学的莘莘学子胸怀远大理想,知行合一,坚忍不拔,勇往直前。

青年时期的唐继尧绝对想不到,他的这些救国美梦,随着他的飞黄腾达,逐渐地销声匿迹了,甚至有时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开了历史的倒车。

私吞公款

大多数人认为护国战争把云南搞穷了,可算细账就知道,大量的血汗钱是被唐继尧侵吞了,并没有用于支援护国军。

唐继尧被袁世凯封为开武将军一等侯的时候,月俸3万元。护国第一军数千人慷慨悲歌上战场与强敌作战,唐继尧只肯拨给1万元,相当于他个人月俸的1/3。幸亏罗佩金以家产做抵押借得10万元,护国第一军才得以开拔。

李丕章说:“终护国之役,前方军用只是这10万元和后来贵州刘显世协助了5万元。云南在这段时间内除了支付留饷留薪外,对出发作战的部队,没有饷糈上的接济。”

护国起义爆发时,唐继尧派人把中国银行用于筹办云南分行的兑换券200万元强行取出,中国银行立即宣布那些兑换券作废,根本无法流通。唐把作废的兑换券发给护国第一军100万元,第二军8万元,挺进军10万元。那些兑换券后来被云南都督府向社会宣传为纸币,再后来又被国民党高级干部李宗黄宣传为银元。

李烈钧入滇时带来很多华侨捐款,交给唐继尧20万元。唐委任李为筹饷总局总办,“在南洋筹饷一百五十万元之谱”,但李烈钧率领护国第二军出发时,唐继尧分文不给。“第二军军饷由李自筹,滇只出军人”。

海内外爱国人士大量捐款陆续解往云南,云南人民也在节衣缩食,筹集了大量资金。1917年云南都督府得到的饷糈数额,9项收入合计为907.84万元,这对于年收入仅五六百万的云南财政来说,的确是巨大的财富,可是用于军队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钱。

当时,滇军政府与洋人商议,将盐款200万截留云南不解中央,稽核所已允照去年中央允准月拨12.5万,现滇军政府已派人自赴产盐地另征。

封建帝王搞家天下,唐继尧在军政势力能够控制的地方也搞家天下,把公家的钱财当作自己的钱财,并且通过各种收入渠道转进私人账下,他如果把装入腰包的钱拿出一小部分来充当军费或办私立东陆大学,就叫做私人捐款的高风亮节了。

民国五年,陆军薪饷343万元。这钱的使用就很有猫腻,因为蔡锷、李烈钧、黄毓成率领的护国军没有得到薪饷,袁世凯死后唐继尧把扩招的军队大量派遣进入四川抢占地盘,那些扩招部队离开云南也要“就地筹饷”,向驻地四川索取薪饷。大部分的军饷都不再由云南开支,这343万元薪饷是怎样花的呢?

唐继尧通过亲信,控制了主要的金融税收部门,随心收支,任何人都无权过问。其中大烟税和烟酒税两项,各有数目不明的一部分,年年照例解交唐继尧的私库。

唐继尧统治云南期间,把持云南收支,利用手中权力专制独断,化公为私,港报载其家私,数达3000万以上,成为富甲西南的大财主。

人们都说军阀是坏东西,但个人品质不一样。别的军阀搞家天下,虽然把财政公款列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想用多少钱就用多少钱,但失去职位势力后,财政公款也随之失去了。唐继尧异常狡猾,他不但把云南督府的公款看作自己私产,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而且还把大量钱财另外装入私人腰包,当他在政治军事上垮台以后,虽然财政厅的钱归公了,但私人腰包还是富得流油,谁也比不上。

两次拒帅

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唐继尧则被北京政府任命为云南督军。段祺瑞作为北洋皖系军阀头子,大权在握,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军事独裁。

为了反对段祺瑞的军事独裁统治,孙中山决定发动以反对假共和、维护真共和为主要内容的护法运动,于1917年9月1日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孙中山被广州非常国会推举为军政府大元帅。鉴于滇系唐继尧、桂系陆荣廷也表示了拥护护法的愿望,在孙中山的推荐下,非常国会又推举滇系首领、云南督军唐继尧和桂系首领、两广巡阅使陆荣廷为元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宣布赞同护法的唐继尧、陆荣廷都拒绝接受护法军政府元帅职务。唐继尧在9月7日、8日先后给孙中山和广州非常国会各一电,谢辞元帅职说:元帅一职,愧不敢当。舆论为之哗然。滇军内部高级将领也有多人给唐继尧发电报,劝其勿拒绝;孙中山也给唐继尧接二连三地发来电报,婉言劝慰;但唐继尧固执己见,不为所动。由于唐继尧、陆荣廷拒绝就职,军政府的六部总长有五位迁延观望也不就职,只有张开儒宣布就任陆军总长职务。这就使护法军政府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著名学者、革命家,时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的章太炎见此僵局,乃主动请缨,表示愿去滇、川等省,宣传护法主张,做唐继尧的工作。孙中山遂派章太炎为护法军政府特使(总代表),偕同议员5人、随员2人,携带元帅证书、印信和有关文件,前往云南,劝唐继尧就职,以维护军政府。

1917年10月下旬,章太炎一行到达昆明。为示隆重,章太炎事先特制了两面特大的红旗,由两个高大的青年扛着作为先导,以壮行色。唐继尧也穿着上将军服,亲自到昆明火车站迎接。章太炎一下车,唐继尧即趋前问候,执礼甚恭。当天,章太炎一行人被安排在昆明八邑会馆居住。

唐继尧对章太炎的接待甚为热情周到,每天下午都请章太炎一行到督军府欢宴,常至深夜,如此长达半个月之久。但谈话却东拉西扯,不接触实质性问题。孙中山来电催询,章太炎只得向唐继尧摊牌,以朋友绝交相威胁,唐继尧才勉强收下了元帅证书、印信和有关文件。然而,唐继尧仍不公开宣布就元帅职,所发公文、号令,仍称“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

11月4日,唐继尧率师赴贵州毕节,准备向四川进军,特聘章太炎为“滇黔联军总参议”,一同前往。章太炎任务尚未完成,只好同行。出发前,章太炎特制一大旗,上书“大元帅府秘书长”几个大字,颇引人注目。章太炎借此表示自己虽然表面上接受了“总参议”之职,却不就职,打出的旗号仍然是“大元帅府秘书长”。而且这个大旗,比唐继尧主帅的旗帜还要大三分之一,以显示其地位更高。此后章太炎又多次做工作,仍无结果。延至1918年1月,章太炎终于离开唐继尧,去了四川。

这段时间,孙中山频频给唐继尧发电报,还对唐继尧做了若干让步和迁就,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承认他自称的“靖国军”总司令。但是孙中山的苦心迁就和耐心等待,终未能达到目的。直到1918年5月,由桂系主使,滇系呼应,政学系表演,终于将广州护法军政府改组,排斥孙中山,与北方军阀妥协,使军政府成为议和机关。孙中山满腔气愤,于1918年5月4日发表了《辞大元帅通电》,指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

军政府改组后,将大元帅改为总裁制,孙中山虽是七总裁之一,却处于无权地位。孙中山绝望之余,遂离开广州。前往上海,第一次护法运动以失败告终。曾经拒绝就任元帅职的唐继尧、陆荣廷,在军政府改组为总裁制之后,立即宣布就总裁职,这与他们拒绝就任元帅职的消极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22年底到1923年初,支持孙中山的滇桂军打败了背叛孙中山的粤军陈炯明部。孙中山于1923年2月由上海返回广州,第三次建立广州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与和帮助下,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准备出师北伐。此时处境困难的唐继尧,派人到广州,向孙中山表示愿意参加北伐,讨伐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势力。孙中山考虑还是应当争取唐继尧,遂于1924年9月11日,在广州召集的政务军事联合会议上,推举唐继尧为广州军政府副元帅,并电促唐就职,率师北伐。孙中山任命唐继尧以副元帅兼川滇黔联军总司令,主持三省北伐军事。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唐继尧却再次拒绝就任副元帅职。

当时,唐继尧的主要意图是要发展自己的力量。他打出了讨伐“曹锟贿选”的旗帜,在昆明召集川、滇、黔、粤、桂、鄂各军代表会议,宣布成立“建国联军总司令部”于昆明,组建了建国军15个军,准备北伐,问鼎中原,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广州军政府,因此拒绝就任广州军政府的职务。唐继尧再次拒绝孙中山广州军政府的职务,表明他在错误的道路上愈滑愈远。唐继尧根本不满足一个空头的副元帅职务,也不满意仅仅是川滇黔三省联军的总司令,他是想当七省“建国联军总司令”。他的拒绝就职,表明与广州军政府断绝了关系。

1924年底,孙中山北上,背叛孙中山的粤军陈炯明部于1925年1月分三路进攻广州。唐继尧以为大好时机已到,与粤军陈炯明、桂军刘震寰部相勾结,派兵进攻广西、广东,企图联合推翻广州军政府。战斗尚在进行之中,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到昆明,早先拒绝副元帅职务的唐继尧,却于3月19日在昆明发出通电,声明已于3月18日在云南昆明就副元帅职,企图以副元帅递补孙中山大元帅的缺位。广州军政府即于3月19日的当天,谴责唐继尧的可耻行径,并通电讨伐唐继尧。唐继尧并不甘心,5月又派代表与广州的驻粤滇军总司令杨希闵、桂军总司令刘震寰等人以及香港当局代表密议,准备颠覆广州军政府。6月,广州军政府先发制人,“东征军”回师广州,击溃反对广州军政府的以杨希闵、刘震寰为首的滇桂军阀部队数万人,使唐继尧的阴谋未能得逞。

东大陆主人轶事

1909年,唐继尧和其他云南留学日本、毕业于士官学校的同学学成归国,回到北京时按规矩谒见清政府的军政大员时,军机大臣徐世昌说唐继尧的名字犯讳,要为他改名字;在北洋军中身居要职的冯国璋看中其人品、学识,意欲招他为婿,唐继尧都予以拒绝。他说:“名字是父母所取,不能更改。在家父母给我成了亲,我不能违反父母之命弃妻另娶。”可以看出,唐继尧对父母的尊重,对妻子的深情,更可以看出他不依附权贵的情操。

唐继尧把孝敬父母视为人生第一要义。他说:“一个对父母不孝的人,绝不会爱国爱民,更不会忠于职守。这种人不论他有多大本事,我也不会重用他。”他以这种理念为准绳,考察下属德行的优劣,从而决定对他们的选拔和升迁。

唐继尧的家庭虽是书香门第,但并不富裕,生活仅能自给自足。会泽习俗,女儿所穿的鞋子,必须由母亲亲手用彩色丝线绣上绚丽的花朵图案,否则会被邻里讥笑为“瞎鞋”。过年时如果哪家的女儿穿了“瞎鞋”,必定会遭到乡亲的嘲笑。每到年关,母亲总是为三个女儿的绣花鞋缺钱买彩色丝线而烦恼。年轻的唐继尧为母解忧,仗着自己满腹珠玑、一手好字,在家门口摆张桌子,为邻里乡亲写春联,挣钱给母亲买彩色丝线,为妹妹们绣鞋。

唐继尧极重亲情,弟弟唐继仑英年早逝。唐继尧非常爱护三个妹妹,除教导她们提高文化素养,还要她们关心国家大事。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在洪化桥唐宅秘密开会准备起义,唐继尧为使妹妹们领会革命道理,培养她们的参与意识,要二妹菀赓为与会人员煮宵夜,让年仅15岁的三妹蕙赓带着四妹芸赓在门外站岗放哨。

在妹妹当中,唐继尧特别钟爱三妹唐蕙赓,为她讲解时政要闻,教她赋诗习字。

唐继尧极为重视三妹的婚嫁,当年省内外许多高官显贵知道他有一个端庄贤淑、待字闺中的妹妹,都想攀龙附凤,登门为子求亲。唐继尧看到求亲者多为公子哥儿、纨绔子弟,便一一拒绝了。董泽留学日本和美国期间,曾两度辍学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于1920年从美国取得双硕士学位后回到云南,向唐继尧提出在云南创办大学的建议,深得唐继尧赞同。唐继尧在和董泽的多次接触中,看到董泽是热爱祖国、胸怀大志、学识卓越、品德高尚、堪当重任的热血青年,正是自己理想的妹婿。唐继尧没有封建家长的作风,他认为婚姻大事,必须要得到男女双方的同意,不能由长辈或上司一手包办。那时还是缺乏自由恋爱、社会风气较为封闭的年代,特别是唐家这样的家庭。为此,唐继尧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每当他和董泽商谈办大学的公务时,要三妹在客厅侧房里不露面、不动声色地对董泽进行观察。唐继尧也如实地向董泽介绍三妹的情况。直到他们双方都认可时,才为他们举办了婚礼。以后事态的发展证明了唐继尧慧眼识才。董泽在唐继尧委任的多项要职中不负重托,在创办东陆大学,振兴云南教育,发展交通,稳定金融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称号。

唐继尧自幼博览群书,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再加上以孝悌忠信传家的家风,即使身为执掌全省以至于数省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统率千军万马的联帅,对人却始终温良谦恭,从不疾言厉色,颐指气使。他关怀下属,每逢元旦、中秋等节日,他都离开家人去和厨师、侍卫等一起欢度。聚餐时他总要年纪最大的厨师坐在上座,并举杯感谢他们长年为自己家人付出的辛劳,对他们不能和家人团聚表示歉意。唐继尧有生之年,和下属一起过年过节成了惯例。

唐继尧很有幽默感,他常以风趣的语言和做法来化解下属的尴尬处境。一次在军务会议散会后,牛以椿参军走到门口时,忍不住连续放了几个响屁。唐继尧恰巧走在他的后面,牛参军感到自己在长官面前失礼,局促不安。唐继尧不动声色,过后叫副官送了一篮新鲜荔枝给牛参军,并叫副官转告:“牛公年纪大了,消化不好,胃气不畅,特送上新鲜水果,吃了可以消消气。”这特异有趣、别出心裁的处理方式,不仅消除了牛参军忐忑的心情,还使他感受到长官的关怀之情,心中倍感温暖。

唐继尧为表自己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情怀,自号“东大陆主人”。他有个既少读书,还很自负的堂兄弟,根本就不理解称号“主人”的含意,也自称“西大陆主人”。唐继尧对他的无知感到很可笑,诙谐地对他说:“洋人恶得很,你居然敢当他们的主人,就不怕他们兜屁股一脚把你踢回来?”

唐家有爱花的传统,在庭院里广种花木。有一年缅桂花盛开,发出缕缕清香。有个侍卫下班后忍不住偷摘了几朵,突然看见唐继尧迎面走来,情急之下,脱下帽子,把花藏进去戴到头上,惶恐地立正敬礼。唐继尧走过去摘下他的帽子,把花拿出来递给他,和颜悦色地说:“不要怕,爱花是好事,不要把花捂蔫了,快拿回去养在水里。”逗得侍卫笑了起来,浑身轻松地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