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石破天惊圣人出 意外的结局

安化王朱寘起兵造反的消息,飞报朝廷。

有书上言之凿凿地说:权奸刘瑾接到消息,隐匿不报——但刘瑾哪天接到的消息,拖延了多久,为何不报这事,却没有交代。可以断定隐匿不报之说,只是个习惯性的说法:既然刘瑾是个大权奸,那铁定是隐匿不报的。如果他不隐匿而报了,那还叫什么权奸?

实际上,这么大的事儿,谁敢隐瞒?但在奏报武宗皇帝之前,必须要证实这个消息的可靠性,万一下面哪个小官把小规模群体事件报成了造反,你不核实,岂不要弄出大错?但一旦这个消息得到几方面的相互印证,那就可以确信是真实的,这时候再奏报给武宗皇帝,也不能说迟。

确信安化王真的反了之后,武宗命令廷臣立即开会,商量如何解决这个麻烦。廷臣开会,头一个建议就是废除审计大检查,废除刘瑾创办的盘查法。理由是正是这场审计大风暴破坏了大好局面,才导致了安化王朱寘的造反,所以审计大检查不取消,国无宁日。

刘瑾这时候才知道事情之严重,命令各地正在审计中的锦衣卫急速回京,以免再起乱子。

然后廷臣推出第二个议案,废除奖惩制度,也就是废除刘瑾创办的罚米法。正是罚米法破坏了大好局面,才导致了安化王朱寘的造反,所以罚米法不取消,国无宁日。

连各地开展审计大检查的锦衣卫都撤回来了,罚米法名存实亡,刘瑾只有认命。

全部的目的都达到了,廷臣这才说实话:实话就是大家都是混饭吃的,不敢招惹安化王朱寘。因此大家建议,将已经开革的老臣子杨一清召回,令其总制陕西、延绥、宁夏及甘凉各路军务,剿平安化王。

计算一下时间,安化王反叛是在四月初五,消息传到京城,是第三天,四月初八,然后是廷臣开会,集思广益,热烈讨论,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到了四月十五日,才任命泾阳伯神英出马。又拖了六天,才将老臣子杨一清揪出来赶场救火。扣除消息传报的三天,廷臣整整扯皮了两个星期。

所以杨一清及大太监张永,是四月二十六日才率京军三万人从北京出发,沿途浩浩荡荡,风尘仆仆,正行之间,就见前方马蹄卷尘,一名信使如飞而来:报,游击将军仇铖有表上奏。

游击将军?这个官有点儿太小了。

杨一清命人接过信使的书信,问道:怎么个情况啊?

信使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游击将军仇铖已经擒获反王朱寘,余者千人一并在押,只待大人一到,即行献俘。

真的假的?杨一清听得直眨巴眼儿,那仇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手下才几个人手?安化王朱寘既然造反,必然是深谋远虑,手下死士定然无数,岂会这么容易被摆平?

可这是真的,事实上,游击将军仇铖摆平安化王朱寘的速度与效率,已经创了世界纪录,只不过十八天的工夫,就将这场叛乱彻底平定了。

这个速度,纵然是已经晋阶到圣贤阶段的王守仁,也无法办到的。

那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仇铖,他又是如何干成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