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计算智商密度的话,那希格玛大厦一定是世界上智商密度最高的办公大楼之一。”在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这几乎是每个人都听说过的一句话,但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幽默,这是事实。
现在,在中国进行“智造”的不仅只有中国人,还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
担任高级人力资源总监的毛丹妮来自南非,在获得来华工作的机会之前,她已经开始学习中文。她在微软总部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2006年7月来到中国。因为“在美国,招聘、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已经很程序化,中国却有更大空间”。仅2006年一年,毛丹尼就为中国研发集团吸引了60名国际人才,其中有不少是世界级大腕。
罗伯特·帕克,研发Powerpoint的灵魂人物,参加过7个版本的Office软件的研制,目前在微软中国研发集团负责新产品的市场。“深蓝之父”许峰雄是资深软件架构师,曾用计算机打败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威震世界,在张亚勤的召唤下,加盟研究院。
为什么他们愿意来到中国?对这些已经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到顶级的科学家而言,在中国工作的物质条件自然与在美国不可比拟,但中国给他们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和改变世界的机会。在中国这个每天都有变化的市场,有可能开发出影响全球的产品,这无疑极具吸引力。
自20岁起,微软亚洲工程院的院长张宏江就一直在海外求学、工作,担任惠普研究院多媒体组经理时,就已经成了多媒体搜索的鼻祖人物。无论是在丹麦、新加坡还是美国,他从未待在任何一个城市超过5年,北京却是一个例外。从上世纪90年代末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伊始,张宏江就和张亚勤一起打拼了,如今已经超过了10个年头。
研发集团战略合作部总经理申元庆麾下负责技术授权的萨拉,甚至个人在美国拥有好几家公司,她把这些公司交给别人打理,自己却跑到中国来给微软打工。申元庆总结说:“‘中国热’的确是越来越热,现在已经有一种老外们挤破头都想来中国的感觉。”
在许多人看来,如今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正像15年前的微软总部,充盈着创业的氛围。对于这些海内外顶级人才来说,中国正在成为一种机遇。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最先复苏的地区,中国的市场需求还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张亚勤心目中勾画着更加耀眼的计划,而酝酿之后的创造还需要更多的精英加盟。
“2001年的7月13日无疑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当天的情景—在燕莎的酒吧里,我和朋友们一起等待着最后结果的揭晓。晚上十点多,当萨马兰奇在电视里宣布北京赢得2008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整个酒吧沸腾了。中国人、外国人,相识的人、不相识的人,都起立欢呼、相互拥抱,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幸福与自豪。在那个时刻,小小的酒吧好像已难以容纳人们四溢的欢乐,大家都冲到街上,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汇聚在一起,涌向长安街,涌向天安门。”这是张亚勤对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时的回忆。
那个晚上,很少熬夜的张亚勤为中国申奥成功失眠了。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时隔7年之后,就在离奥运会开幕仅有两天的时间时,他能够有机会亲手举起那个要在全球五大洲传递的奥运火炬。
2008年8月6日上午10点,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不到48小时,在众人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北京169号火炬手张亚勤从奥运车队的车上下来了。身穿奥运火炬手服装的他,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兴奋。他点燃了手中的火炬,与168棒传递者痛快地击掌,然后踏上了属于他的那数十米路程。一路上,他右手高举圣火,左手不停地向旁边的观众竖起大拇指,边走边高呼“中国加油,奥运加油”。
这时的张亚勤感到无比的自豪。就连老板比尔·盖茨在得知张亚勤成为北京奥运火炬手后也十分羡慕,曾询问他“是如何成为奥运火炬手的?”“在什么地方跑?哪个时间跑?能跑多久?”
在微软中国,跟张亚勤一起成为奥运火炬手的还有现任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的张宏江等顶尖科研人才,张宏江作为微软十二位火炬手之一参加了奥运圣火在兰州的传递。
“身为科技工作者,我和我的同道者们背负着巨大的责任。我们是全球科技奥运盛会的参与者,我们也有着自己的奥运憧憬和夺标梦想—让中国也能成为全球科技奥运会的冠军和领袖之一。”张亚勤希望在科技奥运会的角逐中,也能让中国成为世界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