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如是说:真正的人才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这片天地是靠自己闯出来的。
李嘉诚有这样一句名言:“真正的人才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这片天地是靠自己闯出来的。”少年时期的李嘉诚就显示了他不服输,敢拼敢干的自主精神。
李云经过世后,李嘉诚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承担起养活全家人的重担,这对于一个14的少年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的现实。但是,严酷的事实摆在面前,他不得不去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也是他对人生负责的态度所决定的,必须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必须遵循父亲的遗愿,支撑起这个家庭。他这种坚强和自立是他的父亲李云经遗留给他的精神财富。
当时,李嘉诚的舅父庄静庵已经答应让李嘉诚进他的钟表厂做工了,但是李嘉诚不愿依赖舅父的照顾;决心自己找工。李嘉诚不想受他人太多的荫庇和恩惠,哪怕是亲戚。正是这样一种挑战困难、永不言败、敢于进取的血性,促使李嘉诚一步步走上商界的巅峰。
1943年冬天,香港出现了少有的寒冷。在这样一个缺衣少食、人人自危的日子里,李嘉诚母子还在辛苦的挨门挨铺地寻找工作,他们已出来整整一天了,却是毫无结果。李嘉诚母子已经是又冷又饿了。早上他们吃的是菜叶煮稀饭,到了现在已消耗殆尽,早已是饥肠辘辘了。母亲原本想用身上仅有的几角零钱给年幼点的儿子买点东西吃,但是懂事的李嘉诚拒绝了,他明白,如果他不能找到工作,莫说糯米鸡,就是一日两顿稀粥恐怕也没得喝了。母子二人步履蹒跚地回到家,准备第二天再继续找工作。
当天晚上庄静庵来了,他为李家带来了一小袋粮米,顺便询问了一下一家人的起居生活,然后转身就走了。他早已看出了母子二人的疲惫和沮丧,但他什么也没有说。
第二天,很早的时候李嘉诚就独自一人出门找工作,因为他实在不忍心让可怜的母亲再陪他受奔波之苦。他先听了母亲的话去找一个潮州的同乡前辈,但是这个同乡的店已经倒闭。于是他动了动脑筋,银行是存钱的地方,银行不会没钱,当然不可能倒闭。就在银行去扫地、抹灰、煲茶、跑腿,干什么都行。但是结果还是无望。李嘉诚靠一双脚行遍了港岛的大街小巷,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铺子。不仅双脚又红又痛,更要命的是他实在难以忍受别人对他的白眼冷语,这深深地挫伤了他的自尊心。
等到李嘉诚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却露出难得的笑颜,告诉他:“舅舅叫你上他的公司做工。”李嘉诚愣住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两天,尽管他已备尝辛苦,他仍觉得好事来得太快了。其实,庄静庵并不忍心让外甥小小年纪就独自闯荡谋生,他原本就有意让李嘉诚到他的公司上班。但他担心李嘉诚这样就找到工作太容易,不思自强自立,所以想先让李嘉诚尝尝找工作的苦头,这样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职业。小小年纪的李嘉诚当然不知道这一点,他想起父亲的遗言及平日的要强行为,于是坚定地说,“我不进舅舅的公司,我要自己找工作。”他不想受他人太多的荫庇和恩惠,哪怕是亲戚。李嘉诚确实有几分倔犟,两天来遭受的种种挫折,不但没把他击垮,反而使他产生了一个顽强的信念:我一定要自己找到工作!母亲终于被儿子的坚毅所打动,同意李嘉诚再去找一天工作,但她又说:“事不过三,第三天还找不到的话,就一心一意进舅父的公司做工吧。”
谁知次日正午,李嘉诚就在西营盘的“春茗”茶楼找到一份工——但他还不能上班,老板要李嘉诚找一位有相当资产和信誉的人担保。李嘉诚兴冲冲跑回家,跟母亲说起这事。最好的保人,就是做中南钟表公司董事长的舅父。舅父不在家,李嘉诚又等不及,母亲就随李嘉诚先去茶楼看看。母亲见了老板,向他诉说家庭的不幸。老板动了恻隐之心,竟同意母亲为儿子担保。于是李嘉诚就有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太多的苦难练就了李嘉诚倔强的性格。他不愿意接受舅父的荫庇,他要自己找工作。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出人头地。他要凭自己的实力和努力闯出自己的路,而不愿依靠他人的恩赐生活。这充分显示了李嘉诚独立、自信、不服输的品质。这份自强自立的性格,使李嘉诚终成大器。而这恰恰是成大事者所必备的品质。
创业感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没人帮你是命运的公平。命运就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但是不管在任何时候,就算是在人生的最低谷阶段,还得靠自己,不能去依赖别人。自强自立,应该是每一个商业人士必须具备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