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一咏三叹《红灯记》《沙家浜》的未了之情

1972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又拍摄了一部以三部短片的片断组成的彩色艺术片,该片包括了钢琴弹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其中一段被誉为“革命”的交响乐——《沙家浜》,是在同名现代京剧的基础上,进行另外一种艺术形式的延续,由中央乐团的李德伦担任指挥,曹连生、梁美珍、林寄语分别表演了郭建光、阿庆嫂和沙奶奶。1971年曾经两次被拍成舞台艺术片,前者在送审时,因为演员身着剧中各自角色的新四军军装等装束,而被江青大骂为“四不像”,结果又全部推倒重新再来一次,在全国上映的版本即为后者。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远在香港倾向共产党的“左翼”进步电影机构——凤凰影业公司,在1968年早于彩色舞台艺术片《沙家浜》拍摄公映之前,把根据大陆的现代京剧剧本《沙家浜》,改编拍摄成一部以故事片形式反映剧情的同名题材影片,影片的片名叫《沙家浜歼敌记》,担任该片导演的是以主演影片《屈原》而后来为大陆观众所熟知的鲍方,香港著名影星朱虹和江汉分别扮演剧中的男女主角阿庆嫂和郭建光。这样一部以突出和表现浓郁革命斗争主题的“红色”现代京剧,在香港电影史上是唯一一次被其改编拍摄的故事影片。只可惜这样一部影片,却没有能够在大陆进行公开放映,所以,人们至今还为没有能欣赏到朱虹和江汉在同一角色的另外一种表演技巧,颇引为遗憾,因为许多观众毕竟对香港演员表演大陆题材的人物,都有一种倍觉好奇之感。1974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又根据同名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将之拍摄成粤剧戏曲艺术片,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扮演的阿庆嫂亮相银幕,使社会上一度传闻的红线女自杀一说不攻自破。

正是这出抑扬顿挫的《沙家浜》,正是这台充满着风雨雷电的《沙家浜》,伴随着时代的洗礼,跟随着政治风云一路走来,汪曾祺的命运也不由个人支配而起落沉浮,对于京剧《沙家浜》从一开始的移植到改编、从反复地修改到在特殊时期的重新“出山”,直到这出现代京剧摇身一变被列为“革命样板戏”的剧目之一,汪曾祺把个人的才华不遗余力地全部奉献出来,从而使这台京剧几经磨难,越磨越精,精益求精地绽放出辉煌的光彩,成为中国现代京剧史上的翘楚之作和经典作品。可是,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因为汪曾祺在“文革”后期被江青曾经重新启用的那段历史,又一度成为“四人帮”线上的“黑人”,而遭到不公正的严格审查,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汪曾祺又被重新关进了另一种性质的“学习班”里,勒令他要把当年整个事件的过程交代清楚。可想而知,对于一心只懂得进行文艺创作、专心研究戏剧理论的“老夫子”汪曾祺来说,他当时的心中是充满着多么凄惨、悲凉和难以言表的苦闷心绪。一旦个人的命运和残酷的政治相挂钩,那么,个人的命运在无情的政治斗争面前,就显得是那样的孤苦无依,好像是在暴风雷雨中飘忽着一片树叶,在汪洋大海里随时会被吞没的一只小船。

好在事实是最公正的见证人,当年的汪曾祺,只是“奉命写作”,江青对他也只是“控制使用”,除此之外,他并没有与江青在政治方面有任何瓜葛,更没有一道同流合污、兴风作浪。虽说汪曾祺最终被弄清问题,无罪释放,但是,围绕着《沙家浜》的整个过程,这个中异常的酸甜苦辣,使汪曾祺感到是被政治命运的一种无情嘲讽,伤心的往事是他心中永远也挥抹不去的痛楚。汪曾祺一生的坎坷起伏和大起大落,回想自己从“右派分子”到“黑五类”,再到“样板戏新宠”,他由衷地慨叹,真是有一种由政治无形巨手主宰命运的世事轮回。

本来,汪曾祺在他有生之年,完全可以以其出众的才华,把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历历往事,特别是围绕着《沙家浜》详细的创作过程,撰写出非同寻常的个人回忆录。然而,不知出于何种缘故,或许是他对自己这种苦涩的经历不愿再次提起,更不愿触景生情地回忆;还或许这其中尚有一些秘而不宣的苦衷,让他如此谨小慎微、忌言避讳,而沉默寡言。汪曾祺在世的时候,并没有留下有关在《沙家浜》中自己奇特经历的只言片语;如今在他77岁的晚年又突然意外故去,因此《沙家浜》舞台和银幕之外的曲折故事,就永远是一个没有划上圆满句号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