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适应形势更改为《南海潮》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运动不断,使身居要职的蔡楚生,更加公务繁忙,再加上外界种种原因的导致,《南海风云》就这样一直处在难产的状态,而蔡楚生的心头抑郁难结。

早在1951年、1956年分两次开始筹建的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作为华南片区的重要腹地,又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高潮声中,进行了再次建厂。蔡楚生对这部一往情深的《南海风云》一直痴情渴望,他马上在脑海里闪现这样一个念头:这部戏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地方特色都非常适合在珠影厂进行拍摄。经过十多年的变化,中国的政治形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原剧本中的“风云”,现在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浪潮”,于是,蔡楚生激情难抑,远在北京的他似乎马上可以联想到影片投入拍摄时镜头中所要表现出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此时,蔡楚生需要马上增加新的情节,以适应新的形势,丰富其故事的整体内容,以力争使该片更加富有气势,更加充满戏剧化的演变,同时也更好、更浓郁地赋予其鲜明的南国地方特色。蔡楚生便同同从香港回到广州担任华南文学艺术学院秘书长、后任宝安县县委书记的著名作家陈残云进行了促膝畅谈,蔡楚生开门见山请陈残云对此剧本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改,以增加新内容为主。在华南地区与著名作家黄谷柳、欧阳山合称为“广东名家三巨头”的陈残云,被蔡楚生的中肯、认真、执著的精神深深打动,同时,也为了能早日了却蔡楚生的这个长久梦想,陈残云欣然从命,加盟合作。

心有灵犀一点通。陈残云在改编蔡楚生的原剧本时,完全理会他当初的创造意图和现今的思想发展轨迹,故陈残云舍弃原剧名《南海风云》,而重新命名为《南海潮》,在原故事的总体框架之上,适当增加了阶级对立面激烈的矛盾冲突,扩大故事的发展过程,但依然保持着蔡楚生原剧本中那种清新隽永、故事性强、情节缜密、描写细腻、意境深邃,具有深刻思想性和鲜明民族风格以及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的显著特色。改编后的剧本得到了蔡楚生的首肯,他马上开始进行影片的前期筹划,因《珠江泪》而声名鹊起的王为一,自然成为蔡楚生寻找导演的首要人选。蔡楚生的声誉和名望,使王为一在感激对其厚爱的同时,又多了一层很大的顾虑,虽然王为一早于1934年就已经在上海从艺,毕竟1927年就踏入影界的蔡楚生,凭其深厚的资历和不凡的成就,都是令他倍感尊敬的老师级前辈,王为一在一口应允的同时,更愿全力配合蔡楚生,甘当副导演,共同把这部影片早日搬上银幕。可蔡楚生却非要指定王为一与自己联合执导,他认为早已独立拍片多年、并以《关不住的春光》、《珠江泪》、《火凤凰》、《山间铃响马帮来》、《椰林曲》、《铁窗烈火》等多部影片而在影界颇有名气的王为一,是一定能像当年与自己曾有过良好合作过的郑君里一样,与之配合默契完成此片的拍摄。王为一完全理解蔡楚生的一片良苦用心,他与陈残云深深知道这是蔡楚生在解放后呕心沥血想要开拍的第一部戏,一定要全力以赴地把它拍摄成功。再说蔡楚生身体虚弱,又在北京担任要职,也不可能每天在拍摄现场进行艰苦的劳作,为了蔡楚生的早日梦圆,也从他的身体和工作来总体考虑,王为一便侠肝义胆地开始了这部影片的具体执导。本来这部影片珠影厂是作为重点拍摄,而特意向电影局申请彩色伊斯曼进口胶片,想成为本厂的第一部的彩色故事影片,但蔡楚生却为了考虑逼真地再现影片中的苦难,而谢绝了此番的好意。

于是,在《南海潮》的外景地的汕尾渔港、珠海香洲、海南岛铺前镇、文昌、清澜军港等沿海各处,都留下了摄制组拍摄的深深足迹。而远在北京的蔡楚生则进行着分镜头的细致设置,与王为一通过打长途电话、拍加急电报等方式,依然与摄制组保持着密切联系,遥控指挥。王为一也向蔡楚生对每一个情节的拍摄,几乎是每天都在汇报着拍摄进展情况。据王为一的统计,光在拍摄周期内他向蔡楚生发出电报和收到的电报就多达100多封,长途电话更是不计其数,只可惜这些电报底稿和回电均在“文革”抄家中被摧毁殆尽,真是令人感到分外的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