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厚笙的指导下,邓丽君作为职业歌星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并且她的歌唱实力也越来越雄厚。更为可贵的是,尽管身为著名歌星,她却没有一般歌星的傲气和霸气。
姚厚笙回忆起来时,觉得和邓丽君一起工作非常愉快,“她总是怀着感激工作人员的心在工作,很体恤工作人员。开演唱会时后台有很多工作人员,彩排的时候,她会一直慰劳为她伴舞的舞群和负责灯光的工作人员。尽管成名之后,这一点仍然没有改变,所以跟她合作,气氛总是很融洽。”
丽风唱片公司的人都愿意跟邓丽君合作,大家在一起总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有时,完音或演唱会结束后,同事们会一起冲到邓丽君的家里,去吃邓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有时会一起到蒙古烤肉比谁吃得多。
“她还要跟我这个彪形大汉比看谁吃得多,后来我们两个都吃了六盘左右,扯平了。因为不论怎么吃都是她付钱,年轻工作人员也很放心。由于实在吃得太多了,所以那天晚上预定的录音也就泡汤了。
”姚厚笙一提起这件事就很开心。
音乐人左宏元说曾经与自己合作过并且印象最深的歌手当属邓丽君。那时候邓丽君年纪很小,也没交男朋友,裙子穿的短短的,好像跳芭蕾舞一样,很可爱,声音好甜。左宏元叫她唱第一首歌,是连续剧的歌曲《晶晶》,小丽君把握得挺好。但是后来叫她唱《彩云飞》,她讲“什么是彩云飞啊”,什么叫“我真的离开你啊”。左宏元告诉她,“不要离开你,就是你喜欢个男生,叫他不要离开你,就这么简单”。小丽君却说“我才不要,离开就离开嘛”。左宏元跟她讲了很久,结果那么小却唱的很感人。
这是甄珍跟邓光荣主演的琼瑶电影里的歌曲,他们发现歌怎么唱得这么好,而且竟然是个小女生。到第二部电影再唱《海韵》就更可笑了,《海韵》更难,但她这个小孩子居然唱得是那么深刻,可以想象她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而且又是多么聪明过人,多么有天分呀!
左宏元感叹道,假如这辈子身边有人好好照顾她的话,她现在也应该达到了歌唱事业的颠峰了。像她那种音色、技巧、呼吸控制在亚洲到现在恐怕还没有人超过她,因为她能够把不管再难、再高深、再变化的旋律唱出来,唱出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她的歌声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渗入人的心底,让人心里有个共通的、一个深入浅出的感觉。
70年代初,邓丽君的唱片销售量非常稳定,台湾自不在话下,在香港、东南亚等地也屡创佳绩。这几年正是邓丽君歌唱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除了个人事业得到认可外,她的成名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家庭,邓家的经济状况也因此大大改善。
邓丽君在歌坛走红后,邓家先是从台风季节容易淹水的芦洲搬到了台北市水源路的公寓里。住了几年后,在1971年12月,邓丽君以歌唱四年的积蓄,卖了生平第一栋房子。这是位于北投岩路的一座花园别墅,当时售价一百多万元新台币,三房一厅,在当时算是非常豪华的房子了。不久,邓家便把别墅卖了,重新搬回台北市区,暂时居住在敦化南路的金兰大厦。后来又买进仁爱路四段一幢新大厦的六楼。
这座房子有一百多平米,但由于邓妈妈陪伴邓丽君常年旅居海外,三个哥哥也各自成家了,弟弟又在美国,偌大的房子常常只有邓爸爸一人居住,宽敞有余,却也难免让邓爸爸有寂寞之感。
邓丽君是在1972年买进自己盼望已久的进口车的,邓家因此也过上了真正的富裕生活。
随着邓丽君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君迷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邓丽君每次在公开场合亮相,总是吸引大批的歌迷争相索取签名和照片,即使平日出门逛街也经常被歌迷们团团围住,难以脱身。盛名之下,是个人生活的丧失。为了享有个人的生活空间,特别是为了享受逛街的乐趣,个性调皮的邓丽君,想出了“易容”的妙招。她经常会打扮成不同的造型出门,有时还真能瞒天过海,躲过歌迷痴迷的眼睛,让她逍遥自在好半天。对此她感到颇为自得,还常常滔滔不绝地向朋友们炫耀自己的化装术。不过她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她的弟弟邓长禧就说,这个易容的计策只是偶有成功。
香港的一批邓迷们首先大声疾呼,为表示对邓丽君的爱戴和拥护,要成立邓丽君歌迷组织。结果许多邓丽君的歌迷们纷纷涌来,或是发表成立的建议或是提出以后的活动方式,反正许多人都对这一提议表示支持和参加。1972年6月,这一名为香港青丽之友会的邓丽君歌迷会正式成立。在此组织之前,在年1月,香港就有一批少女歌迷有意筹组邓丽君影友歌友中心,但一直没有正式组成,因此,香港青丽之友会可以说是香港第一个邓丽君歌迷俱乐部。
香港青丽之友会的会长吴可岱在1973年2月香港的《明灯日报》上,对他们成立的歌迷会作了如下的介绍:
香港青丽之友会是青春玉女邓丽君歌迷所组成,简称青丽之友会,成立于1972年6月1日。成立原因是:5月期间本港很多报章谣传邓丽君小姐在新加坡出事死亡,当时谣言满天飞,作为邓丽君忠实歌迷的我们,初时也感到悲痛万分。不过,冷静下来以后,我们没有相信那些谣言,因为邓丽君并不像那些人所说的不正经。我们相信邓丽君,我们也肯定她一定会重返香港。为了表示对她拥护及爱戴,故决定成立一个庞大的歌迷会。
巨星风采青丽会自成立以来,得到非常多的邓丽君歌迷的热烈支持。本会在澳门也有分会,现时会员共约千余位。大家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年龄最小的仅有10岁,最大的是30余岁,每个月份都分批举行例会(茶会)。大家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也一定会谈及偶像的近况。大概隔三个月,我们就会举办大旅行或其他有益之活动,例如本月18号的邓丽君歌迷联欢大会,又我们在本月25号也参加百万行。
如果歌迷朋友要参加本会,申请手续是:将自己的姓名、年龄、地址、电话,连同一张照片寄到本会,经过全体会员一致审核,认定该位朋友是正当青年后,便发给会员证,本会对于一些不良青年是拒之门外的。邓丽君小姐经常与我们联络,对我们的组织大表喜悦,以上是本会概况。
香港青丽之友会成立后确实受到一批邓迷的大力支持,他们举办的活动也得到会员的积极参与。邓丽君对这一组织也极为赞成,并曾经应邀参加青丽之友会在明爱中心举行的聚会。在与歌迷同乐的聚会上邓丽君非常开心,演唱了好几首歌曲。到会的歌迷朋友们有一百多人,大多数是与邓丽君同龄的年轻人。在近三个小时的聚会中,他们一起歌唱游戏,谈天说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欢乐之声不绝于耳。
香港的另一批邓丽君歌迷也组织了一个歌迷会,名为丽君歌迷友谊速进中心,曾在报纸上征求会员。他们这一组织的宗旨是:“不牟利,无会址,无聚会,不收会费,以纯正康乐为宗旨,联络喜爱邓丽君歌声之青年朋友为中心,有点唱及旅行等活动。”该会成立后的首次活动是1973年9月24日上午举行涌尾新娘潭漫游烧烤活动。这次活动中有娱乐和抽奖项目,并赠送“邓丽君姐姐”近照给参与者,每人一张。该中心代办交通及烧烤食品,每人收费港币十元,但需要自带烧烤用具和饮用水,更需要参加者提防山火。由于该中心没有会址,因此特规定在9月16日至20日晚上8时至九时,在九龙佐敦道佐治公园第二张长椅认队旗交费;集合出发地点则为24日上午8时30分,在佐敦道码头渡船街文华楼渣打银行前认旗集合。这项活动的消息在香港见报后,立即引起诸多邓丽君迷们的注意,报名参加的人很多。
歌迷们则更是以各种形式表达着他们对邓丽君的深深迷恋。除了在邓丽君的演唱活动中捧场、追寻她的足迹、关注她的点点滴滴外,有些歌迷还用语言表达了他们对邓丽君的无比崇拜。有一个歌迷这样说:“邓丽君,聪慧,善良可爱,一张逗人喜欢的脸庞,有着蓬勃的青春气息,但却掩不住那少女的柔娴,加上她甜美的歌喉,真挚的情感,直把我们溶化。她简直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无际的海洋,不怕把她放得太高,她实在太完美了。”另一个歌迷写道:“我们喜欢那个穿着短短的迷你裙,唱着那《心爱的小马车》或《向日葵》的她,每句歌词都洋溢着令人迷醉的少女的青春气息。”
1976年3月,香港又出现了一个邓丽君歌迷组织,名为香港邓丽君歌迷会。此时的邓丽君已是今非昔比,她已享誉日本,跃登国际巨星的宝座了。
香港邓丽君歌迷会是由青春玉女邓丽君歌会和敬汶佩丽友谊天地等拥护邓丽君歌声的组织组合而成的。该歌迷会的大部分成员是年轻人,每月聚一次,谈邓丽君的近况和她的生活琐事。据会友们说,在谈及邓丽君的近况时,他们那种喜悦就像收到了远方知己平安的信息一样,所有的不顺心统统一扫而光。他们之间经常交换邓丽君的照片,然后不断地端详,评论一番,在互相的赞许和默认中感到生活的极大乐趣。该会的成员们表示,该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拥护他们的偶像邓丽君,希望有更多的人欣赏她的歌声,希望君迷们多结识一些喜爱邓丽君歌声的朋友,多知道一些别人对邓丽君的看法和对她的歌曲的评论。他们想知道邓丽君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和意义,更想把自己心目中的邓丽君与他人分享;也期望每个喜欢邓丽君的朋友,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他们的偶像,倾听她那熟悉的旋律、感受她那举手投足之间的风采和那亲切的微笑。
为了使会员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为了加深会友之间的相互了解,香港邓丽君歌迷会经常举办唱片欣赏、旅行和聚会等活动。这些起连接彼此之间友谊的桥梁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会友提议,会员们表决通过的。因此,不仅对于他们关注邓丽君大有帮助,而且对于会友之间的联系大有裨益。另外,歌迷会还通过广播电台,利用点歌卡,把一份真挚的心愿通过空中媒体送给他们所喜爱的邓丽君、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以及那些需要关怀的人。邓丽君美妙的歌声加上点歌卡上优美的祝福语,传遍香港的角角落落,温暖千万人的心。
歌迷会没有固定的会址,也不需固定的会费,平常只是一些纸张文具等小开支。如果遇到特殊的支出,如救济捐款、公益募捐等都是会友们自愿捐助的。他们表示,他们愿意像邓丽君那样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落入困顿中的人。
至于在会务的推行方面,都是哪个会友有时间、有兴趣,就帮忙联络会友、代购唱片和印点歌卡等。由于会友们的热烈支持和响应,歌迷会的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1980年8月,歌迷会举办了一次散文写作比赛,题目是邓丽君演唱的《千言万语》,奖品有由邓丽君和她所在的唱片公司提供,包括收音机、录音机、时钟等。有一个歌迷这样表达自己对邓丽君的热爱:
“自从她倒日本后,歌路广了,我们更喜欢她,她的确比以前成熟了。她唱伤感鹅抒情歌曲,使人感觉确有几分凄凉,如《再见,我的爱人》、《雨下的花朵》等,像秋天的一地黄叶被秋风吹散,那种苍凉落寞的感觉,拨弄着我们那敏感的心弦。”“我们希望邓丽君能时常到香港,因为我们需要她。”
邓丽君每次到香港,香港邓丽君歌迷会都会有成群的会友到机场去迎接她,并为她开欢迎会。
年,邓丽君在香港举行演唱会时,又受到香港邓丽君歌迷会的热烈欢迎,并请邓丽君主持邓丽君散文写作比赛颁奖及唱歌。在邓丽君离港返台时,歌迷会特意赠送了她两本厚厚的剪贴册,上面是邓丽君赴港期间各报刊登的有关她的新闻报道。
能够拥有这么多忠实可爱的歌迷,邓丽君由衷地感谢生活,感谢给了她生命与荣誉、欢声与笑语的舞台。
流言蜚语1972年前后,正是邓丽君频频走出台湾,在香港、东南亚地区停留时间较长的一个阶段。正因为如此,邓丽君登上了她歌唱事业的第一次高峰,却也惹来了许多流言蜚语。
在邓丽君当选为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时,就有香港的一家报纸传出,邓丽君因和她同团赴港的吴静娴同登十大宝座而“吃醋”得一连好多天拒绝登台表演。邓丽君断然否定有这回事,她表示吴静娴是她的前辈,她一向把她当作大姐姐,她当选十大,邓丽君感到由衷的高兴,怎么会彼此闹别扭呢1972年的春天,突然传来了许多关于邓丽君的谣言。这些流言无非是关于私生活及个人身体状况的。流传的版本各异,但全都说得绘声绘色,有鼻子有眼。
有的说邓丽君因患重病,已经从海外悄悄回到台湾,并且正在台湾荣民总医院住院治疗。而邓丽君染上的是一种不可告人的恶疾,即使将来能够治愈,也会残废终身。有的甚至断言,邓丽君已经死亡。
香港一家娱乐报说,邓丽君在越南演唱时因私生活放荡而珠胎暗结,但因顾及名誉,邓丽君母女于是悄悄飞往吉隆坡,找了私人医生堕胎,结果邓丽君因流血过多而死亡。据说这个谣言是因为邓丽君得罪某些人而传起来的。邓丽君在吉隆坡新大歌厅演唱时,有一个台湾歌星和她同台演唱,可能因嫉妒邓丽君比她红而四处散播谣言,并且打长途电话告诉这家娱乐报的记者,这一轰动的新闻便这样传开了。
还有的消息说,邓丽君是得罪了香港的一位娱乐经纪人,该经纪人到吉隆坡请她演唱,但她没有答应。
对方返港不久,就传出了这个谣言。
1972年5月的时候,港报隆重指出,邓丽君身染重病暴毙。这个消息马上便传到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不知起源何处的谣言铺天盖地而来,讲的人言之凿凿,听的人却将信将疑。越传越盛的流言闹得满城风雨。不过,邓丽君的友人们大都不相信这些东西,他们知道邓丽君的私生活一向很好,家教又特别严格。但他们也都为邓丽君担心,不管怎么样,蜚短流长是一种特别无聊而麻烦的事情。
一向疼爱女儿的邓枢非常着急,在台湾坐立不安。长久以来,他对自己的女儿很放心,“丽君从小到现在这么大,一天都离不开她的母亲……一向都由她的母亲陪伴在一起。这一次……也由母亲随身当监护人,简直是寸步不离,我就不相信会出什么岔子。”但他又猜测,“也许,丽君这次出去太久了,一去一年多,长久没有音信,人们认为她出了事,谣言就接踵而来。”具体谈起谣言如何传到台湾,邓枢说他不知道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但来源是起自外面;最初是有人从外面回来,带来了邓丽君的“噩耗”,以后传播开来,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有许多女学生,还曾经到荣民总医院去探望邓丽君呢!结果当然是白跑一趟,不过对于她们的关心,我确是很感激的。”
邓枢还是给女儿打了国际长途,得知一切都好。他也接到了女儿从吉隆坡寄来的当地报纸,上面刊登有邓丽君在当地歌厅登台表演的广告和当地的娱乐新闻。这更表明邓丽君演出正常,一切平安。
尽管如此,邓丽君为了辟谣,特地从吉隆坡写了几封亲笔信,分别寄给港台各大报社,报告她的近况,证明她在外面一切安好。该信的最后一段是:“丽君虽在……外一年多,然而时刻不忘我的观众们,因为丽君由于新闻界以及亲爱的父老、兄弟、姐妹们的支持,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丽君虽在……外,却一直一心一意地想念着台湾爱护我的观众们,现各地的合约将在6月份履行完毕,丽君将尽快地返回台湾,与爱护我的观众们见面。”
爱女心切的邓枢还是迫不及待地在1972年6月飞往香港和邓丽君母女会面。邓丽君按照合约在这时会回到香港演出。等到8月份,邓丽君穿了一套当时流行的男式女西装从香港回到了台湾。一下飞机,她就兴高采烈地对迎接她的人们说:“你们看,我不是好端端地回来了吗?”
邓丽君在记者会上接受采访时说,她起初还认为是有人在开玩笑,谁知她远在台北的爸爸居然打越洋电话到新加坡查问事情真相,她这才知道谣言传得这么厉害,并且还吓得她爸爸寝食难安,特地跑到香港探望她。
遇到这种事,邓丽君一向有自己的看法,她很清楚自己身处于以绯闻闹剧著称的娱乐圈,各种不寻常的事情都会发生,自己必须学会适应这种环境和妥善处理这种事情。也许因为邓丽君出道早,更因为她活泼乐观、坚强自信的性格,这类事情她总能应付自如。不到20岁的邓丽君由于特殊的经历,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早已超过同龄人。她也因此学会了一种豁达和从容的处事态度。对这次离谱的谣言,她就说:“人反正迟早要死的,真的死了反而就看不到自己死亡的消息了,现在人还没有死,却提早看到自己的死讯,不是很有趣吗?”邓妈妈也安慰女儿:“俗话说‘一咒十年旺’嘛。”“可不是吗?”邓丽君微笑着说,“这一趟出远门,我胖了十几磅,也许就是因为有人咒的缘故。”
话虽是这样说的,邓丽君母女的心中却很不自在,很难过,尤其是邓妈妈。看着女儿长大、陪着女儿一路走来的邓妈妈,深知邓丽君的不容易。她很希望女儿在历经风风雨雨之后,能够顺顺当当;太多的麻烦事会消耗尽她那本来就忙碌的心的,飞来飞去的生活已经够了,她只希望邓丽君不要因为种种的琐事而心力交瘁。有些事情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的时间就会让人感到疲倦的,邓妈妈只是希望那种疲惫和伤心不要早些来到。
流言蜚语关于邓丽君的谣言,邓妈妈听的太多了。起初,她很紧张很生气,但时日长了,流言多了,她也就不怎么在意了,知道那尽是些无稽之谈。她总是一笑置之,在和朋友们谈起这些事时,她也总是说:“外面的谣言好滑稽好幼稚,与事实一点也不合。”比如,有的谣言说,邓丽君交上了一个男朋友,邓妈妈收了对方七万港币,乐得躲在一边数钞票。还有的说,邓丽君为某某位富翁生了一个女儿,对方给了邓妈妈一百五十万港币。提起这些谣言,邓妈妈不屑一顾地反驳说,她哪能数得动七万港币的钱呀,况且哪有给现钞的呀,开一张支票不就完了吗?至于说女儿给人家生孩子,邓妈妈反问道:“丽君仔外面待了一年半,在各地登台的时间加起来也有一年多,难道生孩子不要怀孕大肚子的吗?”“有谁见过她大了肚子登台了?”
对于现在关于女儿死亡的谣传,邓妈妈无法像以前那样不介意,她觉得这次太过分了,“我女儿好端端的,又没有犯了谁,得罪了谁,为什么有人把这么狠毒的字句套在我女儿身上?”她说她一直陪伴在邓丽君的身边,邓丽君在外的一年半里,除了遵守合约规定的演出外,平时都是很少出门的,也从没有和其他歌星有过任何冲突,那为何会有这些恶言中伤呢?
邓丽君自己也承认:“那些人说我们在外地这样那样,可是某些人真的有这样那样,他们却提也不提,大概是我比较容易欺侮吧?……我实在没有话说,只想心平气和地过日子,只要自己没有做错事,又何必在乎别人的恶意中伤?”“也许这倒是帮我宣传,以前知道我的人还不够多,这一下成了新闻人物,可不就是家喻户晓了?”
邓丽君的闺中好友郭淑宛又表示,她5月份在吉隆坡与邓丽君见面时,邓丽君曾私下告诉她,是她得罪了香港某报的一个记者,才惹出这场无谓之灾。
当时,台北《联合报》副刊开辟有一个《各说各话》的专栏,不定期地邀请社会名流执笔写稿,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个人的所思所感。该报纸很快便向正处于风头浪尖的邓丽君约稿,她自述被谣言所困扰的经过,自然是最具吸引力和可读性的“各说各话”。
本来事情的真相已经水落石出,邓丽君就不想再把此事扩大,更无意把它诉诸法律。恰好报纸又提出这样的要求,邓丽君觉得这样也好,借此公开向社会大众表明事情的经过,对公众尤其是歌迷们有个明确的交待。于是,她写了一篇名为《我“复活”了》的文章,刊登在1972年8月的《联合报》上:
“我在……外演唱的时候,各地风风雨雨地谣传:‘邓丽君突然暴毙’、‘邓丽君打胎’等等谣言,在台湾关心我的朋友们,可能会为我着急,而我自己呢,当我一踏上这里的泥土,我感觉到,这些谣言就像鼓着气的气球,一下子全爆了,爆得不留一点痕迹。”
“5月份我在吉隆坡演唱的时候,有一个很熟的朋友,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告诉我:‘香港报纸登你暴毙’。我一听到他的话,我就说:‘我们都在外面混饭吃,何必讲这些不吉利的话呢?’我专心在外面唱歌,根本就没想过这方面的事,也以为不可能有这回事,他是骗我的,但等到他拿了一份新加坡的报纸给我看,果然报纸上等着香港来电说邓丽君突然暴毙,不知何原因。新加坡的人听到这消息感到很吃惊,于是有人打电话给香港的朋友去查证此事,并澄清谣言。至此,我才真的知道确有其事,而非玩笑事件。”
“在吉隆坡,有关我暴毙的消息,已经谣传很久了,吉隆坡《中国报》的一位编辑,特地跑到吉隆坡新大歌厅的后台看我,他问我:‘香港报纸登你不幸的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什么感觉?’我把我当时的感觉告诉他,他为我写了一篇报道,登载在报纸上。”
“到底我听了这些谣言后的心情是怎么样呢?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尤其是那些造谣的人一定更想知道。我不妨把我的心情和感受说出来,我并不想把它憋在肚子里。”
“我听到这些谣言后,认为这是很无聊的一件事,即使去分析原因,我认为也很无聊。我根本不把这些谣言当做一回事,我想只要自己做得正,事实一定会澄清这些传闻的。”
“对于这些谣言,我是不会去斤斤计较的。听是听了,只过一过耳朵而已。对这件事,也不值得去为它生气、难过,一笑置之就可以了。这样,晚上我才睡得着觉,如果让这些谣言害得我失眠或者什么的,以致影响到唱歌,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此时妈妈也安慰我:‘一咒十年旺。’我心想:‘管他的,反正我又没做错事,何必怕呢?’
我想每一个人迟早要死的,死了以后,报纸才会登载)讣告。对于已经去的人,讣闻或新闻都是不可能目睹的。而我呢?先看见了我的死亡消息,不也是一件很好、很奇怪的事吗?可以让我先睹为快。”
“还有一点,我认为不管谣言说些什么,在外面演唱的歌星都应顺其自然。他们怎么说,我怎么听,碰到这样的事,根本无可辩白,不把它当做一回事就好了。”
“我有一个原则:‘你怎么说,我不听,也不传播别人的谣言。’”
“比如某人告诉我谁怎么不和,我只会姑妄听之,也不去乱传。这样,我尽力做到任何是非到我这儿就是终站,再也传播不开了。”
流言蜚语“我以为一个人话多易招祸,有时明明是别人讲的闲话,说是我讲的,以前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我也就习惯了。”
“这次,虽不幸遭遇到这些谣言的攻击,但事实上,并没有使我受到损害,反而使我因这个遭遇而思索到许多人生问题。想开了,也就释然了。”
“有人曾经这样问我:‘听说你死了!’”
“‘我复活了!’我这样回答他。”
这片文章在《联合报》上发表以后,香港、台湾以及星马各方面各地方的报纸纷纷转载,有的则是摘要刊登。邓丽君对于这件离奇谣传的看法和个人感受,也通过报纸表达清楚了。
接着,邓丽君又写了一封《致歌迷的一封信》,分别在星马各地的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更进一步陈述原委,表明个人的态度:
“离开你们已经一个多月了,在8月5日我已经从香港回到我生长的家乡——台北来。几天前,从星马的丽风唱片公司转来你们寄给我的信件,我都一一地阅读了,字里行间流露出你们发自内心的感情,你们对于我的关怀备至充分说明你们对我的爱护和支持,这一点我非常感激。……”
“亲爱的歌迷们,你们大概都知道过去一段时间,有人谣传我‘暴毙’及在香港的楼梯间被人‘强奸’的谣言,当时这两宗消息,都很快就传开去,大家都信以为真,一位我真的离开了人间,就连我在台北的亲戚朋友,甚至爱护我的歌迷们,也以为我真的死了。这可不要紧,事实上,我有这个信心,只要哪一天我……回到台湾的时候,事实将证明我并没有死,这一切谣传也将不攻自破。就在8月5日的那一天,我真的回到故乡来了。我一踏上我的乡土时,很多人就以惊讶的眼光看着我,好像觉得我怎会出现在机场似的。他们感到很奇怪的是,邓丽君竟然还活着!““的确,邓丽君并没有死去,有人说我死了,而我却死里逃生。不管我死去或是‘复活’了,我总觉得他们不应该以谣言来中伤我,我在外面混一口饭吃,对于像我这样的一个柔弱女子而言,单单东奔西跑就已经吃不消了,更何况还要忙于登台、交际、应酬,真可谓一言难尽呀!这些都是局外人所看不到的。我不了解别人为什么会中伤我,难道是他们在嫉妒我吗?我相信真心爱护、关心我的人是绝不会如此做的!因为我离开台北也很久了,他们也实在怀念我,也许会故意为我制造一点新闻,免得歌迷们把我给忘记了。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我应该感谢那些为我制造新闻的人,应该对他们说一声感谢!…… ”
面对纷纷绕绕的死亡新闻,邓丽君以一颗宽容和坦然的态度处之,既表现出邓丽君成熟的处事方法,也流露出她个人对于娱乐纷争的不屑一顾。